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5月
20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8期

别具特色的山西民居(第16-17页)

发表于 2025-05-20 • 字数统计 2353 • 被 1 人看爆

别具特色的山西民居

(佚名)


晋北 晋西北

  窑洞房,在晋北、晋西北及吕梁等地区的分布都比较普遍。窑洞房中,又有几种类型。一种是千丈崖边挖进去的窑洞。这种窑洞以山区分布较多。挖进去的密洞一般是一明两暗。挖进去的密洞中,又可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在挖进去的窑洞的墙壁上抹上一层白灰,然后盘上炕便居住下来的。当然门窗是要用木框架做成,上面糊纸或安上玻璃。另一种便是在挖进去的窑洞内砌上一层砖,然后抹灰、盘炕、上门窗居住的。还有一种是把窑洞的前脸用砖砌过,里面保持原来的土窑洞。
  另一种是在平地上盖的窑洞房。这种窑洞,在山区、平川都有。当地人所以要碹(xuàn)这种密洞,主要原因是因为窑洞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这种窑洞,又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全砖碹成的窑洞,二是全部用石头碹成的窑洞,三是全部用土坯碹成的窑洞,四是砖石混合或砖坯混合碹成的窑洞。这几种窑洞,里面大都要盘炕,上木框架门窗。
  晋北、晋西北一带的平房,大体上也分成几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普通农家的平房,即土墙平房和砖墙平房。这类房屋屋顶是平的,顶上可以晒粮食,存放谷物。还有一种是有瓦脊的瓦房,但不是二层楼,所以也可称之为平房。瓦房中,又分为一出水和两出水两种。忻州一带老百姓的旧瓦房,有许多是一出水的。这种一出水的瓦房是一面瓦,瓦脊的另一面是砌成平直的墙。无论是一出水还是两出的水瓦房,过去多是富裕人家修建的居多。现在修建的瓦房大多是全砖到顶,而不是那种半砖半土坯的了。
  这种砖瓦房、平顶房,在上述地区一般都喜欢一明两暗。明为堂屋,两暗为住室,一连三间。
  忻州一带、雁北地区的老百姓,大都喜欢在自家的居室内画炕围画,以原平县的炕围画最为典型。炕围画可以起到保护墙壁、讲究卫生、美化房屋的作用。炕围画的内容大都取吉祥如意,以寄托美好的愿望。比如“喜鹊登梅”、“麒麟送子”、“嫦娥奔月”、“太白醉酒”、“苏武牧羊”等。
  这一带的民间住房,都普遍要盘炕,主要是为了冬季取暖用。一般在住室内都安置锅灶,既做饭,又取暖,很少有单独的灶房。而且,锅灶通到炕内,冬天可以睡热炕,利于取暖。
  山区居民,住宅则多是密洞。靠山挖土密,密洞多用土坯殖。院内没有明显的门楼和院落,四周围以土墙和窗笆,设柴扉或栅栏以供出入。


晋中

  晋中一带地区,与西部、北部又有所不同。农村人大都住平房,瓦房很少,即便有,也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
  住房以四合院为多,但居室一般放在北房,而且按趋势看,大有用北房代替四合院的可能。一般人家的四合院都有围墙、院门,院门装饰也比较讲究。院门有门楼,有些人家进门有照壁墙,上面有醒目的大“福”字。院门上,一般都涂有油漆。现在,好多人家的院门已经将木板门改用铁门,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美观耐用。
  晋中一带的四合院,过去土坯房居多,大多用一砖到顶的房屋代替。而且把纸窗户换成了玻璃窗户,便于采光。室内,仍然是土炕。为了取暖,习惯睡土炕。有许多家庭,室内地面都改用砂灰压抹,干净,整洁,还有的人家是用水泥抹地面的。室内装饰,少不了窗花、炕围画,墙上贴年画。
  晋中一带的老百姓,也有不少人喜欢居住窑洞房。在平川地带用砖、石碹成窑洞,为的是住在里面冬暖夏凉。但在一些偏僻的地方,仍然住土窑洞。人阳泉市的盂县南乡一带,大多数群众居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也有部分是砖木结构的。当地人的院落一般是方形或是长方形的。有的是四合院,也有的是三合院,还有的是上、下两院。院子一般都宽散明亮,院内地面一般都是用砖铺成。院内,一般正房多数是三间,也有五间的。里面为套间。正房对面是南房,当地人称之为“倒座”。宅院四周,一般都筑有围墙。


晋南

  晋南一带,包括临汾、运城两个地区,大多数人家是居住土木、砖木结构的大屋顶瓦房。旧时多四合院,住房一连三间,北房多为主房,也有明三暗五的住房。也有不少地方的人住窑洞房,还有“地容”式的土窑洞。
  晋南一带的老百姓,平川人多住瓦房,山区人多住窑洞房。
  晋南人盖房时,大都要贴对联,放鞭炮,还要设便宴待客。这也是当地的习俗之一。


晋东南

  晋东南,包括长治、晋城,住房变化较多,可以说是各种住房都有。有瓦房、砖房、平顶房、窑洞房,更有特点的是当地人的二层楼房。
  晋东南的二层楼上层一般不住人,只是放些粮食、家具、杂物之类的东西。一层,一般是居室。
  旧时,晋东南一带平民百姓住房多是平房、矮房、土窑土楼,宅院狭窄,居室简陋,住宅朝向多为正北(坐北朝南),建筑以土木结构房屋居多。在偏远的山区,住窑洞房者居多。当地的窑洞房,一般是顺山势、地势切成平面,然后向平面纵深处挖掘而成。这种土窑洞一般比较简陋。
  旧时,晋东南一带的乡绅人家住房讲究几合几串,院子以四合楼院为主,房屋多达两串三串。楼房多数简装,露明柱,屋顶五脊六兽,院内设亭、台、楼、阁。“功名”人家,更是富丽堂皇,竖旗杆,挂匾额。
  有钱人家的室内摆设颇为讲究。什么抽展板箱、八仙桌、太师椅等等。官宦人家则要摆时辰表,挂自鸣钟,供“金佛牌位”,贴中堂屏对、八景诗书画等。
  新中国成立后,晋东南地区的居住情况变化很大,与其他地区一样,新盖的房屋多选择干燥、通风、向阳、眼宽的地方。而且,新建的房屋结构简单、门窗宽大、室内亮堂,结构、造型、光线、取暖等都考虑得很周到。所建房屋一般坐北朝南。一般房多为五檩、七檩进深的。这些新建房舍,砖木结构居多。多数都是独门独院,行走自如,出人方便,院子讲究方正、卫生。近年还在许多城乡出现了个人修建的钢筋水泥结构的二层楼。
  如今的晋东南城乡,庭院内也讲究起来。院中点级各色花卉,并有行人过道,室内以套间相隔,设厨房、卧室、客房、书屋等等,现代化家具也搬进了屋里。这一类型住房,一般是城郊或镇子里居多。

(郭富诚摘自《山西农民报》2004年5月15日)

分享到:
亲亲玉米(第18-19页)
打造一颗坚强的心(第15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