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11月
06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期

贫穷与尊严(第4-6页)

发表于 2020-11-06 • 字数统计 5653 • 被 600 人看爆

贫穷与尊严

苏 子

        我从小是在贫穷中长大的,当我还不懂得什么叫贫穷的时候,我首先懂得了耻辱。
        我的父母是属于那种勤劳朴实却死板木讷的人。他们有一身的力气,但我们的时代已不是一个靠力气就能过上好日子的时代了。别人谈笑之间挣来的钱,是我父母辛劳一生也望尘莫及的。上大学之后我去打工,每当我看见剩在酒桌上的山珍海味时,我马上可以断定,这绝不是靠辛劳挣钱的人所能做出的事儿。聊可安慰的是,他们拼命干一天所挣的钱,我们一家三口能吃饱穿暖。作为独生女,我也能得到父母最大的爱。尽管这爱的表现方式不是肯德基,不是麦当劳,不是苹果牌牛仔服,不是我叫不出名字来的各种名牌文具,但我在父母的庇护下,也有了一个平静和谐的童年。
        父亲对我的爱最直接,也最简单。父亲是蹬三轮车的,于是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他弯起宽厚的后背努力蹬着车,有时还和我开玩笑。特别是在雨天雪天里,我干干净净暖暖和和的来到学校,而到了放学的时候,父亲又早早的等在了校门口。这一切令不知道底细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下学。同学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如果让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就是我的亲生父亲,他们又该作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可能到来的强烈的耻辱感击垮了,我做了一生中最让我忏悔的事,我默认了同学们的误解。
        父亲不知道我的心理,他不但蹬车送我上学,还时常到校门口我下车之后,再撵上来嘱咐几句让我注意的话。有一次,这个情景被一个同学看见了,她疑惑的问,那蹬三轮的怎么和你那么亲呀。我害怕了,从此说什么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远远的在一个胡同里,我就让父亲停下来,然后四顾无人,然后提前悄悄的下了车。
        父亲一开始没明白,依然坚持送我到校门口,可忽然有一天他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于是再也不坚持了。我们父女俩心照不宣的达成了默契。放学时来接我的父亲,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在校门口翘首企盼了,他躲在那个胡同里,等着我的到来。有一天下大雨,我跑到父亲那儿的时候,全身已经淋的湿透了。浑身也同样湿透的父亲,却紧紧的抱起我,我看见他眼中的泪水和雨水顺着他的脸流了下来。
        到我上了中学,我不顾父母亲的强烈反对,坚决不让父亲送我上学了。
        父亲也曾尝试过别的事,可他太老实,做事总吃亏。后来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坐出租的人多了,坐三轮的人少了,我们家的生活就每况愈下。
        母亲四处打短工。母亲有一个原则,她挣到的钱绝不花到过日子里去,她要给我攒着,她从我小时候起就坚信我能考上大学,她一心一意的提前十几年就开始给我攒学费。
        我是我们家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骄傲。从我上学开始,我们家真正的节目,不是新年,不是春节,不是任何一个人的生日,而是每一次学校公布考试成绩的日子。那一天母亲眉飞色舞,父亲扬眉吐气,我们家会吃上一顿红烧肉。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永远是最好吃的东西,最解馋的东西。没想到的是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终身难以抹去的耻辱的记忆。
        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面对学费的数额目瞪口呆,她拿出她一生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而且还不包括我的生活费。我只好像学校提出了特困补助的申请。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小时候有关我的耻辱的感觉,比较起此时来,简直就像是毛毛雨。
        开学没几天,全班同学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的宿舍被安排在老楼里,那儿的住宿费要便宜多了。我所读的大学据说有一个别名,叫贵族学校,位于省城,很多同学的家就在本市。没到周末,学校的几座大门前,都排满了出租车,一会儿,就被一一的召唤走了,载着市里的学生,飞驰而去。而每个周一返校时,他们都会带上一袋一袋我叫不上名字的小食品,还有家里又给新买的时尚衣物。平时课间休息时,几乎成了零食的海洋,各种饮料瓶、易拉罐、包装袋等满教室都是。他们耳朵上插着最新式的CD耳机,谈论的都是最流行的话语,手机也经常更新。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贫困和撒哈拉大沙漠一样距离他们生活太遥远。因为与众不同,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他们用充满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些什么,看我洗脸洗头时居然用的是洗衣服的肥皂,看我不使用任何化妆品的营养不良的黄皮肤。他们经常分享各人带来的不同的新鲜东西,甚至连衣服也经常换着穿。我只有悄悄地躲开。我心理上总有一种被人居高临下地俯视和可怜的感觉,让我难以忍受。我在吃饭的时候通常躲着同学们,不像其他的女同学那样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我从不上街,从不买零食,上学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穿的也还是家里带来的衣服。穿着那些衣服走在到处是青春亮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前后左右扫射过来的惊异的目光,让我无所适从。
        图书馆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我常常找个不易被人注意的旮旯,狼吞虎咽的吃下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好一点时是一根麻花,最好时是两个包子,注意不被人看到我的窘态。剩下的时间我用读书来慰藉大学里一个朋友也没有的孤独。书不是挑人的它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
