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9月
13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4期

平凡的村庄(第8-9页)

发表于 2023-09-13 • 字数统计 2164 • 被 109 人看爆

平凡的村庄

牟丕志

  辽西的丘陵浩如烟海,苍苍莽莽,绵绵不绝。在群山的脚下,在山间的盆地上,生长着大大小小的数不胜数的村庄。村庄树多,夏天,远远望去,村庄就是一片树林,翠色浓浓。那里不时地传出鸡鸣狗吠声,你才会认定那是一个村庄。我的老家坐落在柏山的脚下,村子名叫南营子。这个村子有一百多户人家,有蒙汉两个民族,村庄中央有一条通道横贯东西,那是村庄的“主街”,村中还有阡陌纵横四通八达的小道、毛毛道,将整个村庄串联成一个大家。村庄像蚕一样向外吐出几条丝线,那是村庄通向外面世界的通道。村庄前面不远处是座山,山不高,长满松树、山枣树和许多不知名的灌木。村庄人家的坟地都在山上,山是村庄人的归宿。也有人走出了村庄,走到天涯海角,但总是嘱咐后人,在百年之后,一定要将自己的骨灰埋入老家山上的祖坟,生于泥土归于泥土。
  北风吹来,村庄进入冬季冬季的村庄变得瘦瘦的,树木卸掉了浓妆,变得条理分明,清清白白,简简单单,静静地站在北风中,思考着春天的事情。家家户户的房上、院角都堆满了一垛垛柴草,上面站着灰灰的一群鸟儿,那是家雀,在柴中寻找着口粮,农人并不管它,因为他们已习惯听家雀的叽叽喳喳的叫声,那也是乐趣。炊烟变得懒洋洋的,它慢慢腾腾地从房顶上站起,和附近的树梢亲近,三绕两绕,做恋恋不舍状,最后才极不情愿地骑上风的脊背,飞走。常有农人上房,用一条绳子拴着一件又沉又硬的家伙,顺着烟囱放了下去,然后再拉上来,反反复复,十分有趣。这是农人在疏通烟道。由于上年冬天许多烟尘挂在烟囱壁上,用这个土办法就容易将烟囱壁上的烟尘除掉。冬天的雪总是在盼望中迟迟才来,雪花飘舞,大地一片银白。村前面的山着了一身的白衣,像个白色巨人。家家户户的房顶、树枝、柴草、墙头都挂满了雪,村庄充满了雪的甜味。雪是老天爷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大雪停,孩子们便欢呼着跑出屋子,手拿锹铲,把院中的雪集中在起,做成雪人。雪人的眼睛是用煤块做成的,又黑又亮;鼻子是用包谷做的,像一个酒糟鼻。孩子们围着雪人,比比划划,说说笑笑,快乐无比。人们发现此时的雪人的笑容也分外灿烂。而大人则喜欢在下雪天摆上一个小木桌,炒上两个小毛菜,烫上一壶白酒,一边赏雪,一边喝酒。酒的度数高一些才好,农人喜欢喝烈一点的酒,不喜欢喝淡而无味的低度酒。农人认为,低度酒是城里人摆样子用的,而真正喝酒的人是不在乎什么样子的,暖心的酒才叫酒。
  当村庄前面的山脱去白衣时,春天来了。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农人的小院中已染上一层鲜鲜的绿色,那是农人栽的羊角葱。羊角葱是上年秋季栽下的,成活不久,冬天便来了。羊角葱被冻结,上面的变成了枯叶,而下面的却安然地睡起了大觉。春天来临,它们最先作出反应,用浓浓的绿色来报告春的消息。此时,农人冬天备下的菜已经吃完,那绿绿的羊角葱则是农人春天饭桌上最可口的鲜物了。很快,田里响起了布谷鸟急切的叫声——布谷、布谷、布谷,那是它在催农人播种。此时,农人最盼望的是下一场春雨,下透下足。辽西常春旱,这是农人最受煎熬的日子。一时间,全村上下人人嘴上都挂着关于雨的话题。这时,老人成了人们争相访问的对象,因为老人对天气变化有经验,他们更能相对准确地预测春雨的到来。盼着盼着,春雨终于来了,哗哗啦啦地下。雨一停,春风跟着吹来,地上的土刚一风干,田里便布满了农人,所有可用的牛、马都用上了,不少人家的小孩也来参与。他们是来玩的。农人撒种是一种绝活,只见农人左手拿着一个装种子的瓢,右手牵着一条黄色的飘带,飘飘忽忽,若隐若现,十分好看。播上了种子,农人的心就踏实多了,年景再不济,也能把口粮收到家,年景好了,那就有余粮可卖钱了。
  夏天的村庄被如海的庄稼包裹起来,被绿树掩蔽起来。而夏日的阳光似火,催着庄稼疯长。入夜,农人睡去了。而庄稼却在较劲,它们嘎巴嘎巴地响着,那是庄稼在拔节。它们白天吸足了阳光,晚上不睡觉,急急忙忙地向上蹿。农人的夏季是忙碌的,给庄稼浇水、施肥、打药、除草,少了哪样都不行。夏季的农村最富有诗意,但农人由于忙碌使时间过得飞快。很快,秋天来了。阳光是金黄色的,大地是金黄色的,庄稼是金黄色的,农人的笑容也是金黄色的。农人尽情地挥舞着镰刀,收一片金黄。于是,大车小车一齐上,将饱满的喜悦拉回家。此时,家家鸡鸣狗叫,嘈嘈嚷嚷,生怕冷落了秋天。
  一进腊月门,村庄便年味浓浓。在农村,有很多人家会做爆竹,他们边做边放,于是,白天夜晚总是有爆竹在村庄的上空炸响,报告年关的到来。此时,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一般人家首先要杀一口猪,一家几口吃个够。于是,整个村庄,到处响起猪的嚎叫声。这是过年的一个声音。家家户户还要磨黄米蒸黏豆包和年糕,于是家家户户都泛出黄米的香味。一般农人一次要蒸上几大锅黏干粮,用于腊月和正月吃。冬天气温低,把黏豆包和年糕放到一个闲屋里,便冻好了。想吃的时候,就取出一些,放在锅中一热,便可享用了。很快大年三十到了,家家户户开始贴对联、挂福字,屋里还贴上财神、灶王,屋里屋外充满着一派热闹祥和的气氛。在除夕夜,村庄像开了锅一样,爆竹响成一片,各家各户都挂起了火红的灯笼,人们通宵不睡,热热闹闹地过大年。第二天一早,人们挨家挨户拜年,送上一年最美好的祝愿。此时,大家分明成了一家人,乡情在每一个人心中澎湃,村庄充满了氤氲的人气。

(张俊利摘自《相知》2003年第5期)

分享到:
喝茶去谷的启示(第9页)
乡音袅袅上墙来(第7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