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良福
明洪武年间,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人品文品都很好,得到吏部的荐举。朱元璋大笔一挥,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卢熊奉旨马上动身,到达兖州后,首先启用官印发布文告。当他把朱元璋皇帝授给他的官印取出来一看,顿时傻了眼。原来,朱元璋笔下的诏书是授卢熊为山东衮州知州,官印根据皇帝的诏书刻制,兖州自然就变成衮州了。可是,山东历来只有兖州而没有衮州,那该怎么办呢?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放牛出身,后来当了和尚,靠自学初通文墨。做了皇帝以后,每天要看大量奏章,还要下诏批文,凭他那点文字功底,确实不够用。可他是皇帝,可以妄自尊大,自作聪明。卢熊当时要是将错就错,拿兖州当衮州,那是皇帝老子改的,只要将错就错就行了。作为读书人,加上办事认真,卢熊认为应该改过来。他当即就向皇上写了奏章,说明纠错的原因。
朱元璋一看奏章,知道自己写错了。只是皇帝乃金口玉牙,说啥是啥,当然不能改动。于是,朱元璋心底冒火,大骂卢熊这厮大胆,竟然在朕头上咬文嚼字,朕难道不知道山东有个兖州吗?朕授他衮州知州,就是兖州知州,这兖衮二字,其实是一码事,只是文人多事,搞了许多写法而已。如今他竟敢将它注念成“滚”字,这不是要朕滚蛋吗?好个混账东西,刑部听旨,立斩卢熊。可怜卢熊,为了一个字,送了性命。
(郝 晶摘自《老年日报》200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