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伟
微风拂柳,丽日晴空,我和老伴趁着厂休日,兴致勃勃地来到桂林市的骆驼峰下,观赏市里举办的盆景花展。满园的奇花异草,争奇斗艳,使人喜爱无比。但是最令我流连忘返的,却是一盆普普通通而且带着满身刺儿的仙人掌。仙人掌新开着几朵黄花,花瓣如蜡如玉,花蕊稚嫩得似粉似绒,味儿芳香。我尚未见过仙人掌开花,要不是亲眼目睹真让我难以置信。老伴尤喜仙人掌的黄花,特意倚在花旁,要我为她摄下这一难得的幸遇。
拍摄完了,欲登月牙山,俯瞰绿水碧波和那飘然蜿蜒的漓江。忽然天低云暗,一场暴雨将至,老伴提醒我,还有一场漓江剧院放映的电影哩,只好放弃登山之念,折身回返。
下了解放桥,刚到桥头菜市场,一担又红又大又新鲜的西红柿,吸引了我和老伴。卖菜的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农村姑娘,她正忙着给顾客称斤算两,找补钱款。
“多少钱一斤?”老伴问道。
“八角五。”
“不能卖便宜点?”
“本当卖一元,天要下雨了,降点价卖完好回家!”
真的,随着姑娘的话声,“吧嗒、吧嗒”地掉下了雨点。老伴忙把手提包放在装西红柿的箩筐旁,匆匆地选了两斤西红柿,掏出尼龙网兜盛好,付清钱,我们就急忙朝剧院赶去。
当我们坐在装有空调的剧场,舒适惬意地看着电影的时候,窗外已经“哗哗”地下起瓢泼大雨,还不时地夹着劈雷闪电。我正暗自庆幸躲过了这场突来的大雨时,老伴忽然朝我惊叫起来:“不好,手提包忘在卖西红柿姑娘的箩筐旁了!”
手提包虽说是锁着的,可里面放着刚刚拍摄仙人掌花才用过的那架DF型照相机,还放有准备买衣料的200块钱。这下子,我着急起来。
“你走得快,还不快去找一找,我随后就到!”老伴见我还在思忖,便推了我一把。
雨在“哗哗”地下,空中还不时地滚着响雷,但这一切哪顾得了,我急忙奔出了剧院。雨水顺着头发、脸颊簌簌而流,浑身的衣服刹那间淋得透湿。我连走带跑地朝桥头直奔。“人家是进城卖菜的,天又下着大雨,这个时候准是早走得没个影儿了。再说,现在社会上不少人见钱眼开··· ···”我心里虽然这么泄气地想着,脚下却加快了奔跑速度,两只眼睛不住地朝前头的菜市场方向望去,寻觅着那卖西红柿的农村女孩。
一口气跑到菜市场,我发现原先那装西红柿的两个箩筐还在原地方放着,筐子里的西红柿早卖得精光。“货卖完了,筐子为何还在呢?箩筐在,兴许卖菜的那个姑娘还在,她也许是在哪个屋檐下躲雨吧?”我一边想着,一边心急火燎地扫视着四周,却未发现那姑娘的身影,心里顿时涌起阵阵懊丧。
“喂!你在找什么?”不知从哪儿传来一个姑娘的问话声。我急忙寻音望去,左边墙角下发现一个身着浅绿色的确凉上衣、梳着两条小辫的女孩,脸蛋儿红彤彤的··· ···啊,正是刚才那个卖西红柿的农村姑娘。未等我来得及答话,那姑娘已经冒雨走到我的跟前。
“是找这个吗?”姑娘亮了一下她自装零钱用的一个敞口小提袋,眼光直直地盯着我的脸。
“不是!”我摇摇头回答她,“我找一个小手提包。”
“噢,那是这一个吗?”姑娘又从身后拿出另外一个小包来。那眼光像柄寒剑咄咄逼人地审视着我。
我一看,顿时喜上眉梢,这正是老伴的那个小包。小包鼓鼓的,拉链上还锁着她那把小铜锁。“对!对
!就是这个小提包!”我边说边不住地向她点头。“里面装的什么?”姑娘认真地盘问着。
“一架DF照相机,还有200块钱··· ···”
“刚才明明是一个50多岁的阿姨买我的西红柿时落下的,怎么会是··· ···”她似信非信,口中自言自语,话声虽小,我已听得分明,于是连忙开口解释:“她是我爱人··· ···”
“她是你爱人,那她人呢?你能打开这个小手提包看看吗?”姑娘的话声严厉而简短,与部队里连长给战士下命令毫无两样。
“好的!”我一边答应,一边伸手朝裤兜里掏钥匙,左掏右掏,就是没有摸到。想起来了,钥匙还在老伴手中,我赶紧告诉面前的姑娘。
“在她手中,那她人呢?”姑娘原先就有些对我疑惑的目光,这时变得更为严峻。虽然她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农村女孩子,但一身正气,俨如一位女民警、女法官。
“她就在后头,一会儿就到。”我赶忙解释。
“那,就等她来了再说!”说话之间,她左手紧紧护住小手提包,右手顺势操起箩彤旁的扁担,分明是对我的戒备。
“小妹妹,我来了,这的确是我们的手提包··· ···”老伴赶到了,她证实了这一切。
“啊!阿姨,我知道你一定会来找的。我一直在屋檐下等着你。”说话之间,她把手提包递到老伴的手中,“别急!点点东西少不少!”
这时我才发现,姑娘原来那红彤彤的脸蛋儿,被这场突来的风雨浇得有些发白,那浅绿色的衬衣已经淋得湿透,紧紧裹住她那窈窕而又丰满的身体。只有那一泓清泉似的双眸,仍是那么清澈,闪烁着诚挚的目光。虽说是密密的雨丝笼罩着她和周围的一切,但是哪里能遮挡得住她青春的妩媚和那心地的纯正以及美丽的神态。
老伴激动得紧紧地握住她的双手,不住地说:“谢谢,谢谢!”
三言两语岂能表达出这场雨中相遇的情意!
老伴又上前一步,像疼爱自己女儿似的将她拥抱在怀里。蓦然间,我的眼前又涌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似乎老伴又倚立在一株仙人掌的黄花旁。
(蒋丽萍摘自《广西支部生活》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