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的从江县,有一个侗族的自然村落叫占里。它隐身于海拔380米的都柳江沿岸四寨河口北上的山谷间,距从江县城仅20公里,土地面积15.97平方公里。就是这弹丸之地却创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两项令世人惊叹的“零纪录”: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几乎为零;二是刑事案件发生率为零。占里人两项“零纪录”的获得,是与他们民族的婚姻、生育文化密切相关的。
占里人作为侗族的部落之一,他们的婚姻只是在本寨内部进行,也就是郎不外娶、女不外嫁的“寨内兜外”(“兜”,侗语指的是按照血缘的亲疏远近结合而成的族内通婚集团组织)式的内部婚姻,即同兜不能结婚,即使结婚,也必须三代以上,且绝对禁止姨表婚、姑表婚。
不但如此,占里人还提倡晚婚晚育。占里人结婚的时间是统一规定的,即只能在农历二月十六日和十二月二十六日这两个日子,其他时间都不允许结婚。这在其他地区和民族里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在占里侗寨,几乎98%家庭的孩子均为一男一女,很少有双男双女的现象。真有这么巧合的事情?据说,这里面有一个近乎神话的秘密,那就是用一种叫做“换花草”的草药来平衡胎儿的性别。当女人生完第一个小孩后,倘若第一个生的是男孩,那么“换花草”就会让她的第二胎怀上一个女的;倘若第一胎是女的,则第二胎必定会怀个男孩。
“换花草”的配方究竟是怎样的呢?对此,大多数人只知道那是一种神秘的药方,一种平衡整个寨子人口性别的神奇花草。有人说,那是一种藤状的植物,有资格知道配方的只有一人,这个人被寨里人称为“药师”,并且“药师”通常都是传女不传男的。占里现在的“药师”已经有72岁的高龄,名叫吴刷玛。占里的“药师”所掌握的药方不仅可以平衡胎儿的性别,还可以让女人顺利地生产、安全地避孕。据说后一种药方可以让孕妇在短短的15分钟之内就顺利地生产,而且目前尚无任何事故发生。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一奇特的生育文化就引起了国家计生委、中国人口情报中心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中心等有关机构的重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占里人产生了朴素的人口观念和节育思想,并产生了相应的本土节育制度呢?走进占里,这个让人颇为疑惑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森林葱郁、溪水潺潺、充满祥和之气的侗寨占里,你会发现,在他们传承下来的民俗和古歌中就暗含了许许多多原始朴素的生育哲理。譬如:“家养崽多家贫困,树结果多树翻根”、“一株树上一窝雀,多了一窝就挨饿”··· ···
据《从江县志》记载,清朝中期,伴随着人丁的繁衍,寨里便经常发生争夺土地和林木的纠纷,甚至兵械相见。于是,德高望重的寨老吴公遂立下寨规,占里的人口不能超过160户,人口总数亦不能超过700人,如有违规者,轻者将其养的牲畜强行杀掉烹煮给全寨人吃以谢罪,重者则将其逐出寨门。
这一少有的寨规被当作一种铁定的规矩沿袭下来,一代传一代,并形成了占里人独有的生育习俗。
(王本泽摘自《故事报》2004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