        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没肯放弃,这就是每月一次的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大学生活一个极大的安慰。每到这个日子,我都极早跑到学校附近的一个网吧,占好位置,迫不及待的打开我的QQ,寻找想念已久的老同学。
        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的样子让我以为自己出了什么大毛病。我反省了一下,没发现什么,便把这件事忘记了。
        我读过自己在大学里的第一个生日时,也是一个人。但那天我让自己又奢侈了一回,我第一次买了一份红烧肉,我也第一次大大方方的端着盘子和同学们坐在了一起。
        当时在座的有两个我的同班同学,我至今记得他们那双惊诧的眼睛,那眼睛像不认识我似的反复打量,直到我将盘子里的菜吃的干干净净。
        后来就到了让我那个终身难忘的耻辱的日子。
        那是一次团会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有人补充道,我看见我们班的特困生吃了红烧肉··· ···
        同学们把眼光射向了我。
        我已经无地自容。
        从小到大,我只知道贫穷是一个物质的概念,但到了大学 ,我才发现,贫穷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可以忍受没有菜的干馒头,可以忍受落后于时代的出土文物似的旧衣物,但我无法忍受的是这种被人打入另类的感觉。我不明白,因为穷困,人就连寻找自己快乐的权力也没有了吗?为自己过一个生日难道就是犯罪吗?如果当初我知道我会在这样一种境况下度过我的大学生涯,我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拼命学习的毅力。大学让我知道了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它给我带来的那种耻辱的感觉,比贫困对人的折磨要强大的多。
        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
        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醒悟到许多年来我对父亲的不公。我当年剥夺他对我表示爱的权力,其实也只是因为他穷,我也曾一样的残酷。
        我在承受这种现实还是选择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
        我想起了父亲宽厚的后背。高考最热的那几天,父亲不顾我的反对,执拗的坚持送我上考场。父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老了,他努力的想蹬的快一些,却总是力不从心。七月的骄阳下,汗水在他裸露的后背上淌出了一条小沟。而我当时却坐在遮阳棚的车座中。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爸妈,你们放心吧 ,我一定给你们带来盼望中的快乐。
        我一想到父亲的后背,想起母亲接到我的录取通知书时喜不自胜、到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忽然感觉到,即使面对的是这样一种现实,我也无权放弃选择。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就是在那一瞬间,我从我多年压抑我的耻辱感中解放出来,生活忽然在我面前明亮起来。
        第二天是写作课,我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的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丰裕和富足的家庭,从小到大为他们创造的条件,包括高考期间,每天换样的吃饭,包宾馆房间,为了他们更好的休息··· ···老师沉静的听着,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巡视了一圈失望的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了?”
        我稳稳的举起了手。
        我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淌在上面的汗;我讲了从小看见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没凑够一个整数,她就信心百倍地朝下一个数字努力。我讲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的削掉了皮,一口一口的喂给我吃,而削下来的苹果皮,他们俩却推来推去的谦让着,谁也舍不得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 ···
        我说我很幸运,贫穷可能让我们生活的更艰难些,可它却不能剥夺我们爱的权力,我感谢父母,虽不能给我那种富裕,却让我有机会细细地品尝到了容易被富足冲淡或代替了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我一定会向他当面道歉,尽管我明白的晚了些··· ···
        我边说边能听到,教室里一片抽泣声。
        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的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我拿起我早已准备好的一个塑料袋,一个课桌一个课桌的捡拾着同学们丢弃的易拉罐、饮料瓶。我泰然自若,贫穷依然伴随着我,但尊严也在我心中。
        从这时候起,曾经有过的耻辱成了我人生的一笔财富,从耻辱感中走出来,我可以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留在我身上的目光虽然特异,但也不让我感到难受了。我能够大大方方地在食堂的餐桌上,平静的享用哪怕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我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我拾到的回收物品送到回收站,我承包了我所住的宿舍楼的卫生清洁工作。我做家教、搞促销,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做我所能做的一切。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大学学业。
        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我详详细细的告诉了他们我准确的到家时间,并提出了我的要求,我让父亲一定蹬着他的三轮车去接我,我要伏在他已经弯曲的后背上,告诉他我这经历过的这一切一切... ...

(吴 超摘自《新青年》2002年第11期)

分享到:
北坡树(第7页)
漫画与幽默(第2-3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