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广禄
王僧虔(426-485),字简穆,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晋代三朝宰相王导的五世孙,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四世族孙,南朝齐著名的书法家,官至尚书令。青年时代的王僧虔就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隶书。早在刘宋王朝,一次偶然的机会,宋文帝见到了王僧虔的一幅白绢扇面书法后,赞叹不已:“这不只是超过了王子敬(王献之),其骨力内涵、外貌风仪更不一般,不可小看。”到了齐朝,王僧虔书法更臻完美,遂成海内名家。他的书法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丰厚淳朴而有气骨,而且对书法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著有《书论》篇。他的书法不仅在南北朝时名噪一时,而且对唐宋时期的书法亦产生了一定影响。
齐高帝萧道成本是行伍出身,但却酷爱书法,戎马倥偬(kǒng zǒng)中常常坚持勤学苦练,即使后来当了皇帝,日理万机,书法雅兴仍不减当年。当皇帝后,他到处题词,还经常写字赐给臣下。一些善于溜须拍马之人,总是极力在齐高帝面前吹捧其书法天下无双。久而久之,齐高帝自以为是,经常在公开场合吹嘘自己的书法天下第一。
有一次,齐高帝偶然听大臣们议论说王僧虔的书法才是当今天下第一,心里不服气。王僧虔的书法他见过,的确属于上乘,但他认为自己的书法也并不比王僧虔差多少。建元年间(479-482),齐高帝下诏让担任丹阳(今江苏镇江)尹的王僧虔来朝与他进行书法比赛,看看谁的书法天下第一。王僧虔接到圣旨,丝毫不敢怠慢,连忙动身进京。
王夫人知道丈夫要和皇上比赛书法,知道大祸临头,当时就吓得瘫倒在地。这种前无古人的比赛,对王僧虔来说结果只能是输。就算有人肯主持公道,也不可能当着皇上的面实话实说。所以夫人劝他放弃这场比赛,王僧虔说:“抗旨不遵,照样是死罪。”
正式比赛这一天,金銮殿正中的几案上摆放着文房四宝。比赛开始后,首先出场的当然是齐高帝。只见他缓步来到几案前,提起笔屏息凝神,挥洒自如地写下了“气吞山河”4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群臣见皇帝写完字,立即叩拜于地,齐声喝彩,山呼万岁。
群臣的喝彩声使齐高帝更加得意,他坐回龙椅后对王僧虔说:“王爱卿,请吧。”王僧虔应声答道:“臣领旨。”王僧虔精神饱满地来到几案前,提笔饱蘸浓墨,欣然落笔,龙飞凤舞,一气呵成地写下了“锦绣江山”4个大字。文武大臣见王僧虔的字果然不同凡响,不由地啧啧赞叹,但碍于齐高帝的面子,谁也不敢大声叫好。
齐高帝见王僧虔写完字,回头用威严的口气问群臣:“众位爱卿,大家都来评一评,是朕的字写得好还是王爱卿的字写得好?”他的话音未落,立即有大臣高声喊道:“当然是陛下的字写得好,陛下的书法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齐高帝瞥了王僧虔一眼,以挑衅的口吻问道:“王爱卿,你倒说说咱们俩的书法谁是第一?”
王僧虔不紧不慢地回答说:“臣的书法第一。此言一出,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心想,王僧虔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敢当众和皇帝争夺天下第一?难道他不想活了。果然,齐高帝闻言十分恼怒,他正要发作,就听见王僧虔又说道:“陛下的书法也是第一。”“此话怎讲?”齐高帝大惑不解:“第一就是第一,怎么会有两个第一?”王僧虔不慌不忙地答道:“陛下,自古君有君纪,臣有臣纲,君臣怎么能相提并论呢?臣的书法又怎么敢和皇上您的比高低呢?臣的书法只能和文武大臣的相比,在文武大臣中可称第一。而陛下的书法只能与历代皇帝的相比,臣以为自古以来没有哪个皇帝能够比得上。所以陛下的书法,在皇帝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王僧虔一席话说得齐高帝频频点头:“历代帝王的字是没有一个比朕写得好,那朕就是皇帝中的第一了。”齐高帝要和王僧虔进行书法比赛的目的只是想煞煞王僧虔的傲气,根本就没有打算真的杀了他。现在,他见王僧虔当众给足了自己面子,而且又说得合情合理,遂顺水推舟,哈哈大笑说:“王爱卿可真会说话,既不失之自信,又不得罪于朕,真可谓善自为谋啊!”话语中流露出对王僧虔随机应变能力的嘉许。一场前所未有的书法比赛也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王 骏摘自《知识窗》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