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 何
人们在交往中,往往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来证明朋友的好与坏。
据说路遥是一个富家的孩子,后来不料一次火灾把家业烧了个精光,爹娘都死了。那时,路遥才三岁,没有人给他支撑过日子,路遥只好以讨饭为生。后来被马力的父亲收养为义子。
路遥和马力的年龄一般大,路遥生日大,马力就叫他哥,两人相处很好。爹爹给他俩请来一位先生,教他俩读书。小孩在一块时间长了就发生口角,有一天,兄弟俩因一点小事闹了矛盾,马力说:“俺整天供你吃,供你穿,还供你上学,等你以后娶了媳妇,头三夜得让给我。”
马力说的是一句玩笑话,可是路遥时刻记在心里。
十八岁那年,父亲给路遥娶了媳妇。拜完天地后,路遥便对马力说:“弟弟,你还记得咱俩说的话吗?我娶媳妇头三夜让给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今晚你就去洞房吧。”说完就匆匆走了。
马力后悔当初不该说这句话。可事到如今。只好去了。
洞房里,新娘坐在床沿上,马力在外屋看书。天不早了,新媳妇有心喊丈夫睡觉,又不好意思。这样,一直到天亮,马力就走了。
第二天仍是这样,马力看了一夜书,没沾新娘的床沿。
到了第三夜也是如此,马力一句话不说,只顾看书。新媳妇很烦,心里说,难道他嫌俺长得丑?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五更天那阵子特别凉,女人家有狠嘴没狠心,有心不理丈夫,又怕丈夫着了凉。想了半天,她从箱子里找了件衣裳,慢慢走到丈夫跟前,说:“天怪凉,穿上衣裳再看书吧!”说着,把衣服披在他身上。谁知他把脸一转,把衣裳脱在地上,转身就走。
三天过后,路遥回来了。心里别提有多烦,新娶的媳妇头三夜让给别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头倒在床上,蒙头大睡。
新媳妇说:“你一更天看书,二更天看书,三更天看书,一连三夜皆如此,莫非是嫌俺长得丑?要是那样,你走你的阳关道,俺走俺的独木桥!”
路遥一听,哟!这三天把媳妇让给马力,他根本没沾俺的床沿。他心里的疙瘩解开了,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第二年,京城开考,路遥中了头名状元,马力却落榜了。不久,路遥两口子进了京城居住,路遥当上了官。按说马力也有万贯家业,日子也很好,谁知人有旦夕祸福,马力家遭了一场大火,全部家产被烧得一干二净。万般无奈,马力只好向路遥求助。
马力来到哥家,哥嫂都很热情,上顿下顿酒席招待。过了好几天,马力把家里的情况告诉了路遥,路遥说:“我去办公事,回来再帮你。但有一个条件,我什么时候回来,你什么时候走。”
马力是个守信用的人,等一年没来,等两年没来,一直等了三年,路遥才回来。路遥对马力说:“兄弟,叫你久等了!”
马力说:“还久等了,你一走就是三年!这三年,我光在这里,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
路遥说:“你挂念家里,你就回去吧!”
马力心想:我等了你三年,如今要走,你总得给我几个钱安家过日子吧?家里既有爹娘,又有妻儿。
可路遥只给了他几个盘缠。马力气坏了,发誓以后饿死也不进路遥的家门。
马力回到家里。一下子愣住了:哪儿来的楼瓦一片明?难道妻子、孩子都饿死了,爹娘不在了,家产被人占去了?进了家门一看,妻子好好的。妻子说:“这三年,你上儿去了?路遥哥给咱建了房子,还给咱置了许多良田。”
马力这时才明白过来,问:“路遥临走时说了些什么?”
妻子说:“他什么也没说。就留下一封信。”
马力急忙打开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你闷我三天,我闷你三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章礼清摘自《文学故事报》2000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