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9月
04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9期

历史的镜子不会永远蒙尘(第10-11页)

发表于 2025-09-04 • 字数统计 3094 • 被 16 人看爆

历史的镜子不会永远蒙尘

吴志菲


“愤笔”疾书,只为百姓心酸

  我叫刘桂阳,1939年9月18日出生在湖南省衡阳县白沙村的一个贫农家庭。童年的磨砺,培养了我强烈的责任感与坚韧的性格。解放后,我读完高小——这在当时的农村女孩中还是不多见的。18岁成了家,婚后我随丈夫到郴州鲤鱼江电厂做运煤工人。虽说是力气活,但都有工资,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1960年6月,家乡来信说,父母都患了浮肿病,爷爷也病倒了,弟弟中断了学业,家里连吃盐的钱都没了。我焦急不已,当即请假回家看望。一回到家,得知可怜的姑妈因提出分点自留地种菜被批斗,想不开跳塘自杀了,丢下5个哭娘喊饿的孩子。因农村办公共食堂,全劳力每日只供应2两大米,吃不饱,全家人得了水肿。不少乡亲拿着原本用来喂猪的苦菜、麦糠等充饥,几个老乡因病呕吐出的全是树皮与草根··· ···我震惊了,乡下的日子牛马不如啊!这些情况,党中央、毛主席知道吗?
  7月24日,我买来红纸、毛笔,“愤笔”疾书,一口气写下了“人民公社是阻碍社会主义前进的高山”等12条标语。随后,给丈夫写了一封信做留言:“我于今日远离家乡,为挽救全国人民的生活献出我的力量,也可能献出我的生命。万一如此,望你把儿子抚养成人。”第二天,我登上了北去的列车。


“反动”标语,贴到了中南海

  1960年7月26日,我来到首都北京。顾不上饥渴与疲惫,一出站台,便打听“中央政府”在哪里。可是问了好多人,都摇头。后来遇上一位交警,他反问:“找国务院吧?”我连连点头:“正是!正是!”
  几经辗转,我终于来到中南海北门外。随即,我从背包里拿出标语,用白胶带“作案”,一下子将“打倒人民公社”等12条标语全贴到墙上。贴好后,我激动不已,便小跑着去告诉大门前的警卫战士:“同志,那标语是我贴的,我要通过标语向党中央、毛主席反映农村的真实情况。”语气中显露着几分自豪。
  警卫上前一看,大吃一惊,急忙要撕下来。我不让他撕,于是两个人便撕扯起来。
  一个女人终究敌不过年轻的警卫,我当即被“请”到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我如实交代了自己的姓名、住地、籍贯和来京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并一再强调是为了使党中央、毛主席了解农村的情况。从这一天起,我在公安局每天被提审两次,审问的内容都差不多:“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来北京贴标语?”“谁说农民的贫困生活是由人民公社造成的?”“你的幕后指使人和同伙是谁?”
  当时,公安部有个主要负责人认为我是“现行反革命”,要求严办,并命令我签字。我坚持在问话记录上注明“必须让党中央知道”,否则拒不签字。


主席批示,错案得以匡正

  刘少奇于1959年当选为共和国主席,主持一线工作,可谓日理万机。但他从一份《公安工作简报》上注意到这个案子之后,迅速对公安部徐子荣副部长做了指示:“农村因缺粮饿死了人,这是事实。请你马上转告当地政府,刘桂阳事件先不要定性,送回原籍,并把结果上报中央,要对她反映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再进行处理。”
  1960年9月16日,我被押回郴州。9月27日,被郴县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在鲤鱼江电厂召开了宣判大会。
  11月22日,被羁押了两个多月的我突然获释,说是“因有身孕而保外就医”。
  1961年2月,郴县副县长王朋义找我谈话,上“政治课”,告诉我将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多久,宣布撒销法院对我的判决,并对我的工作生活做了妥善安排。生了大女儿后,我又回到了电厂上班。
  7月26日,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在郴州地委书记陈洪新的陪同下,专程来到电厂,对我敢说真话的精神给予了赞誉,还说是代表刘少奇主席来看我的。原来,当刘少奇主席得知我反映的问题属实,但被以“反革命罪”判处5年有期徒刑时,明确做出指示:“凡涉及对人民群众案件的判决,应深入实际进行调查,实事求是,严格依法办事,切不可草率结案,以免伤害群众,影响党的威信。刘桂阳的案件,要进行复查。”湖南省政法领导机关经过复查,认为我反映的农村情况属实,但我将这些归咎于人民公社,提出“打倒人民公社”是极端错误的,不过动机是好的,是为了让党中央了解和知道情况。且我一贯表现良好,应属人民内部矛盾,不应该判为“反革命罪”,应撒销原判,与原工作单位协商安排工作,要进行耐心教育。当《湖南省公安厅关于刘桂阳案件调查处理报告》再度呈送到刘少奇手中时,他做出重要批示:“同意处理意见,并建议湖南省委张平化同志亲自找刘桂阳谈一次,一方面适当地鼓励她认真向中央反映农村情况,另一方面适当地批评她对人民公社的认识和她采取的方法,以便引导她走上正确的道路。”
  据了解,刘少奇主席在这次批示前,与王光美一道到湖南宁乡、长沙等地进行了一个半月的考察,摸清了农村生活的实情。


