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10月
13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4期

被撤职村官任不同(第20-22页)

发表于 2023-10-13 • 字数统计 4144 • 被 103 人看爆

被撤职村官任不同

魏雅华


这只鸡非得用牛刀宰不可

  那天开完会后,频道总监脸神秘地把我单独留下,然后对我说,有个采访任务,非得您去不可。
  我大惑不解,我是评论员只作评论,从不外出采访,那是记者们的事。
  他却说,这只鸡非得用牛刀宰不可,就是您了,您别再推托,这不是我个人的决定。
  事情严重了。
  他说,这个经济人物不同一般,就跟他的名字一样——任不同。今年29岁,年纪不大,县乡两级政府却说,这个人城府很深,老谋深算。对政府的决定向来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刚愎自用。他当过村长,九品芝麻官一个,后来让撤了,削职为民。可他还是不知悔改,我行我素。不过此人还真有点儿本事,干什么成什么。县乡两级政府都不同意他当选本年度经济人物,认为这人太另类,不地道,只能欣赏不能学习。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经济人物哟。比方说,有人买彩票中了头奖,一把得了500万,我们能让大家都学他的样子去发财致富吗?可他的得票率却很高,在当地老百姓当中口碑很好,县上的宣传口私下向咱们极力地推荐他。我们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所以,务必请您跑一趟了。如何?
  非得我去,还“如何”什么?


