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有位先生给学生讲《论语》,讲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说:“子:孔子;曰:说;学:学习;而:虚子眼儿; 不: 常;习:复习;之:虚字眼儿;不:虚字眼儿;亦:虚字眼儿;说:悦,高兴;乎:虚字眼儿。”而后,先生让学生连起来说一遍。学生说:“孔子说,学习虚字眼儿,时常复习虚字眼儿,虚字眼儿,虚字眼儿,高兴的虚字眼儿。”
某大学一女生宿舍,为防止男生误入,门卫阿姨在宿舍门上用粉笔写道:女生宿舍,男生请勿进。几天后,发觉“勿”字被擦去。于是阿姨将它改为:女生宿舍,男同志请止步。
未料,两天后,有女生发现,“止”字被好事者添了一笔,变成:男同志请正步。
阿姨气愤地将之改为“男同志止”。第二天早上,阿姨一看,“止”字又被人减了一笔:女生宿舍,男同志上。众女生哗然,阿姨决定战斗到底。
于是又写道:此乃女生宿舍,男的一律免进!阿姨颇为得意这一杰作,女生们也称这回好事者没戏了。
然而,当日下午,上完课回寝室,忽听见一个女生惊声尖笑,冲到门前,一行字赫然在目:此乃女生宿舍,男的一律免票进入——看来阿姨与好事的男生要打一场持久战啦。
(以上两则冯建成摘)
农夫甲:“去年大旱,我吃足了苦头,今年我想了个办法,保证不怕旱。”
农夫乙:“太了不起了,能告诉我是什么办法吗?”
农夫甲:“我在每一行麦子旁边,都种一行洋葱。洋葱一长出来,麦子就会呛得整天流泪,依我看来还要经常排水呢。”
一傻子在商店看见了一银色的东西··· ···
傻子:“这是什么东西?”售货员:“是暖水瓶。”傻子:“干什么用的?”售货员:“把热东西放在里面就总是热的,把凉东西放在里面就总是凉的。”
傻子把暖水瓶买回了家。傻子媳妇:“这是什么?”傻子:“暖水瓶。”
傻子媳妇:“干什么用的?”
傻子:“把热东西放在里面就总是热的,把凉东西放在里面就总是凉的。“
傻子媳妇:“里面放了什么?”
傻子:“两杯热茶和一瓶冰可乐”
(以上两则薛桂坤摘)
有个小青年到乡下春游,当走到一块绿油油的麦田时,竟高兴地闯入麦地跳了起来。这时有个农民过来劝阻道:“同志,你为什么踩我家的麦田呢?”小青年把嘴一撇,说:“真没文化,这叫踏青,你明白吗?”
农民没吱声,把小青年拽出麦地,又一使劲把他推进路边一个池塘里。小青年嚷道:“你把我弄到水里干什么?”农民冷笑一声说:“真没文化,这叫踏浪!”
有个人中了秀才,他妻子杀鸡买酒为他祝贺。吃的时候,妻子叹了口气说:“咱家就这一只打鸣鸡,要不是你中了秀才,真舍不得杀了。”
秀才一听,忙站起来对鸡一揖,说道:“鸡报晓有德,难免一刀之灾。生前未寻坟地,暂存我肚中,也算一口棺材。呜呼,哀哉!”
妻子一听乐了:“快往‘棺材’里填!”
(以上两则尹瑞娟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