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8月
20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1期

馒头溯源(第38页)

发表于 2022-08-20 • 字数统计 504 • 被 345 人看爆

馒头溯源

刘准

  馒头是当今的主食,如今所说的馒头是无馅的,而江浙沪一带有馅的包子也被称为馒头。据说,馒头原先是有馅的。
  《事物纪原》卷九载:诸葛亮渡泸水时,因瘴气作祟,便用面裹牛羊猪肉,做成人头状的“馒头”进行祭祀。有人断言,馒头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生产方式的制约。馒头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石磨的发明;二是发面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从史料看,面食出现于战国时期。《墨子·耕柱》中有一“饼”字,专家们说,中国古代尚无石磨只有杵臼,用杵台捣出的面粉寥寥无几,因而“饼”这种面食只是稀罕之物。其时的大众食物仍然是糗,这是一种炒熟的颗粒粮,需要调上水吃。出远门时,人们要用竹器装糗,用瓦壶盛水,即所谓“箪食壶浆”。
  约在秦汉时期,我国才有了石磨,面食随之流行。那时的面食统称“饼”,如片汤称煮饼,火烧称炉饼,死面饼称笼饼等等。直到晋代,发面面食才问世。《晋书》载,何曾官至丞相后,生活奢侈,“蒸饼上不坼(chè)十字不食”。何曾所吃的这种“蒸饼”,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开花馒头,不过那时还没叫馒头。
  诸葛亮生活于两晋之前,馒头源于他那个年代的说法并不确切。

(韦志彪摘自《读者报》2003年8月14日)

分享到:
西藏的赛马会(第39页)
农村干部忧思录(第36-38页)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16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17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771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48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01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