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6月
23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0期

父爱与尊严(第42-43页)

发表于 2022-06-23 • 字数统计 2152 • 被 349 人看爆

父爱与尊严

查一路


  同学从家乡的县城来看我。我差点认不出他来,几年不见,已白发过半。对他来说,这是沧桑生活的见证。
  人间的苦难总在不停地访问他。从贫苦的农村家庭走出来,中专毕业后,娶了个多病的妻子。妻子病刚好,又要为随之而来的孩子操心。等家庭的一切都有了转好的迹象,自己却下了岗,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再就业吧,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可不容易。
  终于,他在小县城的一所小学前摆了一个地摊,卖儿童玩具零食之类的小杂货。诚实和热情,为他赢得了生意。一开始还顾及面子,渐渐地习以为常了。那段时间他很高兴,不但他自己高兴,我们也替他高兴。
  可是现在,我猜不出他的生活究竟又发生了什么样新的变化。
  同学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开始只是苦笑,后来才说了原因。原来,不知不觉儿子已到了入学的年龄,就在他摆摊的那所小学就读。一开始倒没什么,后来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儿子的父亲就是校门外那个摆地摊的,就开始嘲笑他。头几天,儿子忍住了,后几天忍不住就偷偷地哭。经多次追问,儿子道出了实情。
  为此,他离开了小学的门口,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生意已大不如前。他极力地躲闪着放学的孩子们,躲闪着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这又是何苦呢!我试探着说,你可以跟儿子说清楚,他会理解的。同学说,我希望他不理解,他若是理解了,就过早地承受着一份压力。为什么要用生活的沉重来过早地代替他童年的无忧无虑?同学茫然而痛苦。我不以为然,却无话可说,只是想像着他推着车走街串巷的样子,有点崇高,也有点悲怆。
  生活的困顿,不该剥夺做父亲的尊严,这是他精神的最后一块领地,凛然不可侵犯。我想,可能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父亲的尊严是男人精神的高度,是荣誉、权威、自尊、傲岸的代名词,它赐予任何一个普通男人被尊重被崇拜的陶醉和满足。然而,为了捍卫这种神圣的高度,却需要一个男人付出辛酸的努力。
  我想起我在读大学时遇到的一名清洁工。他负责打扫我所在的学生公寓的楼道和厕所。50岁的模样,头发花白,脸像松树皮一样黝黑且皴裂开来。他每天的活又脏又累,而且被世俗的眼光所轻视。但奇怪的是,每次下班之后他都有多余的精力,精心地打扮自己。抹些自来水用梳子把花白的头发梳得平平整整,一丝不苟,换上洁白干净的衬衫,而且还会扣上封领扣,并滑稽地戴上一副眼镜。这时的表情慈爱而庄严,与平时判若两人。后来他觉察出我们的好奇,就解释说,他有一个女儿在初中读书,他每天下班后都去接她回家,女儿只知道他在大学工作,而不知道他具体干什么··· ···
  所以,在见到女儿的时候,他要把自己打扮得接近于教授。但是,每装扮一次都在提醒他一次自己无法自欺的卑微身份,不能不说是一种煎熬。
  山一般伟岸的身躯,海一般渊博的学识,沉默如幽谷博大深沉,言辞如江河滔滔不绝,口角表露着自信、仁慈、悲悯的微笑,眼神流露出太阳神阿波罗般智慧的光芒。他顶天立地,睿智豁达,高贵自尊,无所不能,这是天下儿女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形象吗?也是天下儿女最愿意接纳的父亲的形象吗?
  我的一位朋友跟我很痛心地谈到这样一件事:他一直崇拜他的父亲,在他父亲生命的晚期,病痛折磨得他不堪其苦。可是,当他每次回家,父亲总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他报以顽强的苦笑。这时他便肃然起敬地欣赏父亲。有一次父亲伸手去拿一只茶杯,茶杯在中途却落到了地上。父亲离去了,那只半空中的颤动的手却凝固在他的记忆中。他觉得这便是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正是他崇拜的眼神怂恿了父亲对病痛的忍耐,让生命最后时刻的父亲,不能自然地、人性地通过呻吟来宣泄痛苦。
  现在说起来,他仍然觉得这是他一生对父亲最大的错处··· ···
  对父亲光辉形象的一味歌颂,只能怂恿男人在生活中做鱼死网破的挣扎。让父亲做一个很平静很自然的男人,他既有可能雄浑如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也有可能纤细如轻舟淡月小桥流水。真正爱父亲,是学会接纳父亲的卑微和渺小。
  终有一天,我们会透过假大空的外表,在一个平凡的日子,在阳光的背面,看到一个很真实的和平时或想像中全然两样的父亲。这种感觉可能会以一种强烈的过错保存在我们的心中。邦达列夫曾在《父亲》中这样触目惊心地描写过他12岁的某一天,在一种意外的场合见到父亲的情景:巷子里洒满春日明媚的阳光,篱笆后的杨树疏密有致地透着绿色··· ···特别触目的是,他的个子甚至也显得很小,短短的上衣很不好看,裤子很窄,而且又很不像样子地卷到脚踝上面,这样就显出了那双大大的、已经穿破的老式皮鞋,而那条带着别针的领带就像一个穷人毫无用处的装饰。难道这就是我的父亲?可他的脸上却总是显示出善良、自信和勇敢,而不是疲惫和冷漠。他以前从来不是那样的满脸皱纹,那样苍老,那样平庸无趣。
  这就是父亲吗?连邦达列夫也没有当即展开温情的双臂去拥抱父亲,父亲的形象是灰色的,是委琐的,这不是他平时用一厢情愿的笔所描画的父亲。一直到了某一天,宿命般的到了属于他的春日,他成了另外一个人的渺小、可笑和难看的父亲,才想起来去搂住昔日那个曾令他“很不好意思”的瘦削的双肩。然而为时已晚。
  为父不易。
  所以,天下的儿女都有千万条理由以千万种方式去爱父亲。重要的是,千万别忽视父亲眼神中闪烁的疼痛和隐忍。爱父亲,真实的爱是,爱父亲的类似于邦达列夫笔下的那双“小丑般的、穿破的大皮鞋”。

(高 辉摘自《三月风》2003年第8期)

分享到:
了却一桩心愿(第43页)
尿鞋(第40-41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