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3月
15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1期

梦想的凳子(第20页)

发表于 2023-03-15 • 字数统计 1324 • 被 216 人看爆

梦想的凳子马 德  都快八岁了,他10以内的加减法还是算得一塌糊涂。父亲把墙根下玩打石头的他拽起来,给了他一个书包,说,上学去吧。  父母一天到晚想着他能有一个正经营生去干。有一年秋天,他蘸着黑墨水,在自己家的墙围子上,画下了一个四角的亭子,几棵高树,还有一些波光粼粼的水。邻居说,这孩子画得不赖,将来当个画匠吧。他以为,他将来能当走村串户的画匠了,就有意无意地留心画匠干活。那年,有一个人给他大舅家画墙围子,也画了一处山水,还题了“桂林山水贾天下”的字,他明知道那个“贾”字错了,但没敢讲出来。  就在他还不能确定是否能当画匠的时候,父母又发现了他的另一个“长处”。有一次,他和隔壁春四家的小子剪下

阅读全文 »
02月
28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1期

匈牙利舞曲(第18-19页)

发表于 2023-02-28 • 字数统计 2414 • 被 227 人看爆

匈牙利舞曲鲍尔吉·原野  认识李杠,是在冬天某日,我路过嫩江街见一人蹬倒骑驴(人力车)快蹬不动了,他就是李杠。大冬天,别人穿羽绒服,缩脖走路,他穿一蓝球衣,后背漏湿了;脸红,挂着汗像刚出锅的熟食;屁股左践右践,车上的水泥装多了,狠载。  狠载的人都要强。我合计,看你上坡怎么办?  不出意料,他拐人小区门前的小坡有冰,车蹬不上去了,绷着,不进不退。我跑过去,搭把手,车过了。  他擦汗,说:“好人一生平安。”我说:“别客气,以后少装点儿。”他说:“好人一生平安。”  没走几步,他喊:“大哥!大哥!”  我站住脚,他跑过来问:“大哥,你家有暖气吗?”  我逗他:“你想拉走啊?”“那哪能。”他掏出一团

阅读全文 »
02月
28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1期

日常的感动(第17页)

发表于 2023-02-28 • 字数统计 1291 • 被 226 人看爆

日常的感动丁 捷  我的日常生活跟绝大多数人一样,平淡无奇。我曾在很长的一段年龄里,怀疑自己的生活是不幸的死水,抑或自己的心天生迟钝,缺少冲动的热情。后来在生命的消耗和现实的耐心调教中,我惊喜地发现了,在自己的河流中也时常迸发出朵朵浪花,它们不重、不喧,却使我的心盈满了感动。  有一阵子,每天下班回来,总是被母亲差遣出去,买一袋盐,一瓶醋,一袋小孩吃的零食之类,母亲不知怎么变得丢三落四,似乎总是在我回来的时候,想起一件需要急办的小跑腿,而她此时确实是走不开的。时间长了,有些异样的感觉:是不是母亲年纪大了,脑子和腿都变得懒散了?可不久我发现,家里的油盐酱醋多得不能再多,都被母亲藏在灶台下的柜子里

阅读全文 »
02月
21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1期

父亲的人情簿(第16页)

发表于 2023-02-21 • 字数统计 1235 • 被 243 人看爆

父亲的人情簿刘志坚  父亲过世后,没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就一本人情簿。那是父亲的手迹,就留下了。父亲没上过学,靠自学才认得几百个常用字,勉强能记账而已。  一天,我偶然翻了翻,其间有些东西,是我怎么也读不明白的。  那是一本人情流水账。账簿是旧式的,整齐的红线条,直书。掀开封面,扉页上是这样写的:四乡八邻,往来人情,钱财粪土,仁义千金。歪斜的字体透着浓郁的乡情。我疑心那是账簿的民俗套语。下面记的就是某年月日,桂生嫁女,送礼5元,某年月日牛大爹八十大寿,送去8元之类的人情往来了。金额不大,但记得一笔不苟,端端正正,父亲是个认真的人。  账簿不很厚,300来页,时间跨度大,从刚解放初期的20世纪5

阅读全文 »
02月
21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1期

北欧三国到底有多清廉(第14-15页)

发表于 2023-02-21 • 字数统计 2995 • 被 244 人看爆

北欧三国到底有多清廉南 北  刘仲华  2003年10月7日,总部设在柏林的透明国际公布了2003年度的腐败指数。透明国际对全世界133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务员及政治家的腐败程度进行了排名,得分最高即腐败程度最轻的依次有芬兰、冰岛、丹麦等。其中芬兰以9.7分的得分连续第四年成为全球最廉洁政府。  在这里,腐败的定义是:公务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这类现象在北欧三国芬兰、冰岛和丹麦是极为罕见的。芬兰人认为健全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政府官员的诚实可靠,不能让任何人和任何部门有超级权力。  有一次,记者到冰岛出差,碰到一位去冰岛开会的芬兰环保署的处级官员。会议为期3天,但由于她是第一次

阅读全文 »
02月
21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1期

中国古代的颂廉联(第13页)

