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7月
28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3期

窗前那盏红灯笼(第20-21页)

发表于 2023-07-28 • 字数统计 1390 • 被 113 人看爆

窗前那盏红灯笼

余树财

  窗前挂着一盏红灯笼。这是一盏制作粗糙、已经褪色且极不起眼的灯笼。但多年来我一直把它珍藏着。每当看到这盏灯笼,便想起那段苦涩的往事——
  5年前,我从一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那年9月,正是人们收获的季节,我满怀激情地准备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时,却因“户口问题”,分配迟迟未得到落实,尽管多次找主管部门和乡政府评理,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几经周折,直到第二年的9月,才得以上班。
  一年的等待,一年的失落,已冰冷了我心中的热血与激情。更令人伤心的是,我被安排到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教书。
  在村小的日子里,我昏昏沉沉地过着,白天无精打采地上课,晚上枕着寂寞入睡。我的心犹如一片黑暗的天空,没有星星,没有月亮。我不敢再谈什么理想与追求,冷漠成了我脸上惟一的装饰。我放弃了写作,我敷衍着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日子毫无色彩地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第二年的元旦。那时候,乡里正热热闹闹地放映着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也许是受了它的影响,村里的一些孩子,要我教他们做灯笼。我心灰意懒,哪有心情教他们做灯笼。但他们再三要求,我也只好答应了。
  记得那是一节美术课。平时的美术课,我都是让他们自习或画画。今天要教他们做灯笼,他们别提有多高兴,早早地就将纸和糨糊准备好了。我把小时从姑妈那儿学来的手艺教给们,他们学得特别认真。突然二个一年级的小男孩站起来问:“老师,灯笼是用来干什么的?““是古时候的人们没有电灯,用来照明的。”我解释道。
  也许是我低估了他们的能力,也许是孩子们天生就善于模仿,没过一会儿,他们就学会了。看着他们桌子上的一只只小灯笼,我不禁问:“同学们,这一只只灯笼像什么?”
  “像一个苹果“
  ”像一面鼓。”
  “像一个气球。“
  ”··· ···“
  ”像一颗心。”刚才那个发问的小男孩又“嗖”的一下站起来说。
  像一颗心,我的心颤了一下。
  “为什么?”
  “妈妈说,心能照亮整个世界,灯笼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它就像一颗心。”
  我一下子证住了。我惊异于个七八岁的孩子能做出如此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回答。而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竟在我的心中迷迷惘了许久许久。
  第二天一大早,当我还酣睡在梦中时,传来“嘭嘭嘭”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又是那个小男孩。他手里提着一盏灯笼,脸上堆满了稚嫩的笑容,眼睛充满着期待和信任的目光:“老师,今天是元旦。这是我妈妈给我做的,送给你做新年礼物。“
  我接过灯笼,上面写着:“老师,你就像一盏灯笼,给我们光明,照亮我们的心灵。”顿时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多少个日日夜夜,孤寂与痛苦相伴,冷漠与失落斯守,我的心已变一片荒凉的沙漠。在此之前,我还真的没有过这种感觉。
  小男孩转身走了。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卑微和渺小啊。一年来,我没有尽心尽责,我有点愧对他们。看着手中的灯笼和回味那句震撼心灵的话,我没有理由再颓废下去了。于是我把那盏灯笼挂在窗前,每当孤寂心懒之时,我就看着它,它就会给我信心与力量。也正是在它的照耀下,我才有勇气面对一切,才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我。
  去年,因为工作成绩突出,我被调往中学任教。起程那天,父亲说灯笼已经褪色了,把它扔了算了,但我坚决不同意。我小心翼翼地解下那盏灯笼,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挂在我现在宿舍的窗前。因为有它,我的人生之路才会走得踏实。

(仲淑珍摘自《青年博览》2001年第7期)

分享到:
城里姑娘与乡下姑娘(第21页)
乡村情感(第19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