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冬梅
一条大路曲曲折折伸向远方,过路的行人络绎不绝。
路边的大树下,蒲松龄热情地招呼过路的行人:“大热的天,歇歇脚再走哇。”
过路人站住了。
蒲松龄又说道:“歇歇吧!我这小茶馆内随意坐,只要讲个有趣的故事,茶就随便喝,烟就随便抽,不收一文钱。”
原来满腹学问的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均没考取,也使他看到了科举制度肮脏、黑暗的内幕。为了排遣自己的满腹愤懑,便开始著书立说。写书要有材料,上哪儿去搜集呢?于是,他想出自设茶馆、以烟茶换故事的鲜招。
这天,大路上来了三位进京赴考的举人。他们虽然坐着八抬大轿,仍然走得口干舌燥,见到路边有家茶馆,便下轿走进茶馆饮茶歇息。
三位举人进入茶馆后,见很多乡下人在品茶聊天,便皱紧了眉头,这时听到蒲松龄请问尊姓大名,三人便自命不凡地摆起架子。他们相互使了个眼色后,其中一位举人说道:“茶房请听,我的姓名是‘四围山色中’。”
另一个举人也文绉绉,似笑非笑地说道:“我姓“半春半秋’,单名’雨打残局’。”
第三个举人更是洋洋得意地说道:“茶房要问我的姓嘛,请听一曲《忆江南》。”他随口吟出:
“遥望外,
牛女正双栖,
天上人间相到共。
银汉沓渺忆迷离,
新月落西陲。”
蒲松龄见三位举人把自己当作茶房玩起文来,不介意地说道:“原来是周峰、秦彤和滕先生三位光临小茶馆,请留下有趣的故事,照例管上好茶,奉上好烟,分文不收。”说完,他又用手一指喘着粗气的轿夫们说道:“也请他们一道进茶馆饮茶歇息吧!“
三位举人同时鄙夷地说道:“请他们进来和我们一起饮茶歇息?”
蒲松龄道:“怎么不行呢?他们也是人哪!”
三位举人同时又道:“他们人倒是人,只是个轿夫。”
蒲松龄听到这里,已经明白这三个举人是何等人物,便戏问道:“请问三位先生属于哪个夫?”
一个举人道:“我们乃堂堂举人,系孔夫子的门徒,当属于大夫的夫。”
蒲松龄接着道:“有句话想问举人老爷们,你们是夫,那轿夫也是夫,为什么不能一起喝茶呢?”
另一个举人道:“茶房问这个,我讲给你听。夫者,不只轿夫、大夫,天底下的夫字有多种解法。”接着他摇头晃脑地道:“天字写起,再出个头,这个夫是孔夫子的夫;大字写起,再加横,是大夫的夫;二字写起,再加个人字,是夫妻的夫;上写个土字,下加个人字,是农夫的夫;两条横杠加在人字肩上,是轿夫的夫;那工字写起,再加个人字,是工夫的夫。看来都是夫,但字同意不同,而意不同就是说人与人不同啰!”
蒲松龄听后说道:“你们举人老爷自称是孔夫子的门徒和士大夫,可去掉那功名,就是人;他们轿夫,去掉两条横,也是人。看来都是人,管他夫不夫!只要留下有趣的故事,我这里茶管饱、烟管好,分文不收。”
第三个举人冷眼旁观,已知蒲松龄不是省油的灯,便插言道:“我等读诗书之人,饮茶赋诗乃为雅事,那讲故事是下里巴人之举,何足启齿!”他说着指着另外两个举人道:“今天我们来个即兴赋诗,每人一首,赋不出诗来,统付三人茶钱,不知可否?”
另两位举人表示赞同。
蒲松龄一旁听得清楚,见衣冠楚楚的三位举人卖弄起来,便想借机嘲笑他们一下。他笑嘻嘻地对三位举人道:“听说三位举人老爷饮茶赋诗,我也想凑个热闹领教领教,如何?”
三个举人见貌不惊人的茶房也想赋诗,不禁心中好笑。他们齐刷刷地把蒲松龄上下打量了一番,轻蔑地问:“你也想赋诗?”
蒲松龄点头笑道:“试试看。我若赋不出来,这小茶馆当即歇业关门。”
三位举人又相互使了使眼色,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举人道:“你若赋得出诗来,我们付双份茶钱。”
蒲松龄道:“茶钱我分文不收。只是今天赋诗,得立下规矩,要说话算数。”
三个举人齐声道:“君子无戏言。”
蒲松龄道:“请讲规矩吧。”
年纪稍长的举人皱了一下眉头道:“诗句中必须有象形的两物,有能分能合的一字,而且要物字相关,工整对仗。”
蒲松龄笑了笑道:“举人老爷们先请。”
三个举人看了四周围观的茶客,又互相推让了一番,其中一个举人开口吟道:
“像是庙与屋,
林字分开是两木,
一木盖庙,
一木盖屋。”
这个举人吟罢,得意地一笑。
另一个举人又顺口吟道:
“像是霜与雪,
朋字分开是两月,
一月下霜,
一月下雪。”
这个举人吟罢,骄傲地绷了绷嘴。
年纪稍长的那个举人接着吟道:
“像是橘与柑,
出字分开是两山,
一山栽橘,
一山栽柑。”
吟罢,竟摇头晃脑起来。
该蒲松龄了,只见他略一思忖,随口吟道:
“像是茶与酒,
吕字分开是两口,
一口喝茶,
一口喝酒。”
三个举人听完蒲松龄的诗句,虽然暗自吃惊,但仍装作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蒲松龄看在眼里,笑道:“我再来一首三物象形、一字分开的诗,请举人老爷们指教。”
年纪稍长的举人今日见这茶房竟得寸进尺的在他们面前玩起文来,心中恼怒,便出难题道:“即兴赋诗,随类附采。你若当着众人的面依三物象形,赋出一字分合的诗,我们爬出门外;若赋不出来,就请关门歇业吧!”
蒲松龄笑道:“我若赋出诗来,让举人老爷们爬出门外有失体面,可不可以让我给轿夫们送上烟酒茶,由你们付钱?”
“那若赋不出来诗呢?”一个举人挑衅道。
蒲松龄朗声道:“若不能按举人老爷立下的规矩赋出诗来,不仅当即关门歇业,且由我爬出门外。”
三个举人环视了一下这小小茶馆,发现没有入诗的物件,便齐声应了声“好!”
蒲松龄给轿夫们送上烟酒茶后,他一一指着三位举人吟道:
“像是李、杏、桃,
毳(cuì)字分开是三毛,
青毛杏、绿毛桃,
李子没毛口莫嚼。”
蒲松龄一吟罢,围观的茶客们捧腹大笑。
三个举人羞得面红耳赤,急忙付了轿夫们的烟茶钱仓皇离去。那个年纪稍长的举人被人绊了一跤,扑倒在地,只好爬出了门外。
(刘俊杰摘自《幽默与笑话》2003年第12期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