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2月
19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5期

父亲的绿色逻辑(第34-35页)

发表于 2024-02-19 • 字数统计 1993 • 被 71 人看爆

父亲的绿色逻辑

申立名

  我是农民,我父亲当然也是。
  我自小就跟着父亲干活,很多农活都是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学的。至今仍觉惭愧的是学得不太好。比如,一看到田地里总也捡拾不完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头,我不仅常生厌烦之心,还有几分悲观和绝望。每当看到父亲不断地弯腰躬身去捡拾那一块块数不清的石头,总觉得父亲的行为有几分悲壮甚或有几分可怜。无论是春耕、夏锄、秋收,还是冬天往地里积肥,望着那似乎越捡越多的石头,我总是无端地烦躁,无由地叹气。每见此,父亲总是恨铁不成钢地对我横眉坚眼:“不是地里长了石头,而是心里长了石头。多拾一块石头就多生一份绿色。”
  再者,对那一片一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我总是在心里又急又气,既愤又恨地责怪它们抢了属于庄稼那本就不多的养料,争了它们不该享用的养分。一见我对草有愤愤不平的神色或举动,父亲也会用满是心疼和惋惜的口吻轻言细语:“那些绿绿的草啊,命不好,它们走错了地方。”
  我生于山,长于山,却又怨恨并迁怒于山。怨它们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和阳光,恨它们无法给予我们智慧的灵光和飞翔的翅膀。因此,对父亲除了在田里侍弄那一棵棵绿色的秧苗外,就去侍弄那一株株幼小的绿色之树感到不可思议。对他的那份虔诚和执著,总认为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迂腐甚至是愚蠢。我心里总不住地嘀嘀咕咕:“那么大的坡,那么多的山何时能栽满?即使栽满又能如何?”而父亲常粗声粗气地训斥我:“亏你还念了那么多的书,我看是白念了,你就不知道多栽活一棵树,就等于多栽活了十棵、百棵树!能成就一片绿,就等于成就了十片、百片绿!那一棵棵的树,不也会子生孙,孙生子,子子孙孙,孙孙子子,生生不息!”
  父亲没念过几天书,马马虎虎能识得几个字,而对他自己姓名的熟稔程度,谁也哄不得。我从小念书的兴趣,多源于他的启蒙和督促。比如,我学会的第一个字不是“一”字,是从那个既像镰刀又像锄头的“7”字开始,那是父亲教会的。他最喜欢看我摇头晃脑或正襟危坐地念“锄禾日当午··· ···”。每次念书或写字前,他都要看看我的小手脏不脏,小脸净不净。如脏了,那是定要洗过手脸才能行的。尽管水是那么来之不易,是父亲一步一步从深深的沟底挑上来的。至于我念的是对还是错,他不管,只要他认为你是在好好地用功就行。也为此,他总能不惜赔笑脸、说好话、出力气,千方百计地为我换回一本本大大小小有图画或没图画的书。虽然也有许多对我来说不太适合或根本没用的书,但父亲不知道,他也不管那么多。反正在他的脑海里只要是书,就是好东西,也就对我都有用,即使现在用不上,将来总会用上。但父亲性情直爽,脾气暴烈,倘若发现我念书不够用功不仅深恶痛绝,也定要严惩不贷。而幼时我挨父亲的痛打甚至是暴打,在三乡五里是非常有名的。
  也因为让我读好书,父亲倾尽全力,几乎把他的血汗都洒在这上面了。家里除了有些书外,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当时,也有许多好心人去我家做父亲的工作:“你傻了似的总给儿子弄书,有什么用?不如让他早出去搞搞副业学学手艺。”
  每逢此类的劝说,本就言语不多的父亲会更加沉默,常让劝的人脸面挂不住。有人对此非常不解,常追问父亲。问得急了,脾气急躁的父亲也会慢声细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不管他说东、你说西。反正我知道人就像那山一样,能多栽一棵树,就比少栽一棵树强吧!能多念一本书,总比少念一本书强吧!”
  现在,远离家乡的我,能在这座大都市里有自己谋生的一小快位置,除了得益于众人对我的倍加关爱和热心提携外,更是父亲肩扛背驮的那一本本书,给了我不尽的熏染和营养。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我是踩在父亲的肩膀上慢慢站起的。而今,诚惶诚恐的我不仅在无怨无悔地涂涂抹抹着一个叫做“绿色”的工作,也在如履薄冰地行使着一个可称之为“绿色”的职责。倘若不够尽心尽责,我知道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父亲,依然会穿越遥远的地域,给我警示般的咳嗽,甚至劈头盖脑地训斥、责骂。因为父亲至今仍有固若泰山的“理论”:人不打不成器,树不剪不成材。
  相比之下,父亲所做的无论是种田还是栽树,就是比我好得多。因为他和乡亲们现在不仅每天都在充实着他们的绿色,也在欣赏着他们的绿色。
  那一座座的山,被绿色装扮得娇娆多姿。树林间,父亲可以和这棵树唠唠嗑,也能与那片林拉拉家常,但总不忘与树林间跃动着的松鼠、飞舞着的小鸟打声招呼。饿了,摘几只树上的果实充充饥;渴了,喝几口淙淙流淌的泉水解解渴;困了,倚着结实而阴凉的大树打打盹儿;高兴了,也可哼几首山曲儿、唱几支山歌亮亮嗓子。
  在父亲的眼里,他千辛万苦换来的绿色,不仅是童话的自由王国,也是现实的美好乐园。因为这山、这岭、这树、这林,已成为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最好的绿色屏障和绿色源泉。他们不仅能呼吸清新的空气,饱饮清澈的泉水,也能享用绿色的庄稼。他们日渐殷实的美好生活与幸福日子,也时时被浓浓的绿色充实着,书写着。

(王金苗摘自《长治日报》2004年2月7日)

分享到:
缠足的由来(第35页)
名人嫁女与择婿(第33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