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思
上高中的第一个端午节到了,同宿舍同学的家长都来校给孩子送些粽子、鸡蛋、鸭蛋等过节吃的东西。我也在不时地往校门口看着。离家这么久了,很想念亲人。心想我的父亲也一定会来的,因为自从我上高中以后,父亲还没有来看过我呢!
我是一个生长在偏僻农村的孩子,十六岁之前从来没有坐过汽车和火车,也没有走出过大山。初中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重点高中,进城的那天,没有人送我,是我自己搭坐我们村的拖拉机来的。
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我的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没有了妈妈,奶奶又长年卧病在床,家里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弟弟,但父亲把口粮都卖了供我上了高中。父亲是最最疼爱我的。我是头一回离开家这么久,很想父亲能来看看我,要是他来了该有多好啊!
那一天正好是周末,我正在宿舍里看书,同宿舍的刘杰高声大喊:“赵淑敏,你看!这个人是你爸爸吗?”我抬头一看,宿舍门口站着一个人,正是我日思夜想的父亲。快半年不见,父亲好像更加苍老,头发大部分都白了,本来很瘦削的脸更加失去了光泽,本来很弯的腰更加弯曲了。父亲粗糙的手上还拎着一个包袱,看见我出来,慈爱地看着我说:“过节了,你奶奶很想你,让我来看看你,给你拿点吃的。现在家里正忙,你没事我就回去了。”说完把包袱递给我,转身快步走出了学校。看着父亲走远的背影,我一阵难过。唉!家里把我养大供我上学真是太难了,奶奶病在床上成年吃药需要钱,弟弟上学也需要钱,而父亲一个人支撑这个家庭还来看我,真是太难了。
一到宿舍,大伙儿一窝蜂围了过来。这个说:“快打开看看是什么好吃的?”那个说:“这回好了,咱们今天在一起过节,家里送来的东西一天都吃不完。”李平建议道:“今天咱们一起过端午节,就在宿舍里搞个大会餐怎么样?”“同意!没意见!”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在大伙的一致欢呼声中,我们把桌子收拾了一下,摆好餐具,不知道是哪个回学还买了几瓶啤酒。八个同学郑里其事地各自打开了自已家里送来的节日礼物:李平的是一包粽子,光亮的粽子叶把粽子包得棱角分明,不要说吃,一看就要流口水;杨明明的妈妈给她送来的是咸鸭蛋,还热着呢;还有的同学拿出了年糕等许多好吃的。学校的大锅饭把我们吃烦了,今天过节可要好好改善一下。大家的眼睛都放着光,一齐盯向了我的那个大包袱。我说:“可能是鹅蛋吧,我家养了三只大鹅,我们每人一个大鹅蛋好了。”我毫不吝啬,慷慨大方,因为平时我总是吃同学的,家里一次也没有给我捎过好吃的东西,借此也是对大伙的一个回报。我想着说着就打开了包袱,八个脑袋一齐伸了过来,大家“啊”了一声差点没坐到地上!宿舍里顿时无声。
原来,包袱里既没有什么大鹅蛋,也没有粽子,竟是一包咸菜头,圆圆的,大大的。李平不信,用手往里面使劲地又掏又翻,除了咸菜还是咸菜,没有别的。我的脸“刷”的由红变白,简直无地自容。我没了面子,感到那七双眼睛都在用嘲笑和鄙视的目光看着我,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大哭着跑了出去。
在操场上,我独自一人坐在那里,泪水仍止不住地流淌,为什么命运对我如此的不公平?为什么我要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可哭了一阵,我突然想起我那可怜的父亲,在学校门口的那种表情,那种无奈,那种欲说什么却又没有出声的样子!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就是我的家庭,这就是我一个山沟里孩子的学生时代。可怜的父亲,肩负沉重的家庭重担,在完全没有能力供养一个高中生的条件下,硬是咬牙供我上学;为了了却思女之苦,为了节省四元钱的汽车费,早起步行了六里多的山路来学校看我,连口水都没有喝上,就赶回去干那永远也干不完的农活。他没有什么拿给我过节,又怕别的孩子笑话,所以拿来了一包咸菜头。这可不是一包普通的咸菜头啊,这里面浸透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思念,充满着父亲对女儿的爱和无限期望!农村的孩子怎么了?家穷又怎么了?我一定要走出山沟,我一定要考上大学!想到这里,我心中坦然,擦了擦眼泪,从操场向教室走去。
第三年,我考上了重点大学。我圆了父亲的梦,也实现了自己的宿愿!
(王明德摘自《人间方圆》2003年第5期B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