县委宣传部的说法

  我惟命是从,当即出发。到了县委宣传部,正副部长都不在,赴京开会去了。一提任不同,大伙儿争着说,七嘴八舌像雀儿窝里戳了一棍,你都不知听谁的。
  他们说,那可不是个凡人。前几年,省上决定发展渭北经济,建立渭北经济带,以苹果产业为龙头,带动整个的渭北经济。这个决定没错,实施这个战略,才七八年光景吧,如今陕西的苹果位居中国第一,占到了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出口占到了世界苹果市场总量的7%,了不得哪。今年,光卖到泰国的苹果就赚回了27亿元,不过让云南的代理商拿了大头。
  可他就是不接受上级的指令,阳奉阴违,象征性地种了几亩苹果,哄哄来检查的干部。实际上,他悄悄地带了几十个村民在山上打窑洞,他以前在城里干过建筑,手里有俩臭钱儿,还发得出工钱。问他打窑洞干什么,他阴阳怪气地说,发展旅游业,建个窑洞山庄,再说,我家住的那几孔窑洞快塌了。
  头两年,我们这儿的苹果没赚钱。尽管这渭北高原上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气候干旱,种苹果的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这是经过西北农业大学的教授专家们论证过的,可农民们世世代代种庄稼,没务过果子,一缺技术,二缺资金。苹果品种不好,果子又小又酸,色泽不好,还生了锈斑病,果农们赔得一塌糊涂。满山遍野的苹果没人要,许多人流着眼泪把刚挂果的树都砍了当柴烧。可任不同没种几亩,权当搞绿化,他在那儿没事儿偷着乐。
  后来,县上带着大家总结经验,改良品种,学技术,请技术员,第二年情况就有改观,第三年苹果长得又大又好,从日本引进的“红富士”,农学院自主研制的新品种“秦风一号”、“秦冠”,都长得好得出奇,渭北苹果一炮打响。
  可谁都没想到,果农们丰产不丰收,反倒让任不同发了大财。
  原来,任不同打的窑洞是用来建苹果冷藏库,哪是什么窑洞山庄。苹果这果子刚摘下来不甜,还有点酸有点涩,不好吃口感差。而且苹果都是八九月成熟,刚上市,大批的苹果一拥而上,势必卖不上价。果农们一筹莫展,哭述:种不好赔钱,这种好了还赔钱,还让不让人活了。
  任不同说,苹果不是卖不出去吗?我这儿有地方,放我这儿吧,包你坏不了。真是瞌睡递枕头。
  这苹果越放越值钱,前三个月,每放一个月增值20%,再过三个月,每个月增值30%,放上半年,价钱翻番。他还真有一套,要不,怎么说是高人呢?渭北高原上的窑洞打得深,一打一两百米长,他把苹果放在这天然就恒温恒湿、阴凉通风的环境,还给苹果套上塑料袋,袋子里充了氮气,放上一年都没事,还越放越甜,越放越好吃。十几孔窑洞一年他就赚了上百万。他发财,果农们也发财。果农们说,要不是任不同,咱不又赔惨了吗?任不同,你是我爷爷呀。
  这一年,村民们选他当上了村长。
  今年换届,新任的县长崇尚“打工经济”,说“挣城里的钱富咱们的家”。从理论上说,这话也没错。动员农民们进城务工,光我们县就有60多万人进城打工,哪家有人在城里打工,哪家的日子就好过,总体上说,这个发展县域经济的总方针也没错。
  可农民进城打工也不容易,那城里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挣的。任不同一面劝本村村民们不要进城打工,一面趁机收租别村进城农民抛荒的承包地,拾便宜。拾便拾吧,总比撂荒了强,对农村经济来说,这也算好事。
  他拾便宜,可农民们才巴不得呢。真是瞌睡递枕头。他专门干这号事。
  强劳力全走了,留下的全是婆娘病娃七老八十走不动的,地都荒了,可还得缴皇粮、缴国税哪,别人的条件是,承租一亩地,地主倒贴100元,任不同不要这100元,税费全包。一下子就收了两千多亩抛荒地,不种别的,全都种棉花。
  种棉花咱们这儿的农民都会种,是咱们这儿的农民看家的本事,渭北高原上的棉花前些年是出了名的。棉花这东西和苹果一样,也要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气候干旱,种棉花的条件咱们这儿同样可说是得天独厚。可问题是前些年棉花卖不上价,没人种了,都改种苹果了。他呢,又倒回去种棉花了。县上的领导们说,这叫逆潮流而动,简称“反动”。
  他的村子,愣是没一个人进城打工。惹恼了县乡两级政府,以阳奉阴违、口是心非为名,兴师问罪,撤了他的村长。
  今年风调雨顺,收成不错,不过也就是不错而已。可谁能料到,八九月间粮价大涨,涨幅30%!油料涨幅更大,涨幅40%,棉花竟上涨了百分之百,没丰产却特大丰收了。有人说这一把,任不同少说又赚了好几百万。棋高一着哪。人家不露富,藏着掖着,不说实话,咱也不好问,美人不问腰。不过咱估摸着,少说在七八百万吧。
  进城打工的谁不骂:端着金饭碗讨饭!明年说啥都不去了回家种棉花。
  新任村长求任不同,这村长还是您来当吧,大家都听您的呀。任不同笑着说,不成,这村长还得您来当,不然,我还得阳奉阴违。
  告辞宣传部,我到任不同所在的那个村子里串门儿,男女老少都如此说。看来宣传部的干事们所言不谬,我的采访任务完成了,可以回去交差了。后来,我想,这任不同我还得见见,画条龙总得把眼睛点上呀。
  我到任不同家找他,他家的人说,他去省城了。再一问,他就在电视台的对门儿开了家快餐店,刚开张。我大叫,好你个任不同,我千里迢迢地来找你,你跑我家对门儿去了。


