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3月
31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9期

“包产到户”首倡者的遭遇(第14-15页)

发表于 2022-03-31 • 字数统计 3089 • 被 383 人看爆

“包产到户”首倡者的遭遇

卢蒙坚


  王定,原名廖基豪,广西全州人,1923年生,肆业于桂林和江师范。1947年进入我党领导的香港达德学院学习,1948年1月参加西江游击队,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调回广西,先后担任过游击大队长、参谋主任兼联队长等职。
  20世纪50年代前期,他担任过副师长、县长、县委副书记。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席卷全国农村,广西环江县一夜之间冒出109个高级社。县委书记王定却一头钻进山旮旯里,察民疾,摸民心。他察觉到,高级社和“大跃进”实际上并不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心愿。于是,他破天荒地提出了“包产到户”的主张。为此,县委对宜山地委做了专题汇报。起初,地委批示:各县可参考,环江可试点。
  1957年1月16日,《广西日报》正面报道了环江“包产到户”的消息;同月27日,《浙江日报》也刊登了永嘉县委书记李云河关于“包产到户”的专题报道。但不幸的是,不久李云河和王定都被打成了“右派":李被开除党籍、撤职降薪;王被开除党籍、公职,劳动教养。
  还有一段插曲:1957年5月,广西自治区第二次党代会召开。王定在大会上发言,对区委拖延两年仍未处理平乐地区大量饿死人的事件,提出了较为尖锐的批评,赢得了大会代表的热烈掌声。
  被打成“右派”后,王定全家被扫地出门,撵出县委大院,住到四面通风的圩亭。幸有好心人腾出一间房,他一家才算安身。王定之妻叶葵仙是财政科副科长,也被株连,逼迫她和王定离婚,她坚决不从,被罚到酒厂挑水。从此,王定一家沦为“贱民”。
  1958年秋,王定被武装转押到榔江县新兴农场。这个广西最大的劳改农场,当年集中了300多名被“劳动教养”的“极右分子”,他们以前大都是区、县级干部。在该农场的开荒队,我和王定成了难友。
  这时候,“大跃进”席卷全国。专政场所的新兴农场更是热火朝天:打擂、献礼、深耕、夜战··· ···幻想早日脱帽的教养分子,人人争先,个个拼命,日夜猛干。由于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延长,更主要的是营养缺乏(每人每餐只有3只红薯杷杷),在“大跃进”了一段时日之后,教养分子们骨瘦如柴,面黄肌瘦。有一天傍晚收工的时候,一位姓蒋的教养分子(前小学老师,玉林人,名字忘了),挑了一大担茅草,走在小组的最后面。回到大茅棚后,当晚并没有人留意。第二天早上出工点名,才发觉少了他一个。队部马上派教养分子循着原路去找,最后,在一条干了的小沟边,发现甩着两捆茅草,蒋老师躺在沟底,全身早已冷硬。几天之后,大组长王定在发包裹的时候,一连喊了几声“蒋xx”,没有人答应。王定满脸凄楚,我和在场的难友闻声无不心酸。
  劳改农场实行“以教养管教养”。王定当大组长,有权请医务室(也是教养医生)上报队部批准病号休息。当时,我在木工组干重活拉大锯。有一天下午刚出工,半路上见王定,他惊讶地望着我说,“你怎么搞的,脸肿得像南瓜一样大?莫出工了,快回茅棚休息。”
  我用手指一按自己的脸颊,感到松软得就像一团棉花,心惊肉跳,即刻低头掩面回到茅棚,蒙头便睡,一两天后才消肿。——想当年,蒙王定之荫庇者,又何止我一人!
  因营养不良而造成的浮肿病,在教养分子中间悄无声息地蔓延开了。除了少数几个大伙房的教养伙夫以外,全体教养分子人人面显菜色,大眼凹颊,举步维艰。举凡四脚蛇、蜈蚣、蚂蚁、蚂蚱等,只要抓到,马上烧吃。甚至连牙膏和甘草片剂也成了美食。前《梧州日报》总编辑(他与我同在王定的大组),就是在这个时候饿死的。
  我刚投入劳教时体重63公斤,后来只剩37公斤。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农场只好宣布停工,停止劳动大约有半个来月。当时,教养分子的伙食也有所改善,有时每人还能获得一片猪肉的加菜。
