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国英
去年受邀访美,主要是看农村。像中国农民一样的农民,在美国还有没有?走马观花,或许可以说是没有了,但实际上还是有的。在美国北部、中部的一些农村地区,有一些德国人后裔,受他们自己的一种宗教影响,拒绝使用工业化产品,乃至不用电,不用拖拉机,甚至不用照相机。在美国,他们被称为阿米什人。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行为也有些变化,一部分阿米什人已经开始使用拖拉机,但总体上看,他们还相当“保守”。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边有阿米什人的四轮马车奔跑,一边又是汽车飞驰,恍若进入了“时间隧道”。到了阿米什人的商店,但见烛光摇曳,全无一点现代化卖场的特点。甚至阿米什人的教育水准也不怎么样。一位阿米什人问我:中国有农业吗?他大概以为美国的粮食养活了全世界。我相信,中国当代农民的文化水准总体上不会比美国阿米什农民差多少。
当然,大多数美国农民还是在现代化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也拥有很高的农业经济效率。一般的农场规模在几平方公里以上,大多使用机械化耕作手段,所以成本比较低。我参观的一个农场,耕地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拥有各类大型农业机械、谷物仓库,也养有数百头牛和许多猪,经营农场的除了主人及其儿子之外,还聘请了一位合伙人,合伙人也享有一定的农场主权益。他的巨型播种机上还装有卫星定位系统,并有数据交换功能,可以一边工作,一边与某处的农业科技中心交换数据,并立即据此由机器自动调整工作参数。
相对而言,农民生活是很舒适的。接待我的农场主与其儿子不住在一起,有自己独立的房屋。房屋有三层,底下一层有洗澡间和生活用品仓库,上面两层就是生活区了。房子很干净,屋内设施也相当现代化,还有互联网设备。美国地方政府给比较贫穷的农民建造的廉价房看起来也不错。农民的观念其实也很传统。记得主人的儿子打猎回来,还要给父母亲送点肉过来,而父母亲也把我带给他们的礼物分一份给儿子,儿媳妇见了生人也是一腼腆的样子,很像我在国内调查时遇到的乡村妇女。记得在做晚饭时,他们忘记了关闭室外的煤气火炉,我告诉他们后才关好,他们显出很痛惜的样子,并不是满不在乎。
美国农民实际上是一个大的农业经济运转体系中的一个齿轮,而不是一整台农业机器。这正是美国农民从事高效率生产的主要原因。实际上,一个农民所需要的知识并不多,所需要的技能也不多(但必须能使用多种农业机械),大量的农业产前和产后的事情由其他环节的工作人员去做,这些工作人员大多归属到州立大学或农业部的分支机构。美国农业部是联邦政府内最大的一个部,工作人员达10万人。许多大学也拥有强大的支援农业的队伍。
美国农民总体上不太关心政治,与他们有关的政治问题总有那些热情的“志愿者”和农会领袖去积极处理,他们相信这些志愿者和领袖。我参加过一个地方农民的“志愿者”集会,与会者讨论当地农民和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带居民的关系。下游居民抱怨上游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污染了河流,联邦政府便出面协调,希望在上游农民中间搞出一个自律性的协议来。在中国,这可能是一件需要政府直接干预的事情,至于干预的效果如何就难说了。在美国,农民中间要产生自律性协议,也会有很高的成本。可是,在志愿者的热情推动之下,这种协议最终是可以达成的,并且协议的落实往往比政府行为更可靠。
美国农民对政府也有抱怨。依阿华州的农民说,他们希望政府一是减少管制,二是减低税收,三是想办法提高农产品价格。事实上,美国农民尽管要缴纳税款但还会从政府那里得到许多补助,两者相抵,农民还是获得了净收入。
虽然美国农民有很高的生产率,收入也不错,但年轻人还是不大愿意务农。美国有“以农立国”的说法,与我们讲的“以农业为基础”多少有点相似。美国有强大的现代工业部门,政府税收的一部分可用来支援农业,还有“做农民光荣”这种传统,否则农业的劳动力来源实在是一个问题。美国的农业大概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休闲农业,一是更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农业,在这两种情形下的农民,都将与现在的农民不同。
(邱美中摘自《看世界》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