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5月
19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0期

我的村庄(第10-11页)

发表于 2022-05-19 • 字数统计 2326 • 被 360 人看爆

我的村庄

姚化勤


  我们村里无风景,连村名也土得掉渣——半截楼。先民们何以将楼只盖了半截呢?不得而知。直到今天,据说沿海的村落都已经别墅化了,村里仍然没能挺起一栋楼来——就那么—排排的起脊瓦房,就那么一座座的四合院落,就那么—簇簇的鸡架门楼··· ···
  涡河在村头拐个牛鞅子弯,却把它套成了一头牛。可不是吗?你听:“眸——峰——”牛声应和,此起彼伏,唱出一种唐诗的韵味,而又并非王维的“穷巷牛羊归”。这儿地处一马平川的豫东平原,出村就是大片连坡的庄稼,没有牧草地,牲畜只能拴在槽头上喂养。于是,家家的门楼旁总有一两头牛或卧或站,倒也成了一道别致的景观。
  户户养牛,人人似牛,连汉子们的乳名都与牛密切相关——牛娃、牛孩、牛套··· ···除了牛,我们村还能有什么风景呢?也有旧寨墙遗迹。记得“文革”前夕,二爷还常常指着其中的一段,对我们这些小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知道吗?前辈人个个都是好汉哩!那年,土匪围攻咱村,平日黄牛一般老实温顺的庄户人,危急关头,一下子全成了头长椅角的斗牛。老寨主大刀一抡,带头守寨;青壮年组成“敢死队”,日夜巡逻。结果,土匪们快枪扫、火铳轰,一连攻打了三天也没攻入寨里。后来,日寇血洗我村时,一个当了汉奸的土匪,还疯狗似的狂呐:“看你们再‘牛’气,看你们再‘牛’气··· ···”而大伙只有喷火的眼睛怒视着那群野兽,谁也不愿跪下当狗熊——老寨墙该是这段悲壮历史的见证,可惜,它够不上“文物保护”的资格,早就被夷为平地。
  也有小桥流水,只是不像西湖中的断桥如月似弓,纤巧玲珑地驮起一桩千古爱情。它粗粗糙糙,横躺在涡河上,仿佛二爷佝偻的腰。上面也走过一茬茬的迎亲队伍,但绝无携手桥头、谈情说爱的红男绿女——我们村至今仍沿袭着同村同姓不通婚的习俗。男大当婚,媒人介绍个媳妇娶进来;女大当嫁,找个婆家送出去,还不照样的传宗接代?照样的忙碌生活?桥下流走的不仅仅是平淡清苦的岁月,更有血、有泪,有六十年前那场黄水吞没家园的浩劫。你也许不敢相信,村民们逃黄水八年,多少人倒在了漂泊的路上,侥幸的生存者,后来竟又一人不剩地陆续回到了村庄。他们不愧为先祖的子孙,野餐露宿,披荆斩棘,牛一样的勤苦劳作,硬是在几堵断垣残壁、满目刺桐柳丛中重新建起了家园。而且,不少人家—像村西头的李嫂,当时刚刚三十出头,孤身一人,也遵从丈夫的遗愿,晃动着小脚,往返数百里,起回公公、婆婆··· ···一家六口的遗骨,安葬在自己茅屋的旁边,伴着他们厮守终生。寡妇们几乎都不愿改嫁,死者则大多临咽气还盼望着回家。即使到了现在,那些曾经志在四方的好男儿,退休后也一个个叶落归根,惟恐做异乡的野魂。一个多灾多难的村落,普通得犹如豫东旷野中的一尾谷穗,让你难以辨识,哪来的这么大的凝聚力呢?难道仅仅是由于故乡情结?
  生于斯,长于斯,我对我们村的魅力有着独自的感受和理解。儿时,“大跃进”造成的危害正十分严重,家家缺粮断炊,饿死人的事情时有发生。为生产队养牛的父亲每每饿得头晕眼花,还把从麦糠中淘出的麦粒一粒粒拣起来,留给我吃。于是,我真正地品尝到了舐犊情深。父亲却说,是牛救了我一条小命。读“高小”了,又赶上“文革”浩劫,一夜间,我落下了“走白专道路”的罪名,横遭批判,吓得不敢再进学校的大门。当了“老贫管”的二爷知道后,气得直拍桌子骂娘:“什么‘白专‘、’红专’,学生娃就该认真学习,咱们祖先还要咱耕读传家哩,不能颠倒是非,冤屈了孩子。”所以,后来,我继续被推荐上了中学··· ···
  我的村庄无风景。我的村庄有亲情,有正义。平时老牛般憨厚朴实的父老们,似乎只是群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庄稼汉,根本就不懂得城里人张口闭口所谓的“情”。只有和他们相处得久了,你才能够明白,其实他们的情该有多纯、多深、多博大;而且不乏聪明智慧,分得清对错,辨得出善恶;而且敢于坚持主见,仗义执言··· ···正是他们用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真诚,自己的勤劳善良··· ···编织成一张偌大的网,网住了你的心,任你走遍天涯海角,也走不出丝丝缕缕的眷恋。水患中逃难的一代自不必说,连红旗下长大、不愿再做屋檐燕雀的一些后来者,虽然也曾高唱过“埋骨何须桑梓地”的豪情,虽然也曾对村子产生过种种不满——甚至骂它落后,骂它单调,骂它是头慢慢腾腾的老牛;可是一旦真的离开它,进城闯荡天下了,你就会立即意识到,这老牛在当今的社会上是何等的珍贵!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林立的高楼堆砌着钢筋水泥的阴冷,摇曳的霓虹灯闪烁着一双双诡谲的眼睛,而某些戴着面具的人们,说不准和你拥抱微笑时早已暗暗为你挖好了陷阱。如果说,村庄是你想要背叛的母亲,风韵流逝,老态毕现,胸怀里仍然散发出暖人的温馨;那么,城市就是诱惑你的摩登女郎,披金挂银,搔首弄姿,独独缺少世间最可贵的淳朴真情。所以,当你奔波于楼群间,困了,累了,或者遇到意外的变故穷困流倒了,自然而然地会想起小村——想再投入母亲的怀抱。
  不过,我要告诉你,我村尽管还是那个村庄,古道热肠的二爷却已经寿终正寝了。自从去年粮棉价格一路暴跌,谷贱伤农,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也开始惶恐,开始浮躁,开始另谋生路了。年轻的后生纷纷外出打工、经商,连牛们也不再耕田耘地,而被赶进屠宰场,成了挣钱人砧板上的菜肴。会不会有一天,日渐肥胖的城镇将咱村也当作一块肉,吞进肚里?听说三爷的孙子倒腾旧“手扶”发了财,正打算拆掉平房盖楼呢,或许咱村能由此走出昔日的贫穷,真的奔向“小康”。那么,它的近乎天然未凿的传统美德呢,会随之沦丧吗?
  如同近日清澈的涡河遭到了工业废水的污染一样,恐怕在咱这个没有风景的村落里,你也难再回归自然,找到让心灵栖息的家园了。

(邵宝珠摘自《散文百家》2003年第6期)

分享到:
金鸟和银鸟(第11页)
闽中婚礼“轿对”(第9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