  40年后,一位当年的农场干部才透露,那时新兴农场“全场因饿致病而死的劳教人员有几十人”。
  终于,教养分子总算从饿魔之爪中挣脱了出来。凭良心讲,王定确实做了行善积德之事。
  这里,有个鲜为人知的小插曲:新兴农场当时的政委李殿,原是环江县公安局长,在剿匪时王定曾救过他的命,后来,又是他结婚的月下老人。李殿将王定从开荒队调到场部附近的某个队后,找他谈话,互相约好,由李殿的老婆把食物放在隐蔽的地方,再让王定暗中取来吃。
  王定在劳改农场“劳教”了3年,于1961年解除劳动教养,摘掉“右派”帽子,成为“摘帽右派”。王定先后在几个农场干过工人、保管员。当时我仍“劳教”于新兴农场,记得在某次大会上,李殿语含惋惜地告诉大家:“王定脱帽后,不好好改造,又被戴上了‘右派’帽子。”这句“不好好改造”,用王定自己的话来解说,就是:“我自1961年以来,曾8次向广西区党委申诉,4次向党中央、中组部申诉,迄无回音。”
  “四人帮”覆灭后,王定又于1978年再度申诉。他措辞犀利地质问道:“假如当时广西区委把平乐饿死人的事件作为前车之鉴,哪里会酿成1959年再次出现更惨的广西饿死人的事件呢?!”他并且指名道姓地要求严惩有关责任人。
  王定的“右派罪状”主要有二:一是“反对农业合作化”,二是“污蔑区委、地委领导”。但王定压根就不承认。他坚信“‘包产到户’救了中国,也救了社会主义”(万里同志语)。他直斥所谓“污蔑区委”是“违背党章”,并反诘:“难道对大量饿死人的事件熟视无睹就是好党员吗?!”
  1979年2月,组织上为王定彻底平反:“恢复政治名誉,恢复党籍,恢复原工资级列,分配适当工作。”至此,长达21年的“革命吃掉自己儿女”的悲剧终于落幕。
  彻底平反后,王定先后当过小学教师、农校校长、统战部宗教处处长、副厅级咨询员。他从来就不在于所谓的职务和级别职称,而仍然是童心依旧,一往情深,优国优民。我案头有两篇王定写于1980年的短文的复印件,这是他得知当年环江县饿死人事件的主要责任人洪华获得平反之后,在惊讶与愤慨之中写的,其中一篇这样写道:“干蠢事的人不受惩罚,每每啃着甜头,不肯罢手;做好事者吃着苦头,难以翻身。”另一篇题为《读〈说假话者戒〉的感想》,则写道:“现实告诉我们,与其说要说假话者戒,倒不如说要说真话者戒了。好人受罪、坏人神气的局面什么时候扭转,说假话才会被人引以为戒的。”
  1988年“环江事件”30周年之际,王定又再次上呈《申诉意见书》,坦陈心迹:“大惨案已经30周年了,使我这个曾经任过环江县委书记的党员干部,感到揪心的痛楚。”他对事件“仍处于不了了之的境况”表示不满,并且明确提出了3点要求:1.从速安置受冤和被株连清洗回乡的干部;2.追查主要负责成员的罪责;3.请饬(音:chì)令《广西日报》对当年假报道速做公开检讨。最后,他请求:“要对‘环江事件’有个了结,向历史做出严正交代。”
  1997年,这位“曾经做过环江人民的公仆和‘父母官’,常感悲痛、难以自容”的王定,终于冲破重重樊篱,毅然投稿党报。1998年10月18日,《南方周末》报刊出了王定的长文《狂热及其灾难》,从而向国人揭开了40年前环江惨剧的真相。
  “我说出来了,我拯救了自己的灵魂。”(卡尔·马克思)遵循马克思的教导,王定说出来了,他拯救了他的灵魂。
  王定这篇“解密”文章的发表,相当于一次地震,环江有人马上将文章复印了100份广为散发,环江的干部和老百姓写信给王定,向他倾诉多年来埋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心声!——是的,王定是当之无愧的环江人民的真正公仆。
  反右派——大跃进——饿死人:环江就是这“多米诺效应”最残酷的典型。
  本来完全是人为造成并且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情,竟然成了不可避免的宿命的历史的必然。这教训,实在太惨痛了!而这一切,全都是那条以“左”为表现形式、以自杀为特征的路线造的孽,王定同志就是坚决反对“左”倾错误路线的斗士。
  2000年7月26日午时,身患晚期骨癌的勇士王定归天,享年77岁。

(张立俊摘自《炎黄春秋》2003年第1期)

分享到:
拾穗者(第16页)
故乡闲话(第13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