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磊
我有一位朋友,是邻村村办企业的推销员,经常外出。当我去他家小坐时,不巧他因公外出已走了五天。他母亲告诉我,再过八天才回来,等回来后顺便给我捎个口信儿。
不料,又过了五天,邻村捎来信,说朋友已回来。我匆匆赶到他家。一阵寒暄过后,我笑着问道:“大妈说你再呆八天才回来,怎么提前三天回来了?”
朋友笑了,说:“你不知道,我妈上了年纪,她一生就我这么个儿子,非常疼我。我每次出门,都给她老人家说个日期。若是到时候回不来,她就茶不思饭不想,甚至半夜里起来,到村头路口去接我··· ···为了使老人安心过日子,我每次外出,估计能十天办完的事,我就给她说是十三天回来,这样留些余地。提前回来,自然会给老人一个惊喜。即使是事出有因,不能提前也能按时回来,也会免去老人一份牵挂。”
朋友的话,令我十分感动。两眼情不自禁地有些湿润。
(吴宝河摘自《北方晨报》2003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