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先圣
在50年前,有一个美国人叫卡纳利。卡纳利的家里经营着一家杂货店,但是生意一直不好。年轻的卡纳利告诉他的父母,既然经营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成功,就应该换一个思路,想想别的办法。他的家附近有几所大学,学生经常出来吃快餐。卡纳利想,附近还没有人开一个比萨饼屋,卖比萨饼肯定能行。他就在自家的杂货店对面开了一家比萨饼屋。他把比萨饼屋装修得十分精巧而温馨,十分符合学生高雅而讲情调的特点,不到一年的时间,卡纳利的比萨饼就成为那一带的名吃,每一天都是顾客爆满。他又开了两家分店,生意都很好。
卡纳利的胃口大起来,他马不停蹄地在俄克拉何马又开了两家分店。但是不久,一个个的坏消息传来,他的两个分店都严重亏损。一开始的时候,他为每个店准备500份比萨饼,结果总是有一半的比萨饼没有卖出。后来他又按200份准备,结果还是剩下很多。最后,他干脆只准备50份,这是一个连房租都不够的数字。结果还是不行,到了有时一天只有几个人光顾的情景。
同样是卖比萨饼,这个城市同他家所在的城市一样也有大学,为什么失败呢?不久以后,他的结论出来了,这个城市的学生与那个城市的学生在饮食和趣味上存在巨大差异,他在装潢和配方上都犯了错误。他迅速改正,生意很快兴隆起来。
在纽约,他同样也是先吃了苦头。他认为他的市场调查搞得很细致很成功,但当他的比萨饼在纽约推出以后,却一直打不开市场。后来,他发现了他的比萨饼卖不动的原因,是因为比萨饼的硬度不适合纽约人的口味。他立即研究新配方,改变硬度,最后他的比萨饼成为纽约人早餐的必备食品。
卡纳利从他在自家的杂货店对面开第一家比萨饼店起,19年以后,他的比萨饼店已经遍布美国,共计达到3100家,总值3亿多美元。
卡纳利说,我每到一个城市开一个新店,十分之九是失败的,但最后都成功了。原因是我在失败以后,从来也没有退缩的念头,而是积极思考失败的原因,努力想新的办法。因为你根本不能确定你什么时候才能成功,所以你必须先学会失败。
人生就是如此,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首先学会失败。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去敲门,成功之门最后总会打开的。
(周玉良摘自《青年博览》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