张小失
叔叔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回乡当了个民办教师。这已经很不错了,因为那时的乡下,高中学历比较稀罕。叔叔很满意,以一种职业自豪感固守清贫。
几年后,政策有变,民办教师干不成了,叔叔得回家种田。他很失落,但很快就进入角色,一边种田,一边研究各种各样的农技书籍。第二年,他种的田就很有个性,花色也多。他成了当地第一个发展副业的农民,并因此小富。
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又将叔叔打的头昏,濒临破产了。为了尽快挽回损失,叔叔不得不在附近的一些市镇打探市场,摸准了长毛兔有良好前景,立即砸锅卖铁养殖一批。当年,兔毛收入就弥补了全部经济损失。
这下好了,乡邻们纷纷效仿,长毛兔一时成为焦点话题,满村都是兔子粪的膻味。叔叔很沮丧,他看不到优势和前景,决定放弃养殖业,又到城里学习沙发制作技术。
学成归来,叔叔并没有去当沙发技师,而是到另一座城市开设沙发技术培训班。改革开放之初,经济日益活跃,很多青年人都想掌握一技之长。叔叔正是看重这一点,高薪聘请老师教学,而自己则到处采购原材料,供学生实习时用,或毕业后批发给他们开店铺用。那个时候,“万元户”是个光辉名词,而叔叔早已是个“十万元户”了。
如今,15年过去了,叔叔在市场上东奔西闯,已开辟出一番自己的天地,他的连锁点遍布附近的几个城市。昨天在叔叔家吃饭时,谈起他的经历,我用贝多芬的名言赞美他:你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叔叔笑的很爽朗,说:这句话是错误的,谁也扼不住命运的喉咙。如果贝多芬能扼住命运的喉咙,他就不会是今天的贝多芬了。“命运”这个东西很公正,如果他出现转折,那也只是示意你去寻找另一条道路,因为那儿有更好的机会。命运从不嘲弄人,倒是有很多人在嘲弄自己的命运··· ···
(朱石林摘自《知识窗》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