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7月
19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1期

《骂街》补遗(第20-21页)

发表于 2022-07-19 • 字数统计 2679 • 被 336 人看爆

《骂街》补遗

刘家科

  去年写了一篇《骂街》惹得多家报刊转载,也招来不少热心读者刨根问底,竟也有人建议我再写篇《<骂街>补遗》,于是有了这段文字。
  《骂街》介绍了骂的三种类型,其实每个类型都有不同的版本。最文明的骂街既有“语重心长的劝诫”那一面,也有“现身说法的真诚”这一面。
  李光棍是一个不肯吃亏的人。四十出头了,也娶不上个媳妇。前年从人贩子手里买到一只“野鸡”,花了三千块钱,只住了一宿就飞得无影无踪了。他本来是做了最坏的打算的,三千块钱能换一夜之欢也认了。哪知,那女人刁得很,一条棉裤扎了九条布腰带,李光棍解了一宿腰带,只解开了七条,太阳就升到东墙以上了。他万万也没想到,最低的目标竟也没有实现。他自知不能怨别人,是因为自己饥不择食,明知是当还要上。从此,他不再搭理外来的不知根底的女人,一心一意物色本乡本土的合适人选。一番努力之后,在一个有经验的媒婆撮合下,找到一个中意的小寡妇。下了帖子,交了订金,准备早早结婚,防备煮熟的鸭子再给飞了。可就在这个当儿,不知谁去了女方那里使坏,说他李光棍是个女人身子,被人家那个外地女人一夜试出真假。小寡妇信以为真,遂将帖子和订金都退了回来。这一回李光棍娶媳妇的希望彻底破灭了。这最后一搏眼看就要成功,却不知被什么人给破坏了。他又气又急,又怒又恨,躺在炕头上三天不起。后来想起了骂街这一手。儿童时期,他的奶奶是全村的“第一骂”,捣蛋的李光棍整天跟在奶奶后边像个小尾巴,奶奶骂街,他就跟着学后音,直练得一个好嗓门、好辞章。现在何不大骂一场,赶一赶霉气,解一解心头之恨呢?但又一回想,我不能完全堵死自己娶亲的活路,让人们同情我,不能让人们记恨我,就是那个使坏的人,也不能死得罪。于是李光棍并没有使出看家的本事,骂他个痛快淋漓,而是用骂的方式诉说自己的苦衷。他骂那人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不懂一个四十出头光棍的难处;骂那人不懂人情世理,不知道成人亲事能增寿、破人亲事会损寿的道理;骂那人不知道远近,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哩,你为什么就在自己脚根底下种蒺藜?他用带哭腔的骂,倾诉一个老光棍生活上的困难和精神上的痛苦,并说让那人换个位置想一想。看热闹的人听着李光棍这带人情味的骂,大都动了恻隐之心。等看热闹的人大都散去之后,李光棍冲着剩下的两个光棍耍了个鬼脸,说咱们光棍也不是好惹的,今天给那使坏的人留个情面,咱也给自己留点后路。其实我那最损的骂词都已准备好了:“那个使坏的小子,咱明人不做暗事,好汉做事好汉当,你敢站出来吗?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就知道了,你不是爱管闲事吗?你说俺是个女儿身,你可以拿你家的黄花闺女试一试啊!你给她扎上十八条裤腰带,看俺一袋烟的工夫解开解不开··· ···”
