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燕
前几天下村采访一个文明家庭,是当地妇联推荐的。由于去得匆忙,妇联的同志没有事先跟主人联系好就带着记者上了门,本以为主人会很高兴地接受采访,没想到那位女主人一听是城里来的记者,竟一口回绝了:“城里人瞧不起乡下人,我们没什么说的!”倒是男主人很热情地将记者一行迎进了门,并解释了妻子火气大的缘由——
“一个同我从小玩到大的老同学进城多年了,娶了个城里的媳妇,在城里安了家,成了地地道道的城里人。上个星期天,让我们两口子到他家转转,于是我们就拎上大包小包的土特产,外加一大堆高档水果上了门。谁知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开。想是老同学还没下班吧,我们就坐到楼梯口等,等了有一个多钟头老同学回来了,热情地要把我们迎进家门。可是还没等我们俩的脚跨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一声喝:‘换上拖鞋再进来!’原来家里有人啊,那为什么不给我们开门?我媳妇不满地嘟囔了一句,我赶紧捅了她一下。进屋后老同学招呼我们坐,可还没等我们落座,老同学的媳妇赶紧过来,收走了沙发上的纱巾,好像怕我们弄脏了。待我们刚一坐下,老同学从厨房给我们端来两杯茶水,还没走到我们跟前,就让他媳妇拉了回去,只听她小声地训斥:‘这是象牙瓷的,怎么能让他们用呢!’我媳妇听了,气得要走,让我劝住了。果然,等老同学再端出来时,杯子已经换过了。
“老同学的媳妇一个人忙活晚饭,我媳妇就主动过去帮忙,可人家一副躲之不及的样子,看着我媳妇的手连连摆手,也许是怕她没有把手洗干净吧!晚饭时,碟子里的菜少得可怜,饭碗也小,弄得我们两口子没吃饱也不好意思回碗,怕人家笑话我们乡下人饭量大。
“晚饭后,老同学和他媳妇躲到里屋,大概商量着什么,出来后,老同学塞给我一百块钱:‘老同学,我家人少,没有多余的被褥,你们还是到旅馆去住吧,一切开销我包了!”我们两口子面面相觑:什么没有多余的被褥,是怕我们弄脏他们的家或是‘因穷生恶’偷了人家的东西才是真的。最后我说:“哪能让你破费,这点钱我们还是出得起的!”老同学客气了几句,便把钱装了起来。
“出了老同学的家门,我媳妇冲我发了一路的牢骚,说再也不和城里人打交道了,自己不怎么样吧,还瞧不起我们农村人。说实在的,老同学也确实小看了我们农村人。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的生活也随着改变,衣食住行都不比城里人差,有的还略胜于城里人。像我那同学招待我们的饭菜,还是我们乡下人几年前的水平。而且现在城里下岗的人这么多,哪有我们乡下人活得自在?当然,我那老同学可能也不是存心看不起乡下人,只是,我们是再也不会登他的家门了!”
(白雪峰摘自《河北科技报》2003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