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治忠
哥从远方来,今夜到妹乡。
唱首门闾(lǘ)歌,邀妹来游方。
…
每当风轻云淡、月上梢头的时候,在贵州省丹寨县苗家村寨的寨门边,总会有这样的一首门闾歌传来,这是苗家的布卡(苗语意为小伙子)们来游方了。
丹寨苗家阿卡(苗语意为姑娘)们和布卡们,无论白天是怎样的劳累,可一到晚上,特别是月光融融的晚上,他们都相邀去游方。这首门闾歌就是布卡们给寨上的阿卡们发出的一张请帖,把在家做家务、孝敬父母的阿卡们扰得坐卧不宁,巴不得家人早早地洗脸洗脚,上床休息。
这时,寨门边的歌儿一首接一首地传来:
等得我心急,等得我心慌。
姑娘啊姑娘,我的心上人。
赶快出门来,来与我游方。
阿卡们的父母早已洞察到女儿的心事,催促家里的小孩关灯睡觉。阿卡们顿时如久困的画眉得到放飞,迫不及待而又生怕惊动正在休息的家人,蹑手蹑脚地走下楼梯,溜出家门,然后以阿卡们才听得懂的暗号相邀,结伴走出寨门去游方。
当她们来到离布卡们几丈远的地方时,先在竹林下或草垛边躲藏起来,然后用小泥团往布卡们身边掷,给布卡们一个悬念。几分钟后,才站出来,用手电照射布卡们。如果是心上人,就相互靠近,或成双成对地走进温馨而又朦胧的夜色;如果不认识,就用手电光再晃一晃,意思是我们不相识,接着又晃一晃,表示我们要回家了。可是阿卡们谁也没有往寨里走,而是在原地上你推着我、我推着你直打转,咯咯地发出低低的笑声,弄得布卡们的心头直痒痒。心急了的布卡们就唱:
月亮多皎洁,星星多闪亮。
姑娘啊姑娘,赶快来游方。
别犹犹豫豫,耽误好春光。
阿卡们这才簇拥着寨上最漂亮、歌喉最好的姐妹磨磨蹭蹭地走近布卡们,布卡们见阿卡们已经走过来,于是兴奋而又轻声地呼唤:
“阿卡唉——”
“哎——”
“赶快来游方呢——”
布卡们和阿卡们彼此之间的对话,语调轻柔委婉,饱含情意。如有言语粗俗或态度不诚恳的,都被大伙视为没有教养。
这时候阿卡们问道:
“布卡唉——”
“哎——”
“你们是从哪方来呢——”
如果有谁回答,我们从家里来或某某寨上来,就会给阿卡们留下笑柄。此时,经验丰富的布卡们立即回答:我们从水波回旋的地方来呢!其寓意是我们不顾艰难险阻,一心一意而来。阿卡们一听,笑着反问,你们是顺水漂流来的吧?意为不真心真意,留不住。
布卡们立即用歌声回答:
哥自远方来,一心到妹乡。
伸脚试一试,用歌访一访。
有谁是姑娘,闺中未成双?
诚心来邀约,与我诉衷肠。
阿卡们立即对歌:
布卡哥哥好花心,家有贤妻还来游。
花言巧语一套套,想哄阿卡上套钩。
若有一天露馅了,看你见人羞不羞。
对歌就这样开始了。起初,大家只是低声地唱着,待到月上中天,寨上已经没有响声的时候,大家才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一时间,沉睡的山村又热闹了起来。上了年纪的人们,这时也悄悄地披衣下床,倾听着这些年轻的歌声,回忆着自己曾经拥有的浪漫。
布卡们和阿卡们一对上歌,都千方百计要难倒对方,可大家个个都是歌手,门闾歌唱三天三夜也不翻头,谁也难不倒谁。唱着唱着,不知不觉天就泛白了。
分手的时候,大家已由初识变得依依不舍,于是约好了下次对歌的时间。
就这样,许多布卡和阿卡在一次次的月夜对歌中,对成了花好月圆。
(注:游方,是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娱乐的一种形式。门闾歌,为苗族情歌。)
(梁伟业摘自《中国民族报》2003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