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5月
30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把贫苦的种子从内心拔除(第20-21页)

发表于 2023-05-30 • 字数统计 3226 • 被 160 人看爆

把贫苦的种子从内心拔除

周重林

  如果邱鹏能做到的话,他要在北京买一间大房子,装上暖气、空调,再买些家具,这样就可以有一个家了。再把父母接进来,他们用不着住在郊外简陋的民房里了,而远在沈阳上大学的妹妹也就用不着坐20多个小时的车颠簸着回家,还可以省下不少钱呢!偶尔,他还会邀请一些同学、朋友来家里坐坐,聊聊天,说说各自的梦想,那该有多好!
  邱鹏轻声地笑了。他知道目前在这座城市里连一寸属于他的土地都没有,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是应该有梦想的。
  如今他终于大学毕业,再也用不着为高额的学费发愁了。刚刚去外经贸部考试,也刚刚查到考研的分数,结果都令他满意。无论将来会去哪里,他都是高兴的。
  邱鹏最近一直很忙,他要出一本关于学习方法的书。邱鹏是一支名为“名校精英宣讲团”的团长,里面的成员来自北京几所名牌大学的各科尖子生。这是一支有一年历史的宣讲团,专门为高中生讲授学习方法和高考经验。
  邱鹏是湖北人,2000年湖北高考文科状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四年级学生,一位典型的贫困大学生。来到北京的时候,身上只有亲朋好友凑来的6000元钱,交完第一年的学费后,便身无分文。
  那一年,到北京一下火车,邱鹏和迎面而来的第一个人说的第一句就是“喂,哪里能找到活儿啊?”出门前,他安慰父母不要担心,他可以养活自己。的确,他后来真的养活了自己,还担负起养活全家人的重任。


“贫困状元”的打工经历

  贫穷给他无限的自信,谈起自己打工“致富”的时候,邱鹏满脸是阳光灿烂般的笑容。
  邱鹏的第一份工作是发招生广告、传单,每个周末,带上糨糊和广告,骑上自行车,在北京各大高校辗转。每天的报酬是10元钱,够当天的伙食费。
  邱鹏的第二份工作是家教,教一个初中生,一小时20元,邱鹏当时乐坏了。一个下午就可以拿到50元,这可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啊。要是每个周末都有家教的话,那么他一个月的生活费应该是没有问题。做了两年的家教,积累起一些经验后,他发现现在的许多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家教的空间很大。
  后来邱鹏有了新的想法,为什么不把那些成绩优秀但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联合起来,去外地讲授学习的秘诀呢?“名校精英宣讲团”成立后,他们先后到湖北、湖南、宁夏等地去宣讲,门票收取20元~30元。活动受到了当地许多家长的热烈欢迎,每一次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中央电视台今年邀请他做了期贫困大学生自立的节目,他一下子有名了,一天会收到许多来信。其中,有些家长希望从他那里得知怎样让孩子取得好的成绩,也有鼓励他人穷志不穷。当然一些人还给他寄来汇款单。
  宣讲团里有一个成员是北大的,去年暑假去甘肃天水义务支教时,遇到一个小女孩,她都13岁了,才上小学二年级。原因是家里没有钱,好不容易才有点钱去上学,但是为了让弟弟上学,她又要退学了。听到这件事时,邱鹏那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眼里总是浮现出那个小女孩背着篮子去干活儿的情景。
  “这怎么行哪?要是我不资助她,那她的最高学历就永远都是小学二年级。”
  第二天,邱鹏问到那个小女孩的地址后,便给她寄去了自己从牙缝里挤出来的200元钱。邱鹏相信爱是可以传递的,他不能只受着别人的资助,却对更需要帮助的人漠然处之。后来他又寄去了一些书籍和衣服。
  后来家乡的一个小孩也没有钱要退学,邱鹏又把刚刚拿到的500元工资全部寄了过去。
  “只是我能力有限,不可能帮助更多的人。”邱鹏不无遗憾地叹息。
  而对邱鹏来说,他要做的何止是这些,家里还欠着五六万元的债等着他去还呢。


