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5月
11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4期

东北菜(第34-35页)

发表于 2021-05-11 • 字数统计 3090 • 被 565 人看爆

东北菜

施晓宇


  说到东北菜,一般人只知道“猪肉炖粉条”,以为到东北人家做客,主人只会上这一道“大菜”,然后让你“可劲造”——使劲吃。自从这两年雪村唱响了《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以后,加了一道菜:“翠花,上酸菜!”撑死了再来一个酸菜系列延伸:“酸菜炖粉条”。除此,似乎再没有了。其实,这是一种偏见。
  东北菜的制作方法以炖为主不假,品种却是五花八门——炖豆角,炖豆腐,炖萝卜,炖大骨头,白菜炖土豆,小鸡炖蘑菇··· ···在东北,几乎没有什么菜不可以拿来炖的。再就是拿来酱的。酱制的菜肴也很多——酱猪蹄,酱牛肉,酱驴肉,酱口条,酱鸡脖子,酱小土豆··· ···在这里,东北所谓的“酱”,相当于我们南方的“卤”,东北的“酱制品”等于我们南方的“卤货”。东北天气寒冷,常年冰天雪地,东北人吃菜喜欢吃热乎的,增加人体热量,炖菜应该是最科学的烹调方式。也因为东北的冬季漫长,酱制食品制作简单,容易保存,所以东北人喜欢把什么东西都拿来“酱”了吃。
  还是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东北人还喜欢生吃食物,以生吃蔬菜为主。比如,东北的菜馆酒楼,都有一道菜叫“大丰收”,也叫“蘸酱菜”。如果你走进一家取名叫“一口猪”的著名连锁店,你点这道菜,不消一刻工夫,服务员就给你端上一大盘数量惊人、鲜翠欲滴的各式蔬菜,有大葱、大蒜、黄瓜、萝卜、春菜、鲜辣椒等,还有一碟子黄色的面酱——不是黑色的豆瓣酱。于是东北人一个个拿起大葱蘸着面酱,拿起春菜蘸着面酱,拿起辣椒蘸着面酱,吃得津津有味,吃得满头冒汗,吃得通体畅快。这种粗犷的吃法,这种简单的吃法,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豪放,透着一股大气,看得你是目瞪口呆,不可思议,让你叹为观止,佩服不已。东北人生吃蔬菜,应该说也是科学的。东北天寒地冻,新鲜蔬菜少,补充维生素的机会也少,逮着了,就狠狠地补一把——新鲜蔬菜的维生素含量是最多的,如果煮熟了吃,蔬菜里的维生素大部分就挥发和破坏掉了。
  在黑龙江远近闻名的“一口猪”连锁店,只要你一脚跨进大门,领班的小伙子就会用土得掉渣的地道的东北方言大声迎客:“丫头,来‘且’(客人)啦!”于是所有身穿东北民族服装的女服务员都会齐声应和:“——哎!”随着那一声带着浓浓乡情的长调落地,顿时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仿佛回到了自己东北的亲戚家。等到顾客吃完了告辞走人,那位男领班又会用地道的东北方言在门口大声送客:“丫头,送‘且’啦!”所有的女服务员又会齐声应和:“———哎!”就在这一声声令人回肠荡气的“哎”声里,东北菜独特的“土味”再一次扑面而来。
  关于东北菜的“土味”,单是从菜谱上罗列的菜名就能体现出来:汆(音:cuān)锅、乱炖、黑白菜、地三鲜、大丰收、灌血肠、烧笨鹅、油面豆角、咸鱼饼子、凉拌土豆丝、红烧大豆腐··· ···每一个菜名都带着土气,带着朴实,不绕弯子,讲大白话。
  比之东北菜,应该说,南方菜的烹制会更讲究更细腻也更丰富多彩一些。但是,南方菜的菜谱外地人常常看不懂,有点过分讲究,过分深奥,过分拐弯抹角故弄玄虚。以福州菜为例,福州最有名的菜是“佛跳墙”,类似于东北的“乱炖”——将鸡腿、鸭脸、鹅掌、鸽蛋、猪蹄、海参、鱼翅、鲍鱼等一起放入瓮中,用锯末燃起小火煨上三天三夜,然后食之。这道名菜雅则雅矣,美亦美哉,如果不解释,没吃过,谁又看得懂,知道是什么东西?又好比“西施舌”,指的是用福州樟港特有的海蚌烧成的一种味道鲜美的高汤,如果不解释,也没有人看得懂。又比如“中山汤”,这其实也是福州极其普通的一道猪肉汤,只因当年孙中山先生到福州视察,喜欢吃这道菜,所以更名“中山汤”。不解释依然没人看得懂,远不如东北菜名简单明了,干净利落。
  东北菜除了“土味”,还有“洋味”,还有“朝鲜味”。说到“洋味”,主要是指“俄味”和“日味”。尤其在哈尔滨,许多人的饮食俄味”十足。比如在哈尔滨最著名的俄式菜馆之一“波特曼西餐厅”,你可以吃到非常正宗的俄式大菜:鱼子酱、马肠子、黑胡椒牛肉、炸洋葱圈、炸大马哈鱼块、俄式浓汤、面包、大列巴(一种面包)、格瓦斯(一种饮料)··· ···特别是名贵的大马哈鱼子酱,因为大马哈鱼被过度捕捞,在中国境内已消亡,在世界上也已非常稀有,所以一客昂贵的大马哈鱼子酱只有小小的一勺,佐以剁碎的生洋葱,俄罗斯人、欧洲人、哈尔滨人乃至大部分东北人吃得是大快朵颐。在情调优雅、点着蜡烛的“波特曼西餐厅”里用餐,嘴里吃着别具风味的俄式大菜,耳边飘着柔曼抒情的西洋音乐,眼前是一群健美的俄罗斯少男少女表演的热情奔放的俄罗斯歌舞,每一个就餐客人感受到的服务质量果然与他们的办店宗旨是吻合的“一切都是尊贵的,消费却是大众的”。最为奇特的是,这家西餐厅提供的面巾纸袋上居然还印着一首诗歌——就是在这样的细枝末节处,你依然能够感受到无处不在、融化其中的俄罗斯式的典雅和高贵。这使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面巾纸袋——在别处用完会被扔掉的纸袋,在这里却被大多数客人带走,小心珍藏。这首印在普通面巾纸袋上的绝不普通的诗歌是:

