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颜
在我国的官员序列中,根本就没有“村官”的一席之地。所谓村官,大致包括了这几种人:村支部书记、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亦称村长)、副主任,另外还有治保主任、民兵连长、妇女主任、会计、出纳等等。这些人维系着中国最基层的政权——乡镇与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9亿多农民的关系,他们应该是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神经末梢。
众所周知,农民很苦——土地面积越来越小,资源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恶化··· ···生存也就越来越艰难。还有许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民,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的所得还不足以维持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格外需要好的村官,需要能带头致富、需要使村集体走向民主与法治的村干部。
正直、无私、能干,这是农民对村官最朴素的期望。
但是,老百姓的期望总与现实相去甚远。
“当官难,难当官。”七品芝麻官徐九经曾经这样喟叹。
当村官尤其难。首先他们无品”(行政级别)。他们的工资是从农民统筹提留款中抠出的微薄的一部分,充其量一年几百块或千把块钱(当然经济发达地区或有好的村办企业的村官除外)。他们没有“铁饭碗”,他们也种地卖粮,本质上就是农民。再则他们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对地方党委、政府指令的上传下达,“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条线”,一年忙到头的就是“催粮催款,刮宫引产”。贾平凹笔下的一个四季忙碌的村干部还抱怨说:“一年四季裤裆都是湿的,没个尿净的时候。”除了应付上级下达的名目繁多的任务,他们还要管着父老乡亲的灾难、贫困、疾病、生产、治安··· ···管着老百姓从吃喝拉撒、红白喜事到鸡毛蒜皮的邻里纷争。
“村”是农业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村官这个亦“官”亦“民”的角色,最能体现大千世界的五味人生。
我们要看到,这个没有级别之“品”的群体中,还有一些人没有人格之“品”——他们的腐败不仅仅是贪污型的腐败,而且是恶霸型、地头蛇型、封建土皇帝型的腐败。也就是说,他们不仅仅停留在吃喝玩乐的享受上,而且已发展到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严重的封建家长制作风、农村宗族势力和黑恶势力对基层组织渗透,用暴力或贿选手段篡夺权力,一些村官目无法纪残害百姓,巧立名目加重农民负担··· ···
他们刚换上了解放鞋,就踩到了穿草鞋的农民身上;他们刚穿上了四个兜的“干部装”,就把手伸进了农民粗布大褂的口袋;他们刚刚拿上了红头文件,转身就用拳脚对付手无寸铁的农民··· ···
这一部分村官,在无形地从农民中分化,又和农民对立起来。
难怪朱镕基总理在谈到“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时说:“要做到农村社会稳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做到‘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粮价不能低、干部不能凶’··· ···”
从近些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官员违法案件的通报中,县级到省(部)级的违法干部成倍增长。照此类推,县级以下的干部会有多少呢?无“品”村官又有多少呢?中国的农民勤劳而又善良,被他们万般无奈才泣血上访告下的“村官”(好像披露出来的“坏村官”从来都是老百姓历尽千辛万苦告下的,鲜有上级主动查处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实际情况恐怕要普遍得多、严重得多。这绝不是说无品村官的作用不重要,而是“坏村官”的危害更大更普遍。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现管着农民的村官就是农民的“天”。
我们的农民兄弟,无时无刻不在盼望有晴朗的“天"!
(朱小伟摘自《民族文汇》2001年总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