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11月
23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4期

读者·作者·编者(2004.04,第48页)

发表于 2023-11-23 • 字数统计 1050 • 被 91 人看爆

读者·作者·编者

《读者》(乡村版)编辑部:
  品味《读者》(乡村版)缕缕乡情涌心间。我虽在县城工作生活了30多年,但灵魂深处的乡土情结却根深蒂固。与泥土打交道的农民群体不畏艰难地辛勤劳作,汗水浇开了秋天灿烂的笑脸。多少惦记,多少牵挂,我缅怀着,思索着在《读者》(乡村版)里,我找到了知音,由此而深感欣慰。农闲时,乡下的亲戚来城里办事,顺便给我捎来炒玉米、炸薯片、熟花生、坛子菜等一些土特产品,香、甜、脆、辣,纯真朴实的泥土滋味。在乡村长大的我深深懂得:这些土特产品是乡下人真情待客的俏货,香甜脆辣里渗透着浓浓乡情,映照出父老乡亲的心灵。《读者》(乡村版)在精神上给予我土特产品的咀嚼回味,贵刊的许多文章读后让我产生共鸣,也许这就是启迪人生之妙,感悟真谛之美,叫我怎不爱《读者》(乡村版)呢!
  愿伴《读者》 (乡村版)共度晚年。

(湖南/黄化章)


《读者》(乡村版)编辑部:
  我是一位小学教师,在西部一座大城市教书。
  记得背上行李,从农村踏上进城求学的列车时,母亲对我说,进了城,别吃上了白馍,就忘了黑馍的味道。母亲的意思是说,不管将来多么有出息,但都不能忘了根,忘了本,忘了生我养我的农民和土地。我带的班,有三分之一多的学生是农民工的孩子。他们的家长,有的摆地摊卖小物件,有的摆夜市,有的在菜市场摆菜摊,有的蹬三轮车拉货,还有的收破烂··· ···总之,城里又脏又苦又累又不挣钱的活计,几乎这些家长都有干的。一次,在开学缴学费时,一个摆地摊的家长,提了一塑料袋钱,其中有十块二十块的,但绝大多数还是一块两块五块的零钞。费了好长时间,我才把钱点清。望着这些皱巴巴的带着浓浓汗渍味的血汗钱,我第一次感到农民挣钱真不容易。后来,我读到了第一期的《读者》(乡村版)。接着,我期期买,期期读。从中我了解了许多有关农村、农民的知识和问题。徜祥在《读者》 (乡村版)中,我才发现,我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我并不真正地了解农村,了解农民。是你一《读者》(乡村版)扩大了我的视野,使我更加全面地看到了农村的美丽与富饶,农民的淳朴与坚忍,等等。
  农民工的孩子,大多勤奋刻苦,品学兼优,有着强烈的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除了我身边这些做农民工的家长们外,就只有《读者》(乡村版)了,是你——你在常常提醒我:全国十三亿人口有八亿在农村,我这个教师,这个农民的孩子,应该尽我所能,努力为这些有着崇高理想的农民工的孩子,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

(陕西/王道明)


  本刊2004年第2期《艺术欣赏》栏目刊登的《郑月巴的葫芦工艺品》,由臧伟斌供稿,黄甫英摄影。特此说明。

分享到:
“农民意识”在城里(第48页)
喊春(第47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