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育君
有次心中烦闷,我便到一禅寺静听佛音。从大殿出来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个孩童看到一法师在洗鲜桃,他站定了不想离去。
法师将洗好的桃子递给孩童,但孩子的母亲不肯接受:“师父还是自己留着吧,这桃若是给他,你就少了一个。”法师微微一笑:“我是少吃了一个桃,但世间却多了一份吃桃的快乐啊。”
少一个桃,却多了份快乐——我吟咏玩味着其中的佛理,如此简单的欢喜,心中不由一动。
元代了庵清欲禅师“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的诗句,就是妙好快乐的境界。用简单的心面对世界,过朴素的生活,这就是快乐的意义。睡觉时好好睡觉,睡得甜熟安详;睡醒了有茶喝,就喝得满怀温润;饿了有饭吃,不计粗精,一样吃得滋味深长,如安于箪(音:dān)食瓢饮的颜渊··· ···只是如此简单的生活,简单的欢喜。让我们享受美食,享受简单的生活,在与人同乐的同时,更可以自得其乐。
曾有人问李嘉诚:“你以为一生之中,最快乐的赚钱一刻是何时?”他说:“开一临街小店,忙碌终日,日落打烊时,紧闭店门,在昏暗的灯下与老伴一张一张数钞票。”李嘉诚作答时,一脸真诚。一旁聆听之人也无不动容,纷纷点头称是。亚太首富李嘉诚的这份快乐,难道真是旁人能真正体味到的?又有几人会认同他们?
有则故事说,一国王整日茶饭不思,郁郁不乐,太医开药方:把全国最快乐的人所穿的背心,让国王穿上就能有快乐。国王限期手下找到那件背心。手下走遍全国,找过很多人——富甲一方的财阀,权倾朝野的臣子,倾国倾城的美女··· ···虽然他们拥有的也许是其他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荣耀,但他们好像也各有各的烦恼,并不见得轻松愉快。眼看期限临近,一无所获的手下忧心如焚。
一天晚上,他们来到郊外野地,听到一人唱着欢快的曲子,一问之下那人说他每天靠劳动所得,自得其乐。两个手下如获至宝,要强扒他的背心,结果那人穷得连背心都没有。
快乐原本只是一种内心感受,不断地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同时能与自己的内心对谈交流。
善待自己的短处,让自己有机会、有空间去接纳更多的机会,能明白自己的内心需求,这个感觉,化成行动,成了事实,就是内心充实的快乐。这种充实的快乐与外在不一定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正如古人云:“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无法满足的欲望,是人们不快乐的主因,欠缺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而执著于个人暂时的得失。
放弃你的欲望,你将是一个快乐的人。
(冯 欢摘自《家庭主妇报》2003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