秋天 我回到波特曼
在那首老情歌的末尾
想起你特有的固执

从我信赖地把你当做一件风衣
直到你缩小成电话簿里
一个遥远的号码 这期间
我的坚强 夜夜被思念偷袭

你的信皱皱巴巴的
像你总被微笑淹没的额头
我把它对准烛光
轻轻地撕开

当一枚戒指掉进红酒杯
我的幸福
已夺眶而出

  在东北,除了有许多满族人,还有不少朝鲜族人。所以,朝鲜族风味的菜肴在东北也十分流行。人们见得最多的朝鲜族风味的饭馆酒楼似乎是“朝鲜平安里冷面店”,也许朝鲜平安里的冷面特别有名吧。进得店来,坐下身来,一杯茶还没有喝完——桔梗菜端上来了,拌蕨菜端上来了,红烧狗肉端上来了,盐水狗肉端上来了,热腾腾的狗肉汤端上来了,同样是热腾腾的鲍鱼烧茄子端上来了,然后是凉拌明太鱼干端上来了,朝鲜冷面端上来了··· ···还有大𥻗(音:chá)粥(玉米粥),还有二米饭(大米、小米混合),还有加了鸡蛋的玉米饼子,还有清亮澄澈的扎啤。如果要归纳朝鲜族菜肴的主要特色,两个字:一是凉,二是辣。好比前面说的那许多菜,只有鲍鱼烧茄子和狗肉汤端上来时是热的,其余都是凉的。
  说到东北菜,不能不提到鱼。用鱼烹制成各色佳肴是东北菜重要的特色之一。东北有许多全国著名的大江大河: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牡丹江、嫩江、辽河、浑河、呼玛河、石勒喀河、嘉荫河、雅鲁河··· ···这其中,黑龙江省是全国惟一一个以一条江的名字命名的省份。有江河就有鱼虾,东北的大江大河盛产大马哈鱼、大鳇鱼、哲罗鱼、鲈鱼、鲇鱼、鲑鱼、鲢鱼、鲱鱼、鲫鱼、鲤鱼··· ···还有更多的则是以东北方言命名的:白瓢儿、江条子、牛尾巴、嘎牙路、细鳞、熬花、三花、岛子、虫虫、怀头··· ···如今由于滥捕滥杀,不单单是大马哈鱼、大鳇鱼难见踪影,黑龙江、松花江里的其他鱼类也在以等差级数的速度锐减。甚至,仿佛连水下的鱼类也清楚这一点似的,它们成群结队都游到对岸去了——也就是从黑龙江游到中俄界河的那一方阿穆尔河去了。
  果真如此的话,坐在黑龙江或者松花江边吃鱼会不会成为遥远的历史和美好的回忆?而东北菜里则不知道会消失掉多少美味佳肴,增加多少悔恨话题!

(耿 诚摘自《雨花》2003年第1期)

分享到:
卖辣汤老头二三事(第36页)
一把茶壶(第33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