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和“梓”是两种乔木的名称。古代,人们常在家宅旁栽种桑树和梓树,能养蚕和做器具。
“桑梓”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弁》,该诗云:“维桑与梓,必恭敬之。”意思是说,看到桑树与梓树,最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而产生恭敬之心。汉代张衡的《南都赋》中云:“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归里焉。”这里的“桑梓”也是指故乡。后来,人们便用“桑梓”来代称家乡。
金人刘迎有一首《题刘德文戏彩堂》的诗,诗中有两句是:
吾不爱锦衣,
荣归夸梓里。
因此,后人亦用“梓里”代称故乡。
(曹祈东摘自《陕西科技报》2000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