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峰
有只鸟儿栖息在沙漠中的一棵枯树上,它认为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好的地方了。
有一天,一阵骤起的沙漠风暴,刮倒了这棵枯树。可怜的鸟儿只得竭尽所能,千辛万苦地飞到百里之外,另觅栖身之处。终于,它来到了一片大森林里,林中开满了各色的花朵,流着潺潺的溪水。鸟儿感叹地说:这儿才是我们鸟类的天堂啊!
如果当初那棵枯树不被风暴刮倒,故事里的那只鸟也许到死都无缘认识美丽的森林。在它那狭窄的视野和心目中,一棵枯树也成了天底下最好的栖身之所!
也许你会觉得,沙漠里的一棵枯树有什么好留恋的呢?那么来看看我们自己留恋的东西吧:一个不错的“饭碗”,一份不多不少的收入,已经取得的某些成绩··· ···这些我们依赖惯了的东西与鸟儿眼里的枯树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抵达了森林的鸟儿应该感谢那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别看“枯树”已“枯”,可对于很多的鸟和人来说,它存在一天,他们就会在这里延宕一天。有这棵“枯树”,改变现状的想法会因依赖的惯性而搁浅,寻找森林的雄心会因满足而枯竭。于是,他们生命中的潜能就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他们原本是可以高飞远翔抵达美丽的“森林”的!
(周 阳摘自《恋爱·婚姻·家庭》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