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国
康熙年间,在棘阳县黑龙寺内,有一位名叫李亦的穷书生借宿于此。这书生白天游山玩水,晚上天一黑躺下便睡。一到吃斋钟响,他便第一个钻进食堂,大碗吃饭,大口喝汤。
有个叫慧圆的和尚,见住持对李亦不满,就向住持献了一计。这天李亦心烦,在屋内徘徊半日,咏得一首诗并写在墙上:
生本蛟龙凡间藏,
穷困潦倒伴和尚。
他日鸿运当头照,
遥坐高堂万人仰。
李亦写完后正在自我欣赏,忽听钟响,便跑进饭堂。不想饭堂里正在刷锅洗碗打扫卫生——众僧已吃过午饭,念经拜佛去了。李亦问执植的慧圆:“为何要先吃饭后敲钟?” 慧圆也斜了他一眼,冷冷地答道:“先即是后,后即是先,先后在心中,随时可敲钟。”李亦只好跑到山里摘些野果,喝点山泉充饥。一连几天,李亦都遭到戏弄,自己先到不开饭,自己没到又敲钟。李亦这才明白黑龙寺已不容他,只好饿着肚子黯然离开。
五年后,李亦经过发愤读书,竞中了状元,调到棘阳任县令。这时的慧圆也升为黑龙寺的住持,当他得知即将上任的县太爷就是当年借宿寺内的李亦时,忙吩咐众僧把昔日李亦住过的柴房拾辍干净,并找来能工巧匠,把李亦题在墙上的那首诗也装饰一新,并用绸缎罩上。刚刚忙完,守门僧人来报,李大人带着随从,已上山来故地重游。
李亦满面春风,当看到自己以前住过的那间柴房和用绸缎蒙罩的题诗后,眉头拧成疙瘩。待众人坐定,李亦走到慧圆面前深施一揖,慌得慧圆急忙施大礼相还。李亦说:“我这次来是感谢寺内当时不给饭吃的恩情,有你们的恶作,才激起我发愤读书的决心,才有我今日的李亦。故此,特备百斤香油和百套僧衣僧帽奉上,望住持笑纳。”
听李亦这么一说,慧圆喜得合不拢嘴。正得意时,李亦却一声断喝,让手下把慧圆掀翻在地,杖责五十大板,慧圆连叫冤枉。李亦说:“我之所以打你,就是因为你善于溜须拍马。想当年,我落难时,你处处要挟;今日我荣升,你处处迎合。出家人万事皆空,应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而你却曲意奉承摧眉折腰,这粉屋罩诗讨我欢心之举,实在可恶!”
五十大板打完,慧圆被逐出山门。
(聂勇摘自《羊城晚报》2003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