  骂糊涂街是最野蛮的骂街,因为骂的是虚指的对象,不会有人出来接骂因而就骂得毫无顾忌。其实细分析起来骂糊涂街也有另—版本,那就是“野蛮加想象”,把直白的骂变成多角度的剖析与比喻,用骂调动你的想像力,收到强烈感染的效果。王寡妇是一个守着九岁儿子艰难度日的泼辣人。秋庄稼进场,人家都有男人看场,她没有,她只好和九岁的孩子也在自家场里搭个窝棚睡觉。村里有些不安分的男人打她的主意,只是干流涎水,不敢有所行动。这一次不知是谁,实在按捺不住淫心,趁她娘俩熟睡之机,围着那个小窝棚撒了一圈尿。早晨邻场的杨三家好事,发现了这个“秘密”,就咋唬起来。王寡妇又羞又恨又气,这不是骑着人的脖子拉屎吗?一怒之下,大骂了一场糊涂街。王寡妇的新鲜骂辞让围观的人大开耳荤,一会儿她成了那人的亲娘,用乱伦、犯上的一串骂辞训斥了一通;一会儿她成了那人的亲姐妹,用一锅里拉屎、一锅里吃饭的一类骂辞贬损了一通;一会儿她成了那人的姑姑、姨娘的,用不辨亲缘、乱施邪淫的一类骂辞作践了一通;一会儿她成了阎王殿的判官,把那人押到阴曹地府审讯了一通··· ···要是听她骂街的人有丰富的想像力,她准能让他们大脑里展开一组一组的黄色连环画;要是听她骂街的人对语言特别敏感,她准能让他们出一身热汗或起一身鸡皮疙瘩。作为一般听众,这样的机会也不多,所以围观者甚众。其实不骂街还传不了那么快,这一骂满村的人都知道了,随之邻村的人也很快听说了。同情的大有人在,但也有的人就当做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话题嚼着玩。王寡妇是精明人,她也料到这样大骂一场的利弊,但事到如此,不得不骂,杨三家已经把箭给搭在弦上,能不发出去吗?自己吃了这种无名亏,总不能一堆秽物窝在自己的肚子里吧!
  “找对子”的骂街也有另一版本,就是通过“找对”挖出“第三者”。这里边藏着很深的心机和很高的技巧。比如有一次,村里两个女人尖子在大街上对骂起来。一个女人外号叫“话篓子”,此人有心机又有口才,但有时分寸也掌握得不好,说起话来收不住口。据说她结婚那天晚上,闹房的人走了以后,已经半夜,她却没有睡意,和新郎天南海北地拉起话来,新郎见她兴致很高,非常恭敬地听她演讲,没想到话没说完天已大亮了,院子里公公挥起扫把扫院子,婆婆端起水盆洗菜,两位新人不敢偷懒,洗把脸赶紧帮着老人收拾早晨的活儿。这事传到她姓们那里,“话篓子”的外号就叫起来了。另一个女人叫“小人精”,此人身材娇小,又特别精明、灵活,眼珠一转一个心眼儿,脑袋一转一个点子。二人同年嫁到同村,非常要好。话是开山虎,一个佩服另一个的口才,佩服她遇事打外场的能力;心是渡水船,一个佩服另一个的智慧,佩服她心路广、办法多,于是二人合伙纺线、织土布、做土布买卖。到后来二人又合伙到外地批发衣服,做服装生意。两人配合默契,不断发笔小财。但是,这一年秋天,“话篓子”发觉“小人精”对她冷淡起来,随后又借口身体不舒服,停止了与她的合作。可是不久,“小人精”又与村里一个叫“小辣椒”的女人合作搞起了服装生意。“话篓子”怀疑“小辣椒”从中挑拨她们二人的关系,把“小人精”拉过去了。但如何证实这种怀疑呢?“话篓子”就用了骂街找对子这一招。她大骂那人是个不讲信义、香三臭四的女人。“小人精”忍不住出来应战,她则骂那人是个表面上找人家女人、背地里偷人家汉子的骚女人。对骂中“话篓子”听出了门道,原来她是怀疑自己与她男人有奸情。记得有一次她到“小人精”家找她商量买卖的事,“小人精”不在家,只有她男人自己在家喝酒,“话篓子”与人家男人喝了几杯酒,便打开了话匣子。二人无意中说话有点亲密,正好给来串门的“小辣椒”碰上。从“小人精”的骂声中她便认定,这挑拨关系的第三者就是“小辣椒”。
  多种多样不同的版本可以看出骂街这一“俗艺术”的丰富,因其版本丰富,才让人真的体味出村子里生活的酸甜苦辣或淡和咸。

(金卫东摘自《深圳商报》2003年5月17日)

分享到:
标准(第21页)
郑板桥巧拒说情(第19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