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9月
29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2期

豪爽道州人(第14-15页)

发表于 2022-09-29 • 字数统计 2996 • 被 284 人看爆

豪爽道州人

曾 锐


  湖南省的道县地处潇水腹地,四面环山,自古为官员贬谪的“南芜”之地。有一种人文地理学说认为,地势封闭,出入不便,相对单纯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山民热情好客、淳朴率直的性格特点。


一

  永州区域的方言大多口音浑浊,音调平和,惟有道县话十分独特。道县话发音特别重,速度特别快,声调也特别高,仿佛所有的读音都只有去声,说起来像炒豆子一样“嘣嘣”作响,听起来如黄杨木雕的树根——
硬扎,充满了粗犷的豪气。外地人初来乍到,听两个道县人谈话,常以为他们在争吵,可是又见他们神情自若,面带笑容,不禁大发感慨:“啧啧,道县人闹架都这般文明···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方言口语,也许最能展现当地人的群体性格。在道县,两个“尻(kāo)子弟兄”即便“穿一条裤子”天天厮混,但第二天早晨见面的第一句话,必定是一句极亲热的骂娘的口头禅:“我×你妈吃了饭没有?”似乎不骂不足以表达见面的兴奋,不足以显示感情之“铁”。这一句看似野蛮却又饱含深厚情谊的“县骂”,把道县人骨子里的那股爽劲表现得一览无余。因此,有人调侃说,道县奶崽见面不骂娘,除非患了咽喉炎。
  小气鬼是道县人最看不起的,骂这种人的语言也尤其尖酸刻薄,但又不失幽默——“那个卵崽,屙尿还要吮手指头。”“解手跌了一分钱,打个氽(tǔn)子进了茅坑(指粪池)。”而对豪爽的人,其赞叹词却只有一个字:脆。花钱大方,是“脆”;办事利索,是“脆”;说话算数,也是“脆”。一个“脆”字,让你去意会,让你去领悟,而你越是琢磨,越是玩味,越感到它的妙不可言,一个有血有肉、神形兼备的道县人仿佛就在眼前。不过,喜欢走极端的道县人在使用这个字眼时,绝不会那么简单地脱口而出,时常喜欢在其前后加上若干语气助词,使感情色彩变得越发浓烈:“咿呀,那个奶崽脆呦!”


二

  如果说语言是个性的外衣,那么,婚姻恋爱则是展示内心情感的最精彩的话剧。道县奶崽在追女崽时,那种豪爽大方显得尤为张扬,只是这言行中又多了几许善良的天真,几许狡猾的可爱。
  热恋中的道县奶崽花钱是从来不“想事”的,哪怕皮包里只剩下一毛钱,也要“打肿脸充胖子”,带女崽上馆子。饭后,满不在乎地把嘴上的油一抹,掏出手机开始给铁哥们儿打电话:“哥,到这里跟我把账结了!”说这话时,道县奶崽绝不会解释原因,语气绝对斩钉截铁,神情更是十二万分的自信和骄傲。而后,惟一的一件事就是,带起女崽潇洒拜拜。
  新媳妇过门,道县奶崽“显摆”的时候也就到了。十多年前,我常在大街上看到一支支送亲队伍招摇过市,一路浩浩荡荡,好不风光。新娘子身着那时最时髦的的确良衬衣,手握洋伞,脚穿丝袜,簇拥在一群花枝招展的送亲姑娘中,一脸灿烂的骄傲。在这支队伍前面,西洋乐鼓手奏着流行歌曲,将热闹和幸福洒满长街。后面是一长串的单车,上面拉着各种时兴的被面、录音机等物。一些大件,如大衣柜、五屉柜、缝纫机之类则用板车拖着。仿佛这支队伍越长,嫁妆越多,新郎则越“牛”,幸福指数也就越高。据说,这一充分“展示自我"的习俗如今在县城已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长串高档轿车。
  洞房花烛夜,为道县人展示风采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舞台。即使新郎是再“脆”的豪哥,这天也不得不老老实实地任人“宰割”。例如,新郎新娘必须管在座的同龄人叫“伯伯”或“叔叔”,而且叫得不大声、不干脆还不行,因为民俗约定,他们这天是代替未来的孩子叫人的。给客人敬烟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得经过好几道坎。捣蛋鬼拿起一包烟,故意恶声恶气地问新娘:“开了包没有(意为是不是处女)?”新娘羞红了脸,蚊子般的叫:“没有。”“没听清楚,大声点!”“没开包!”恼怒的新娘恶狠狠地应道。于是,洞房里便传出一阵粗野的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大笑。接下来的程序是新娘把一包烟交给新郎,但必须按照一个近乎“恶毒”的模式说:“请开包。”洞房里再次哄堂大笑。新娘为客人点烟时,多事者享受着伺候偏又不领情,总是千方百计不让她点着,还要假装气愤地大声训斥:“对老子伯伯一点不孝顺。”道县奶崽闹洞房的套路充满了想象力,损人的绝招也特别多,粗野而淳朴,充满了奇趣。