黑白颠倒,我曾想到过死

  "文革”风云多变,1968年10月31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做出了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定,从而铸成了中共历史上的一桩冤案。荒唐的历史,使刚刚开始抬头做人的我又栽进了“黑线人物”的深渊,我的命运从此和刘少奇同志的厄运联系在一起。
  1969年3月16日,我被资兴县军管会拘押。那天上午,万人宣判大会上我被加判刑期5年,执行10年有期徒刑。当时,《鲤电快报》整版刊发了《粉碎刘少奇反革命翻案的黑“批示”,誓死保卫三面红旗——把攻击三面红旗的反革命分子刘桂阳捕捉归案》的文章。于是,我挂着10多斤重的“现行反革命”牌子整天被游街示众,几个小时跪着接受批斗。
  在那段日子里,一向坚强的我曾想到死,忠厚的丈夫一次次安慰我:“刘少奇主席是对的,你也没什么错,莫放在心里,总有一天,历史会清白的。”其实,那时我丈夫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从电厂的经警转岗为起重工,脏活、累活、重活少不了他,回家还要拉扯4个孩子。14岁的大儿子因肾炎引起出血,不治而死。为了这个家的安宁,我想离婚,可丈夫坚决不答应。
  1970年8月,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一举粉碎林彪一伙篡党夺权的阴谋。10月27日,郴州中级人民法院撤销了资兴县军管会对我的判决,维持郴县1960年的原判监外执行,我被遣送回农村劳动改造。


春去春回,人民写的历史

  1978年12月,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拉开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序幕,于是,饱经沧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春天,同样饱尝冷暖的我也迎来了人生的春天。1979年4月1日,郴州中级人民法院宣告我无罪。不久,我又重新上岗,成了衡阳市电业局的普通工人,直到1987年退休。这期间,国家补发了我2400多元的工资。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做出《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定》,然而,敬爱的刘少奇同志早在1969年11月含冤去世。1980年5月17日下午,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低垂,气氛肃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界代表万余人隆重举行“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那天我一直守候在局办公楼会议室,收看现场直播。看到电视屏幕里出现刘少奇同志的遗像,我禁不住失声痛哭。追悼会结束后,我在家里设了一个小灵堂,用家乡最淳朴的方式悼念自己的恩人———跪在地上,重重叩了3个响头。
  198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辰90周年,我和老伴特意去了一趟花明楼,参加“刘少奇纪念馆开馆仪式”。每年的11月24日,我都点燃香烛,默默地祭莫这位伟人。
  1998年7月26日,恰恰是38年前贴标语的这一天。我再次来到北京,在中南海北门贴标语的墙前站了很久。这一天,我见到了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我们两人一见面便抱头痛哭。是的,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我们既悲又喜,悲的是亲人早已作古,喜的是历史的镜子不会永远蒙尘。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女工与一位名垂千古的共和国主席,因特殊的时期而有了特殊的经历,不敢说是荣幸,有的只是深深的悲哀与无尽的感叹。

(刘名远摘自《三月风》2003年第9期)

分享到:
如家的村子(第12-13页)
快乐之道(第9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99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1,002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877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815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7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