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望
清朝嘉庆年间,贺之荣在苏州当知府,其兄贺之贤在京城做官,兄弟俩虽然算不上朝廷柱石,但为官多年,还算得上公正廉洁,经常也有书信来往。
有消息从京城传来,贺之贤被朝廷抓起来了,贺之荣又多月未接到家兄的书信,心里甚感不安,便派家人到京城打听。十日后家人赶回,贺之荣才得知,家兄是受大贪官和珅案的牵连,被嘉庆皇帝下旨抓起来的,已移交刑部审理。
贺之荣一听却放下心来,对来家里的同僚们说:“要说家兄好色,纳三妻四妾我信;如说家兄与和珅同流合污,受贿和贪污国库银两,纯属无稽之谈。”贺之荣最后又断言:“如不出卑职所料,二十日之内,家兄必被皇上赦免,官复原职。”
果然没出二十日,从京城又传来消息,贺之贤被嘉庆皇帝无罪赦免,官复原职。这日,同僚们到府上贺喜,酒席上有人问贺之荣:“怎么有如此先见之明?”
酒过三巡后,贺之荣带着几分醉意道:“我贺氏家族从大清一统江山以来,代代有人在朝廷为官,却没有一个沦为‘阶下囚‘。就是在雍正年间,雍正皇帝大力整顿朝纲,七品在位三年的官员寥寥无几,而我曾祖父为山东知府,曾祖伯父还深得雍正皇帝器重,带兵镇守嘉峪关。”
有人就问:“听兄台言下之意,贺氏家族代代官运亨通,莫非有什么护官符?”
贺之荣却捋捋胡须,笑而不答。
这事不知怎么被嘉庆皇帝知道了,令御史一查,果然贺氏家族代代都有人在大清朝做官,尽管有夺官爵被贬为庶民的,也有被流放边疆的,却没有一个因贪污而下监狱。嘉庆皇帝也甚感疑惑:“贺氏家族难道有什么护官符不成?”
嘉庆皇帝便利用下江南巡视河道之机,一日在众官的前拥后簇下来到贺府。贺之荣是个乖巧之人,一见嘉庆皇帝在他府邸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心里就明白了几分,马上将嘉庆皇帝迎进内堂,命家仆搬出一把古朴的太师椅。嘉庆皇帝开口就问:“贺爱卿,听众官说,你贺氏家族藏有护官符,快拿出来让朕看看!”
“启禀皇上,”贺之荣忙跪下磕头,“这是卑职酒后胡言,皇上切莫信以为真。”
见嘉庆皇帝露出不悦之色,贺之荣诚惶诚恐起来,不敢触怒当朝新君,便指了一下嘉庆皇帝所坐的太师椅,说道:“恕卑职大胆,皇上可知所坐的椅上铺的是什么皮?”
嘉庆皇帝惊疑地问:“贺爱卿,这是什么皮?”
“启禀皇上,这是一张人皮!”没等嘉庆皇帝追问,贺之荣就讲述起这把人皮椅的来历——
原来,朱元璋夺了天下,当上明太祖以后,朝纲不振,官吏渐渐腐败。这年黄河泛滥成灾,朱元璋便派钦差大臣到灾区抚民,没想到钦差大臣贪赃枉法,到河南大肆搜刮民财。朱元璋闻知后大怒,一气之下将这个贪官杀了,为了杀一儆百,又把这个贪官的皮剥下,做成了人皮椅,放在百官每日上朝的殿堂上··· ···
嘉庆皇帝听到这里,似乎明白了过来,沉吟半响,不禁问道:“贺爱卿,这剥皮贪官与贺氏家族有何关系?”
“启禀皇上,这贪官便是祖上。”贺之荣露出极其哀痛之色,继续讲述,“至明朝万历年间,朝中乱纲太监掌权,我贺氏家族的子孙花重金,才从内宫赎出这把人皮椅。”
贺之荣又在嘉庆面前磕头流涕道:“家兄平时能为国积虑,不教贪赃枉法,这次又幸免与和珅同上断头台,正是因为堂上高悬明镜,又有祖上的这把人皮椅为鉴!为官一世岂能遭百姓唾骂,像祖上一样遗臭万年啊?!”
(罗存孝摘自《鄂尔多斯》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