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武
朋友打电话来,约我下午见面。
我不假思索地说不行。他说,你就这么干脆,请你喝茶、吃饭,你以为你是谁啊!
我说今天星期日。
他说,哦,我忘了,那好吧。
星期日是我回父母家的日子。从我1986年回到西安后, 每个星期日我都回去。这么多年了,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所谓习惯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动作,不需要经过思考就会做的事情。平日你有事情或者他们有事情需要回家,那不算数,那是因为事情。而星期日回家是没有任何事情的,就是回家。
回家的时候,他们不需要你为家里买任何东西。他们的生活极其简单,平日里的食品就是粗茶淡饭加上蔬菜水果,惟一的营养品就是每天定量的牛奶。日常的精神生活,父亲是看报纸,母亲是看电视。近些年来,他们又迷上了书法。阳台上日渐增高的报纸,涂满了我母亲歪歪扭扭的毛笔字。
开始我回家总是要买些东西的,比如平日里他们不舍得吃的穿的或者当今流行时尚的家庭日用品。后来我发现,他们把这些东西都分类处理了:吃的送给了到家里来的小孩子,穿的都送给了亲戚朋友,而那些时尚用品依然摆在那里,他们不用。什么洗手液、洗面奶、漱口液、压力水壶等,用我母亲的话说,那是洋气东西,你们回来用吧。他们用肥皂洗手,香皂洗脸,吃完饭后用不挤牙膏的牙刷刷刷牙,他们喝的开水,永远都是自己烧开后再灌到那种老式的铁皮保温瓶的。
后来我理解了,不是他们舍不得,不是他们土气,而是因为他们习惯那样了,要革除和改变一种原有的习惯,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况且,他们的习惯除了老派、不时尚,并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他们从来没有奢侈过,自然也想不通:一个物品,如果没有用坏,怎么能像扔垃圾一样扔掉呢?
我也带着他们到西安市的酒店饭馆里去吃饭,当然他们也很高兴。在装修漂亮豪华的大酒楼,有热情周到程式化的服务,听起来和看起来永远比吃起来更好的菜肴。但他们吃完之后说,真没必要,又不是外人,花那么多钱,太可惜了,再不出来了。
我是想让他们高兴,但还是给他们增加了不安。
每个星期日,他们会买好菜,洗好、切好等我。在大概我快回去的时间里,我母亲,有时候是我父亲,他们总会有一个人站在大门口转悠着。我知道是在等我。
我故意问,站在这里干什么?
他或者她也总是装作若无其事地说,转转。
他们是属于那种老派的不善表达的老人,他们永远不会说他们在想念你,他们在等待你回家。他们不说,他们只做。
星期日下午回到家,一般是由我来做饭。我会做得比他们平时复杂和丰富。我喜欢做好之后看着他们吃,看着他们吃饭,我总会想起我小的时候,我和我的哥哥姐姐四人坐成一排,我母亲给我们喂红糖水的情景:由大到小,一人一勺,轮到我,母亲总是要吹一下才喂。我最小,可能是怕把我烫了。
&emsp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到了眼下,他们最喜欢吃的蔬菜也就是萝卜青菜了,对我母亲还应该加上土豆。他们说,那些菜是看家菜,好吃易消化。
&emsp吃完饭,收拾完毕,我们就坐在客厅说话。有时候我母亲会把她写的书法作品向我展示,我说写得好。她还问,比你爸爸写得怎样?我说比他写得好。这时她会对我父亲说,看,不是我吹吧?孩子都说比你写得好。
&emsp这时,我父亲就不吭声。在我母亲心中,只要比我父亲写得好就算没有白写。
&emsp我不知道别人的星期天是怎样度过的,十几年来,只要没有开会、出差或其他特殊事情,我总是这样的。我没有想得太多,我只是感到他们精神上需要我。和他们在一起,吃着他们喜欢的我也喜欢的粗茶淡饭,陪他们说着我完全不用思考的家常话,真是一种轻松。从此我悟到:家常乃人间真味。
(余 庆摘自《延河》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