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12月
10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8期

辽西火坑(第6-7页)

发表于 2021-12-10 • 字数统计 2566 • 被 448 人看爆

辽西火坑

牟丕志


  在辽西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火炕。按照农人的说法,火炕是有佛性的,它是农人的主心骨。农村的房子一般是坐北朝南,火炕一般紧靠南窗而建,看上去像一个长方形的平台。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于采光,又便于通风。坐在炕上,很容易看到外面的风景。农家院内都有各种各样的树,梨树、李子树、枣树、杏树、山楂树、核桃树等。种这些树不仅是为了收获果实,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道风景来欣赏。有叶有花的时候,那是挂在院中的一幅天然的风景画呀。在一年的大部分时光中,农人都可以坐在炕上漫不经心地欣赏窗外绿色的景致。他们对绿色具有一种独特的感悟力,他们从树叶的颜色感知季节的变化。即便在冬天,脱去了绿色衣装的树仍很有趣,那精干的树枝展示着简洁、优美的线条,树枝上常有鸟类歇脚、欢唱、嬉戏、打架,寂静的院落便有了生机。而炕就是观赏这一切的最好的看台。
  火炕是农人的床,这床大而宽敞,它是土地的热手掌,是用来温暖农人的。火炕上面铺有芦席,光洁干净,并带有淡淡的清香。芦席有芦苇做的,但大多是用高粱秆削成的篾子做的。高粱是庄稼,把庄稼的骨架放在身子底下,农人感到最为亲切,最为可靠。火炕的温暖是沁人骨髓的。坐在火炕上,那绵绵的热力从尾骨直通向头顶,使你浑身通泰,热血充盈。农人干活十分劳累,而睡火炕是最好的解乏的办法了,所以农人世世代代离不开火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火炕是农人的加油站,白天农人下地干活,而晚上在火炕上获得新的能量。
  火炕是恒热的,这与它的构造有关。火炕是用土坯建造的,土坯分大坯、小坯。小坯用来建炕体中的网络型烟道;大坯用来铺就炕体的表面。大坯有巴掌厚,这样可以充分地吸收热量,同时,土坯具有散热慢的特点。晚上农人通过灶台一次将炕烧热,这样,一宿不会变凉,农人便可以舒舒服服地睡大觉了。第二天起床,农人精神饱满,浑身上下都是劲。给火炕提供热量的有两个火眼:一个是安在厨房中的灶台;另一个是安在炕腰间的火炉。农人的灶台很大,上面安放一个大锅,无论是做饭还是做菜,均在大锅里完成。大锅底下的灶膛,是生火的地方,可以烧柴,也可以烧煤。灶台一侧有风箱,人用力拉动风箱,那灶膛里的火便呼呼地燃起来,充满整个灶膛。有时,火舌从灶膛中蹿出,在灶门外打卷。而锅上热气腾腾,烟气与蒸气交织在一起,又浓又烈,人气十足。这时,火炕便慢慢地热了起来,它热得慢,但久久不会变凉。
  我是在农村火炕上长大的,火炕已留在我的记忆深处。现在我住在城里,在我心目中,再高级的床也无法与农村的火炕相比。我父亲是银行职员,半工半农,我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人。她虽为女性,却是盘炕能手,以至于村里很多人都找母亲去盘炕。按照农村的说法,盘炕的人如果性格直爽,那么盘的炕就通畅不憋烟;如果这个人性格不直爽,那么盘的炕就有问题,烧起火来憋烟,烟从灶台向外蹿,那样可就惨了。呛人不说,火炕干烧不热。这只是一种说法。母亲说,盘炕最关键的是如何设计炕体内的烟道。烟道要盘成迷宫状,既要使烟道通畅,保证烟火顺利行走,不至于逆行,蹿到屋子里,又要使烟火均匀地分布在炕体内,要做到这一点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然而母亲却能做到得心应手。我曾问母亲这里到底有没有秘诀,母亲说:靠的是感觉,一时很难说清楚。
  每当大雪飘飞的日子,农人便在火炕上放上一个木桌,炒一两个下酒的小菜,烫上一壶白酒,慢慢地品。那是农人最为快乐的时刻,这种单纯的快乐是令人陶醉的。酒热炕更热,酒暖炕更暖。有的人家炕上放一只火盆,红红的炭火,热力四射,烟气氤氲。此时,一盅白酒下肚,回肠荡气,浑身通泰,不久便飘飘欲仙了。贫贱也好,富贵也罢,全不放在眼中,一切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静静地享受着眼下这真实的幸福,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一点虚假的东西。面红耳赤之际,看窗外飘飘摇摇的雪花,小院诗意正浓。随手打开窗子,让那白色的精灵飞到炕上,化作一股清香。农人似乎醉了,是神醉、心醉、情醉。此刻,农人正盘算着春天的事情,有花一般的梦想。外面的树清瘦、简洁、光洁,线条清晰,无牵无挂,是最真实的。树让清风尽情地梳理,发出阵阵的鸣响。树在思考,农人也在思考。我爷爷是老庄稼人,从十几岁开始务农,八十多岁还在干农活。他爱好不多,在我的记忆中,他最喜欢的是在火炕上饮酒。他在炕上放一个小方桌,用那传统的锡壶,在很大的一个缸子里冲满热水,然后把酒壶放进去。不一会儿,锡壶中便溢出酒香,浓浓的、烈烈的,在屋中飘荡散开,整个屋子全是酒的香气。我那时还是少年,很愿意为爷爷斟酒,爷爷喝得高兴了,便给我讲故事,全是关于农村的神鬼故事。狐狸、黄鼠狼、野兔、蛇都是通人气的,都是精灵,而且神通广大,心地善良。
  辽西火炕有一个用途就是用来烘干粮食。在秋季,农人收获了大量的粮食,在大炕的一边,围上一个大席子,便成了一个简易的粮仓。把新收获来的玉米、高粱、大豆等放在当中,很快就会干爽。在火炕上烘粮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随时可以嗅到新粮食的香气,按照农人的说法,新粮食的香气可以驱赶浊气的,可解百病。粮食是日月的精华,没有比粮食更为可靠的中药了。母亲常对我说:新粮食可解瘟灾,没病可防病。
  辽西火炕不仅温暖了人的肌肤,还温暖了人的精神。辽西人豪爽忠义,为人厚道,这大概是与火炕分不开的。生活方式会决定人的性格。辽西人离不开火炕,火炕是辽西人生活方式的缩影,没有火炕就没有辽西人。辽西人热情似火,是火炕给了辽西人那种燃烧的激情,每一天都是激情燃烧的日子。我相信这是火炕潜移默化的结果,是火炕烧出来的风情。不过火炕又给了辽西人另一面,过分地陶醉于热炕头,以至于过于执迷,有一些人缺少南方人那种闯世界的精神。农人说热土难离,也许人对土炕的感情往往很难用理论来解释清楚的。
  火炕是辽西人的摇篮。在很长的历史中,火炕是辽西人最理想的产床,火坑的温暖可以减轻生产给女人带来的疼痛。在女人生产之际,接生的人不是医生,而是接生婆。我是在辽西火炕上出生的,据母亲讲,接我出生的人是一位姓王的老太太,她不懂医术,却在接生这方面经验丰富。母亲说,人在火炕上出生,一出世就与地气相连,长大了会变得强壮。我一出生便享受了火炕给予的温暖,火炕是我人生的胎记,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它已潜入到了我的灵魂深处。火炕给我的身心深深刻上了辽西人的记号。

(赵春辉摘自《民主协商报》2003年5月23日)

分享到:
他是怎么摔死的(第7页)
纪晓岚做对联(第5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