瞌睡递枕头

  我立马朝回赶。一到电视台,就见电视台门口堵得一塌糊,人声鼎沸,不知出了什么事。
  说到这儿,我得补充介绍一下电视台门口的周边环境,电视台门口是浙江村,又叫浙江村服装城,有上万浙江人在这儿做服装生意,这里已经成了西北五省区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西北五省区服装商都跑到这儿来进货。这儿的服装价廉物美,人气极旺,每天的服装交易额都在几千万元,服装生意热得烫手。
  几年来,浙江村服装城不断地在扩张地盘,现在,几乎已从四面包围了电视台,把电视台变成了一座孤岛。可他跑到这儿来不做服装生意,却开什么快餐店,搞的什么名堂?
  可我马上反应过来,这就是任不同呀,要不,怎么会叫任不同呢?您说,在这儿做生意的人,谁能不吃饭?单在这儿开店摆摊做生意的就有几万人哪,还不说南来北往的客商们,又是好几万。而且,都忙,忙生意。吃饭也就急急忙忙地扒拉两口,开家快餐店,这不又是瞌睡递枕头吗?
  现在接着说,电视台门口的街道上,人群当中有两个女人在吵架,越吵越凶。
  我听了听,才明白过来,是两家快餐店的老板娘在吵架。一家快餐店是卖盒饭的,一家快餐店是卖各色面条的,卖盒饭的骂卖面条的给她垫砖头,专抢她的生意,她店里的盒饭分三六九等,定位为五元、十元、十五元,卖面条的各色面条也分三六九等,定位为四元、九元、十四元,就比她低一块钱,明摆着跟她叫板。
  卖盒饭的快餐店老板娘是个漂亮的米脂婆姨,卖面条的快餐店老板娘也是个漂亮的米脂婆姨,你想,这场女子散打的眼球经济如何?上座率如何?快赶上泰森大战霍利菲尔德了。
  两人越吵越凶,居然动起手来了。我冲上去拉架,可有个人抱住了我,在我耳边说,魏老师,您消消停停地看戏吧。我回头一看,这人我不认识。
  他自我介绍说,我就是您要找的任不同。
  我忙问:您怎么会认识我?他笑:这也是个问题吗?您忘了,您可是个大名人哪,电视上常见。您不认识我,我认识您。我问:你怎么知道我在找你?他笑:家里的电话早打过来了。我又问:你为什么不让我拉架?
  他在我耳边悄悄说,魏老师,借一步说话。
  我跟他到了路边,他把我让进卖盒饭的快餐店,要了份快餐,两扎生啤,说,魏老师,实话对您说吧,两家快餐店都是我开的。
  我先是愕然,后是猛击他一拳,大笑。
  我看一眼,店里设施豪华环境幽雅,小生意不小,上座率此时在90%。
  我说:你又发财了吧?他说:不足挂齿,惭愧惭愧。
  我问:你怎么想起来的,在服装城一开就是两家快餐店?他说:瞌睡递枕头。我大笑:这是你发财的五字真经?
  他大笑。
  我恍然大悟。
  这五个字说起来简单,听起来耳熟,可细细琢磨,道理非常深奥,简直就是一门学海无边的大学问,要不孔夫子怎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呢?
  任不同就是任不同,任不同妙就妙在这“不同”二字上。他绝不赶潮流,绝不做大家一窝蜂地抢着做的事,他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经济上太热的热点,但又绝不远离热点,在离热点最近的地方寻找自己的着陆点。苹果冷藏库、快餐店都是此种理论的杰作。
  至于种棉花的决策,妙就妙在这“不同”二字,反潮流而动上。实际上,早在2001、2002年棉花就已经开始紧俏,行情看涨,他早就在寻找进入的时机。2003年机会真的来了,农民们一窝蜂地朝城里拥,地扔下了,他一个大子儿没花就弄到了两千多亩地,捡了个大便宜。而2003年的棉价暴涨,那是他的运气,该他发财。就是他的那句话:喜鹊下蛋不能总朝别人嘴里下呀。
  这就像买股票,别人买热门股,可一只股票一被人们发现,成了热门股,实际上庄家就已经在拉高出货,边打边撤了。券商、股评家都在给股民们下套儿。所以,跟进的人凶多吉少。而他偏做冷门股、垃圾股,暴利偏爱此类股。那巴菲特不就是做垃圾股成了股神吗?
  这五字真经不仅是任不同的发财秘诀,如果中国经济能按此办理,少些人为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献礼工程,尊重市场,吃透市场,顺势而为,瞌睡递枕头,也一定能让全中国发大财。大理小理一个道理。

(胡 夫摘自《经济导刊》2004年第1期)

分享到:
做一颗豆子(第22页)
我的“拉帮套”爷爷(第18-19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