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10月
18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7期

与林木共存(第22-23页)

发表于 2021-10-18 • 字数统计 2154 • 被 475 人看爆

与林木共存

章天柱 章文源


  人类的文明,依赖于和谐而美好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主体是森林。
  居住在云南鹤庆西山区的白族和彝族群众,自古与山林为伍,与林木并存。


终身植树造林

  西山人种树,与自己的生命同步。婴儿出生,孩子的父亲要为他种三棵果木树称根基树。婴儿出生三天后,全家人又为他种些竹和花草做纪念,称种三朝。为孩子命名时,取名者得为孩子种十棵松、柏做命名树。待孩子满月那天,孩子的母亲要背上婴儿,到村中的山场种十二棵满月树。到了孩子满周岁,全家人一齐出动,到山场为孩子种周岁树。孩子入学时,孩子要在学校门口种七棵启蒙树。入学次日,老师要带上所有新入学的学生,在校园里各种七棵入学树。到读书毕业时,学友们集体在校园里种些果木树,称谢师树,象征桃李争春,回报师恩。
  长大成人了,植树造林的形式更加多姿多彩。若读书外出或参加工作,当事人离家的前一天,要在村口的河堤上,种几株柳树做留念。在外工作的人回乡省亲,得带回些树苗栽种在村中的井、泉处,称种怀(回)乡树。青年男女结婚举行婚礼当天,一对新人要同种八棵长青(谐亲)树。给亲朋祝寿,主人、客人要一齐栽种长寿树。若遇老人去世,家属和吊唁的亲朋,要在死者的坟墓四周,同种怀念树寄托哀思··· ···
  除伴随着人生的生命历程种树为志外,西山人还有好多以植树造林为主题的民族传统节日。立春前的第一个生肖为蛇的日子,人们沿河溪栽插柳树,欢度插柳节。农历正月初八,全村于去年结婚的夫妇汇聚一起,共同栽种一些经济林苗木,称植春节。惊蛰节令日,全村一齐出动,在村中的交通要道两旁,遍种花草,称缀彩节。农历五月十三日,所有妇女汇聚一处,在山村所属地域内栽花种树,称绣山节··· ···


别致的护林习俗

  西山人不仅终生植树造林,而且保证做到所种林木全部成活。为此,便衍生出一整套保树护林的习俗。
  护林,是保护林木茁壮成长的关键。过去,西山人有传统的保苗护林活动,称为护林节。每年冬至节令第一个生肖属虎的日子,是举办护林节的吉日。据传,虎是山神,选虎日过节,万木定会茂盛。是日,各村为阵,村民们穿红着绿,全集中到山林中欢度佳节。活动仪程分巡山、颂好、封山三个程序。
  巡山,由一老歌手饰虎王做导引,带领众人载歌载舞,巡视本村林区。巡视时,虎王与众人对歌,一问一答,传授育苗、管理、护林、防火等有关知识。同时,人们伴歌劳作,为林木修枝、松土、除草、灭害、采集种实··· ···劳动与娱乐相结合,既解除了劳累,又传授了知识。
  颂好,即表彰本年度在植树育林和护林工作中有贡献的人。候选人由村民提名,被提名者以唱山歌的形式,介绍各自的先进事迹。他们在自我介绍中,人们可以“插歌”盘问其植树的措施和经验。通过众人公认,便当选为护林“模范”和“范长”。众人给“模范”赠送各种优良树种作为奖励,并讴歌祝贺。“模范”则当众选一块林地,作为自己的义务护林责任区。从当选“模范”起,他(她)就是这块林地的义务护林员。这时,“虎王”则把一面绣有老虎图案的彩旗交给公选出的“范长”,由他担任本年度的护林总指挥,虎旗便是护林发号施令的标志。
  封山,举行过颂好活动,在“范长”的指挥下,“模范”们各带一伙青年男女,把所有进入林区的道路用树枝、刺藤封堵,并在封堵处栽一棵刻有封山“禁令”的树桩。从此,任何人不得进林区放牧、砍伐,直至来年清明节举行过“开山”仪式后,林区方恢复“开放”。
  除以上护林、封山节日外,西山区还有立春日以除残枝败叶、追肥、浇水促树成长的催春节,立夏日灭虫害护林保苗的驱害节,中秋日交换良种的赛宝节,冬至日巡山检查火患的走山节··· ···


绿化与歌

  “打歌”是一种诗、歌和舞相结合的原始艺术形式。“打歌”时,人们在歌场中心烧一堆篝火,众人环火一问一答踏歌而乐。关于“打歌”的由来,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传,亘古时代,人间本没有歌舞。蜜蜂仙子同情人类,就从天宫中背来九斗九升歌种,飞遍天下传播歌种。她从春播到夏,从秋播到冬,年复一年,把歌种播遍山山水水、千村万寨。从此,天地间有了歌。当蜜蜂仙子飞到洱源西山时,她已九千九百岁,再也没法飞播歌种了,便把剩下的歌种全部播撒在洱源西山。因此,这里流传的歌最多,人人都能“打歌”。鹤庆西山区没有歌种,便派一只猎狗到洱源西山去讨歌种。洱源的歌种已生根长成了大歌树,猎狗只好刨了几棵歌树回乡,交给人们栽种。人们刚把树栽下,树叶便唱起歌,树枝便摇摆着跳起了舞。人们便边栽树边仿照歌树又唱又舞。从此,便传下了边种树边“打歌”的习俗。这一天,树越种越多,歌也越唱越甜。
  人们在举办植树歌舞活动时,有时是以家庭为单位,有时是以家族为单位,有时是以群落为单位,这样,西山就出现了面积大小不等的“林阵”。这些“林阵”的后人,视其为自己的祖先,除各种植树活动在“林阵”中举办外,连祭天、祭山神和祭祖先等活动,也到各自的“林阵”中举办。世代沿袭,各自的“林阵”便被视为各户、各家族的“神林”。来到西山,你会看到那么多高大、茂密而又列队整齐的“神林”,像层层叠叠的绿色的云,把西山装点成一个浓绿的天地。
  植树、护林与歌舞活动相融,这是西山人的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以歌舞活动为载体,把绿化、美化世代传承!

(肖 晓摘自《当代旅游》2003年第2期)

分享到:
红木柴火(第23页)
给村长立碑(第21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