三

  然而,最能表现道县人豪情和勇气的,莫过于喝酒。
  大凡道县人,在酒宴上如果谁端起酒杯敬全桌,一般是没人理睬的,反而会有人嘻皮笑脸地“醋”他:“哦,你以为你是美国总统,敬全世界!”道县人喝酒,先是“通干”,大家团团站起喝杯“齐心酒”。然后是“轮干”,逐个逐个喝两杯“弟兄酒”。最后则是“强干”,零陵有句俗话叫“蛮不过道州”,大约就是从“强干”而来的。如,张三不胜酒力,李四敬酒他不喝,李四立马会端着酒杯走到他身旁,开始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只要哥们铁,不怕胃出血。”如果还不喝,李四就会反唇相讥:“摆什么格(意为看不起人)?”说罢便要蛮横地灌酒,甚至要将酒倒进张三的口袋,让他“带回屋里明天加餐”。再后来,张三还是百般推辞,李四便会用十分轻蔑的语气“醋”人:“算了,屙尿上不得墙壁的(意为女人),摇一下调羹算了(意为举白旗投降)!”一旁或有人跟着起哄:“张三,争口气嘞。”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此时,道县人天性中的那股劲仿佛—下子复苏了,张三猛地站起来,端起酒杯吼道:“人死卵朝天!”一口就喝了个底朝天。
  一场酒下来,醉得上医院打吊针的成了众人敬仰的“好汉”;而以放倒他人为能事、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则被尊称为“上了釉的坛子”。因此,道县人劝酒的艺术也特别“发达”。他们把小酒杯叫“星星”,茶杯称为“月亮”,海碗叫做“太阳”。喝了“星星”,哪能缺“月亮”?“月亮”的光哪来的,自然是太阳。于是,客人不得不用海碗来处理“日月星辰”的关系问题,灵魂最终在炙热的“太阳”中得到“升华”。喝了“哥俩好”,还有“四季财”、“六六顺”、“八字好”、“全家福”、“月月红(十二杯)”,道县人用频频交错的酒杯,把他们的热情和豪情挥洒得淋漓尽致。


四

  也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道县人的豪爽天性,更多的应归结为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道县有句俗话:“五月五,龙船下水打烂鼓。”一个“烂”字,写尽了道县人赛龙船的粗扩、剽悍和豪放。
  道县赛龙船,大多以村为单位。村上新造龙船,邻近乡村必来贺喜,杀猪宰羊,在村中大屋摆几十桌,比过年还热闹。其中最出风头
的,莫过于掌龙头者。龙头往往都非常豪气,不仅在造船时捐钱最多,而且还为桡(ráo)手、舵手、锣鼓手免费提供点心和香烟。道县人历来看重端午节,这天上街看热闹的人也特别多,因此,各村对龙船竞赛的名次都极其关心。龙船下水后,大家训练十分齐心,也十分卖力,那架势好像要参加奥运会。
  比赛临近,气氛就变得紧张起来。随着一声令下,数十条龙船箭一般射出。一时岸上数万观众齐声呐喊,河面上“咚锵、咚锵”锣鼓声四起,船桨过处,水花飞溅,白浪滔天,场面恢宏壮观。龙头傲然立于船头,一手牢牢握住龙船的一角,一手极有节奏地挥动系着红绸带的指挥棒,眼观八路,衣襟飘飘,犹如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威武将军。桡手们紧紧咬着鼓点,全身像河虾一样紧张地律动,划水的姿势惊人的整齐。待到冲刺时,鼓点越来越急促,龙头忽然操着公鸭嗓大声吆喝:“划呀!”桡手们颈下青筋爆鼓,攒足了后劲,用一种近乎原始人的野声嚎叫:“哦嗬!”“划呀!”“哦嗬!”“划呀!”“哦嗬!”道县人争强斗勇的豪劲和狠劲,就在这声声吆喝中得到了尽情的宣泄,直至偃旗息鼓。

(何保平摘自《永州日报》2002年10月12日)

分享到:
动物的牢骚(第16页)
常打电话骗老妈(第13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5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58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810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74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34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