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2月
19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5期

名人嫁女与择婿(第33页)

发表于 2024-02-19 • 字数统计 1485 • 被 76 人看爆

名人嫁女与择婿

张晓舟


嫁女

  在我国传统的婚姻习俗中,女儿长大出嫁,父母都要为其置备一份丰厚的嫁妆。历史上,一些知名人士为女儿准备的嫁妆大多极为别致而又含有深意。
  明代著名画家唐寅膝下有一女,爱如掌上明珠,女儿长大出嫁,他无钱置备嫁妆,特意以梁鸿、孟光的故事为素材,画了一幅《举案齐眉图》,并在画上配诗相赠:“婚姻何必求奢华,金屋银屏众口夸。持家倘使失勤俭,妆查卖与别人家。”
  清代杰出的书画家、篆刻家和诗人高凤翰先生两袖清风,在去官抱病回故里胶州嫁女儿时,竟无分文,遂做了几幅画送女儿做嫁妆。老先生的清廉清贫,实是可敬。
  清代诗人袁枚嫁女,没有让男方举行三茶六礼,自己也没有置办任何陪嫁,女儿出阁之日特赋《嫁女词》一首相赠:“姑恩不在富,夫怜不在容。但听关雎声,常在春风中。”
  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虽曾为官,但他刚正廉洁,卸任后一贫如洗,全靠卖画为生。女儿出嫁时无钱买陪嫁,只得展纸泼墨,画了一幅兰竹画代替,画上配诗云:“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查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何绍基在得知女儿备办嫁妆后,特地从京城捎回一只箱子。大喜之日,女儿春梅打开箱子一看,全家愣然。原来箱内空空如也,只是箱底工工整整地写着一个大字——“勤”。小夫妻很快领会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一字嫁妆”便成了治家的座右铭。
  著名古钱收藏研究专家方地山,其女出嫁时不备嫁妆,仅以一珍稀古钱为礼,并自写对联一副。联曰:“两小无猜,一个古钱先定下;四方多难,三杯淡酒便成亲。”对联十分自然地将四个数字嵌入字里行间,幽默有趣并蕴涵着传统的俭朴家风。
  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有三位“千金”,由于他是国学大师,识字很多,就替她们三人取名为“章㠭”、“章㸚”、“章㗊”。三个“千金”长大成人,貌美多才,却无人上门说媒求婚。
  问题出在这三个怪字上,谁也不敢高攀。于是,太炎先生摆宴席,邀请亲朋故旧做客,席上,他向大家讲解了那三个怪字。他说:“㠭”读“掌”,是“展”的古写;“㸚”读“力”是“窗格子”的意思;“㗊”读“几”,是“众口”的意思,并不古怪。后来三位小姐,经人说合,都嫁得了如意郎君。


择婿

  名人择婿,各有自己的见地。他们或重才、或重德、或爱贫,不管如何,他们的择婿观今天看来仍有值得赞赏的地方。
  曹操有一个小女儿聪明伶俐,许多人求亲,可曹操都不中意,却把女儿嫁给了“独眼龙”丁异。众人大惑不解,曹操将须笑道:“比丁异长得俊的青年多得是,但像这样有才学的后生却很难找。”
  晋朝太尉都鉴喜欢朴实的人。他派门生至丞相王导家选女婿,王导家的后生个个打扮得整洁入时,恭候挑选,惟有一个叫王羲之的斜躺在东边的床上,一身旧打扮,纹丝不动。门生回报太尉,太尉说:“我就选东床的那个后生当女婿。”后来王羲之成为有名的书法家,人称“书圣“。此后,“东床”也成了女婿的雅称。
  宋代书法家米芾(fú)最爱干净,人称他有“洁癖”。他选女婿也讲究清洁。他见有一个求婚者名叫段拂,字去尘,忙拍手赞道:“又扫地,又去尘,真是我天生的女婿。”于是便把女儿嫁给了他。段拂勤奋上进,仕途发达,后来官至宰相。
  有一年除夕,林则徐的部下都回家过年去了,只有一间屋里有人还在伏案疾书,原来是年轻的书记员沈葆桢在抄写公文。林则徐将一篇万言奏章让他抄写,沈葆桢秉烛夜书,直到三更。谁知林则徐看了说:“字太草,必须重抄。”沈二话没说,又抄了一遍,抄完已是次日上午。林则徐见他为人诚实,吃苦耐劳,便选他做了女婿。后来这位女婿果然不凡,官至江西巡抚、两江总督。

(聂 勇摘自《知识窗》2004年第3期)

分享到:
父亲的绿色逻辑(第34-35页)
“三农”问题创根儿(第30-32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