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11月
26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2期

印度遇丐帮(第40-41页)

发表于 2022-11-26 • 字数统计 2197 • 被 253 人看爆

印度遇丐帮

刘少才


遭遇小“丐帮”

  在印度,贫富之悬殊,对比之强烈,实属世界罕见。印度自古多寺庙,但无法考证什么时候多起了乞丐,逛街时让你寸步难行的就是“丐帮”,不论是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孟买这样的大都市,还是那些名不见海图的小港,不管你走到哪里,总会有一群一群的乞丐如影相随,别说下地观光,就是遛马路也提不起兴趣。
  你别看印度的沿海城市也有不少高楼大厦,但大厦之旁却常见到穷人搭建的破窝棚和沿街摆卖的破旧物品,街上大卡车、小汽车、公共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牛车、三轮车、手推车、牛群和行人挤在一起,互不相让,争路而行,满街混乱。走在街头,你会忽然被一两个小乞丐拦住,他们有时甚至会紧紧抱住你的腿,或挡在你的前面,使你寸步难行。这些小乞丐的年龄大都是七八岁十来岁,看着他们那脏乎乎的小脸和可怜兮兮的样子,确也让人可怜。没有经验的船员这时就想到了中国传统的扶弱济贫,慷慨解囊,当一回好汉,把好事做到国外,与己与国都是一件风光的事,但在印度你做了好事善事,马上就会“呼啦”地围上来一群“丐帮”弟子,除了孩子还会有老太太,甚至还有三四十岁的妇女。这些成年妇女也许是走路时临时赶过来凑热闹的,并非以行乞为职业,因为她们头上都有一块头巾,仅露着半个脸,羞羞答答的,因为信奉伊斯兰教的妇女上街是不露面的。面对眼前的一片手臂,你简直是无可奈何,又无所适从,这时附近如果有警察,或有在中国船上作业的码头工人,他们就会马上过来帮你解围,否则你只好三十六计逃为上。事后想想,一个堂堂的中国海员突出重围逃窜的狼狈相,该有多么滑稽可笑。我因为有在孟加拉国吉大港被“丐帮”围困的经历,所以有一次船到印度东部的维沙卡帕特南港遭到“丐帮”弟子围困时,我就趁机“突出重围”。而几位水手回船时却丢盔卸甲,溃不成军。原来他们遭遇了“丐帮”弟子的群起而攻之:几个男女小乞丐伸手要钱,这几位水手不但没有给,面对这些烦人孩子,一个山东大汉反而跺脚想吓唬他们,谁知惹恼了他们,他们就用石头、砖块做武器,向水手们投掷,那场面不亚于我们在电视上常看到的巴勒斯坦群众向以色列军警投掷石块。别说那石头、砖块砸在你的身上、头上,就是你遇到这样的事、鼻子不气歪才怪呢。


名副其实的“丐帮”

  印度大约有六亿至七亿穷人(全国总人口已超过十亿),到底有多少乞丐无法统计,行乞的方式有多少种,就更没人能说得清了。
  有些乞丐身穿宽大的服饰,脸上和手臂涂着厚厚的化妆品,有的打扮成美女,有的涂抹成妖怪,有的又装扮成怪兽。他们三五成群,手里提着寒光闪闪的刀枪棍棒及月牙铲一类兵器,整日在炎热的太阳下东游西逛。饥渴时就到附近的店铺讨点吃喝,累了随便找个阴凉的地方倒头就睡。不看他们的打扮,就凭那些凶器,也会使你提心吊胆,来个惹不起躲着走。可是在印度的大街上,可真应了我国那句俗话“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除非你不上街。当我们躲不过去的时候,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手中的家伙都是徒有其名,原来都是银粉涂就的木制兵器。这些人是名副其实的“丐帮”,他们讨要的方式与少年乞丐不同,他们只要往店铺门前站成一排,像和尚那样伸出右掌低头叽哩咕噜地念着咒语,不怕你店主不出来施舍。据当地人说,他们念的咒语都很损,如让你开业破财、出门遇车祸、有女嫁不出去、生孩子没屁眼、让你老婆偷人养汉··· ···总之都是倒霉的事。为了尽快打发他们走人,不至于影响营业,店主就得咬牙塞给他们几个卢比或食品之类的东西。


恼人的“鬼怪”乞丐

  在店铺前站成一排的行乞方式还算文明的,有一种装扮成鬼怪的单身乞丐专门吓唬那些小孩子,就有些缺德了。一个带着小孩的中年男子上街,早就被鬼怪乞丐瞄上了,他本人并不知道。当他的小孩“哇”的一声大哭后,这名男子回头一看,一个恶鬼手持狼牙棒在孩子面前龇牙咧嘴,狼牙棒在孩子面前晃来晃去,孩子哪有不受惊吓之理,这名男子只好搂紧孩子,赶紧摸出几个卢比塞在“鬼怪”手里才算了事。看来,当地人对化装的乞丐也很发述。
  有人说,麻烦多多,到印度就不要下地了,但管事有时必须下地买菜以补充船上伙食。有一次我们几个伙委会成员陪管事在市场上与一个卖莱的中年妇女讨价还价时,一回头吓了一跳,原来身后站着三个手持“凶器”的“鬼怪”,四周已站满了围观的人,这些人也是在凑热闹,他们是在看这三个“鬼怪”怎样收拾外国人。三个“鬼怪”已将我们围住,此时,走是走不了了。只见他们身穿长袍,身后撅着“尾巴”,胸前有两个圆鼓鼓的“乳房”,头发如乱草,手如鹰爪,指甲老长,嘴里伸出半尺长血红的“舌头”,嘴角各有尖利的“獠牙”,手里提着鬼头刀,边跳边哇哩哇啦地咒着什么。管事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仍与摊主讨价还价,为首的“鬼怪”见我们不理不睬,抓起眼前的一把菜狠狠地摔在地上,然后用脚踩碎。有些恐惧的卖菜妇女偷偷地向管事伸出两个手指,那意思是你赶紧掏两个钱把他们打发走吧。管事一看,入乡随俗吧,掏出两个卢比递过去,“鬼怪”竟然不收;那个妇女又伸出三个手指,管事一看,干脆掏出五个卢比,“鬼怪”还是嫌少。这时大厨实在是忍无可忍,他一把摁住管事掏钱的手,面对“丐帮”大喊一声:“no good , ontoff!"(不友好,滚!)几个“鬼怪"被震得一愣,我们几个人趁机用力推开人群,扬长而去。小服务员边走边嘀咕:“惹恼了这帮地头蛇,可有我们的好果子吃了。”我们走出好远再回头一看,这几个怪物也没追赶,看来任何鬼怪都是怕人的。

(张立俊摘自《雪花》2003年第3期)

分享到:
昔日乡间女人(第41页)
不同的命运(第39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54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5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809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73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33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