把家搬到京城

  邱鹏家在湖北农村,家庭经济一直都不好。从小学到高中他和妹妹上学的钱都是借来的,为此,家里欠下了五六万元的债。父母没少抹过泪,但从未抱怨过。
  大学期间,邱鹏一共给家里寄过1万多块钱。这些钱都是他从家教、写书、奖金、助学金和奖学金里节省下来的。这对许多大学生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邱鹏与其说是会挣钱,还不如说会省钱。他到香港《明报》实习的时候,每天有110元港币,他一天只花40元吃饭,一个月后省下1000多元。一起来的同学都惊奇不已,他们一个个都用得分文不剩了。
  事实上,邱鹏从未乱花过一分钱,他知道一个农民的家庭要抚养一个大学生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是两个!邱鹏有时觉得很愧疚,对不起家人,对不起那些借钱给他家的人。幸好从小他就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成绩一直很优秀,这多少给了父母一点安慰。
  “我是家人的精神支柱。”邱鹏说,我到名牌大学念书,父母感到骄傲,可农村里有许多孩子很聪明,但因为经济的原因,过早地辍学了,并将永远地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每想到这里,我还是很难受。
  无法忘记农村,那里不仅仅是根,还有成长的印记,有时也成为一种愧疚。
  “我是作为一个精英逃离出来了,可是还有更多的人留守在那里。”邱鹏说自己的灵魂是飘荡的,总感到失去了什么。
  邱鹏最先从农村带出来的人是他的父亲,父亲开始只是想来首都看看。来了之后,父亲就没有回去,邱鹏帮父亲找了一个差事,在一处建筑工地看场子。很辛苦,工资也很低,但是比在家分钱都挣不到好多了。
  去年暑假,邱鹏又把母亲也接来了。他们在郊区开了一家小饭馆。周末的时候,邱鹏过去帮他们洗洗盘子,买买菜。小本生意,挣不了多少钱,但至少可以糊口。邱鹏觉得心安定了许多,他用不着天天挂念家里的两位老人了


同学眼中的“土人”

  然而有许多事情并不是因为有了一个暂时的家就可以改变的。
  2002年的暑假,想考研的邱鹏并不能天天呆在学校看书,他还要经常到店里帮着干活儿。有一次,他和父亲一起回学校,在校门口遇到班上的10多个同学。他们正从考研班回来,有说有笑地讲着。见到邱鹏时,他们都上来打招呼,一个同学问他:“你带着你父亲去哪里逛啊?”邱鹏的心被刺痛了,心想:“同样的人,为什么他们就可以全副身心地投入到复习中,我却要为家人到处奔波呢?”
  邱鹏知道,贫穷并不只是意味着钱,还意味着他要远离许多生活。至今他没有女朋友,没有QQ号码,不会玩游戏,还穿着高中军训时发的旧军装。不理解他的同学说,他喜欢标新立异,更多的时候他们叫他“土人”。
  那天回来晚了,学校的食堂已经关门。他跟父亲到附近一家饭馆吃饭,巧的是在那里碰到了班上的一个女同学也陪着来看她的父亲吃饭。女同学左手挽着父亲,右手提着一大袋吃的东西,笑着从他们身边走过去。父亲看到邱鹏的脸色很难看,就说:“我一会儿就回去了,以后也不来找你了。”听到这话,邱鹏再也忍不住,哭了出来。自卑吗?或许有一点;失落吗?但也不全是。邱鹏的心情是复杂的。
  晚上回到宿舍,舍友都不在。邱鹏反锁上门,钻进被子里又大哭起来。一直以来他早就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贫困生,也不羞于谈论贫困的话题。他总是告诉自己只要努力,一定会改变一切的。他不抽烟,也不喝酒,不知道酒吧里有些什么摆设。他觉得自己离那些东西太遥远了。他一直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活着,可是别人有时却硬生生地要闯进他的生活来,要撕碎他。
  虽然经常忙着去打工,但邱鹏还是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评上三好学生,还被评为“首都特困大学生自立之星”。但这在一些人眼里,又算什么呢?
  一些与同学交往的细节又回到脑海里。他很少跟他们一起出去吃饭,他总是婉言拒绝邀请。他知道即便这一顿是别人请的,那么难免下一次是自己掏腰包。而他们却说他高傲、不合群,久而久之做什么都不叫他了,即使是他喜欢的。
  命运给我颜色,我正好开个染坊;命运给我一地的碎玻璃,我何不将它们制成可以跳舞的水晶鞋——大凡成功之人,从来不会胆怯地回避苦难,而往往是以乐观的态度果断地迎击它。邱鹏如是说。
  年邱鹏想做一名公务员,这是他从小的梦想,他想多为贫苦的人做点事情。
  “可是做一个公务员并没有多少薪水,帮助别人也是要花钱的。”有人说。
  “但至少在政策上对他们会有帮助,我知道有好的环境,意义会更大。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责任。”他回答道。
  电话响了,是一个家长打来的。家教的时间快到了,邱鹏走出门,很快消失在茫茫人海里。

((高 峰摘自《中国青年》2003年第7期)

分享到:
欧盟农民躺在政府怀里(第22-23页)
“难兄难弟”的来历(第19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