发表于 2023-02-21 • 字数统计 817 • 被 213 人看爆

中国古代的颂廉联耿志刚  四川道教圣地青城山有一副郑板桥所撰的对联,该联只有八个字:“心清水浊;山矮人高。”上联表明自己为官清廉,心地纯洁,不与混浊官场同流合污;下联警示自己置身高处,不让世俗浮云遮住眼睛。  明代李廷机官至礼部尚书,他撰有既可自警又可警人的一副对联:“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大意是说,一个人的人品使他的官职受到社会敬重,而不是他的官职使他受到社会敬重;他的官德应比他的才学高,而不能让他的才学比官德高。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在军校大门上悬挂一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该联一语点破办学宗旨,被学员奉为警策。后来一些人投靠反动势

阅读全文 »
02月
16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1期

话说天津卫(第12-13页)

发表于 2023-02-16 • 字数统计 1929 • 被 212 人看爆

话说天津卫蒋子龙  千百年来,天津以北京的门户自居。门户者,看门守户,即现在的传达室。守传达室,自然就要忠于职守,安贫乐道。身为传达室,也自然就不像门里边那么神秘,那么高贵。马路比北京的窄,楼房比北京的矮,工资比北京的低,连物价都不如北京涨得高、涨得快!北京人曾不无自得地传说,他们结婚喜欢顺着高速公路跑到天津来举行婚宴,连吃带喝再加上来回的路费,还比在北京结婚便宜。这不知是恭维天津,还是挖苦天津?更闹不清占便宜的是北京,还是天津?所以可用四个字概括天津性格:平实,自谦。  一个很大的城市怎么会成了另一个很大的城市的“门户”呢?这就需要说说历史了。天津建城在明代,称“卫”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朱

阅读全文 »
02月
16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1期

乡间的浪漫(第11页)

发表于 2023-02-16 • 字数统计 924 • 被 239 人看爆

乡间的浪漫吴锡平  时下我们时兴说浪漫,在现代都市里,无处不在的浪漫不仅是时尚用品推介的广告语,还是都市人别在胸前的一枚光亮的徽章。但说到浪漫,我们的想像力似乎永远停留在玫瑰、烛光和葡萄酒里,却不知道,在粗陋的农村乡野,也有浪漫的存在。在山东的鲁西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种风俗:每年春天将要来临的时节,家家户户会在家门前的地上埋一截竹筒,在露出地面的竹筒口上放一根鹅毛,立春时刻一到,鹅毛就会飘飘忽忽地飞起来,表明地气开始萌动,春天已经来了。春天一来农人们就要开始下田劳作,拾掇一年的农事了。这种风俗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试春”。  记忆里,老家靖江也有一种小浪漫,叫夹“毛耳朵”,流传在小孩子们中间。说

阅读全文 »
02月
16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1期

年俗画(第10-11页)

发表于 2023-02-16 • 字数统计 1442 • 被 225 人看爆

年俗画韩昌盛守 岁  吃过饺子,这一年的饭就吃完了。  父亲今晚很慈祥,笑着招呼孩子们打牌。妈妈却大声喊着:谁跟我一起去炒瓜子?  照例是好吃的孩子欢快地奔向了灶房,啪嗒啪嗒抽起了风箱。待锅烧热后,妈妈将两碗沙子倒进了锅,快速地翻动起来。据说这是秘招,放沙子炒瓜子不会焦。不过,香气扑鼻倒是真的,和着别家的香味,弥散在大年夜。  瓜子、花生炒好了,一家人团坐在黄亮的灯下,或打牌或下棋或玩一种“布、剪刀、锤”的古老游戏,奖品当然是香气喷喷的瓜子、花生了。其间,便会有孩子们的尖叫声,那是老输的孩子去抢瓜子的兴奋;还会有爸爸、妈妈孩子般的笑声,毕竟,大人们也该放松放松了。  玩累了,困了,该睡了,妈妈

阅读全文 »
02月
08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1期

红白喜事(第8-9页)

发表于 2023-02-08 • 字数统计 2494 • 被 227 人看爆

红白喜事张生全秋后娶新娘  选择秋后娶新娘,这在村人眼里是一件十分顺理成章的事。就像庄稼,立秋后就得开镰,迟了,便要黄烂在田地里,不可收拾。女儿养在娘家,十四五岁开始涨苞,十七八岁小模小样,翻过二十的坎儿,就黄澄鼓眼的熟透了。这个时候抬了花轿去娶,自然再正常不过。  娘家人虽然也认这个理儿,但心里总是有些不痛快。凭什么我辛辛苦苦种出的一季庄稼要你来白收白割?当我在田里一身汗一身水的时候你在干吗?你躲在屋檐下磨刀!每每想到那小子磨刀时贪婪和得意洋洋的模样心里就来气,所以自从这可恶的偷心贼跨入家门的那一刻起,娘家人的天空就没有完全晴朗过。尽管娘家人也懂得,到了收割庄稼的时候如果总是连绵阴雨,最终的

阅读全文 »
02月
08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1期

世上最好的地方(第7页)

发表于 2023-02-08 • 字数统计 1335 • 被 277 人看爆

世上最好的地方冯雪梅  母亲总说,这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家。  我不这么想。  最早的时候,我的家在大院中里外两间的平房里。我记得小院里的槐花香,记得在大树下跳皮筋时唱的儿歌,记得母亲在公用的自来水龙头下洗一大盆的衣服,父亲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刨木板做家具。  那时候,我对家的理解就是小院里那间挂着竹帘的小屋。  院子里的房子都是相同的结构,惟一不同的是各家挂在门口的竹帘。父亲把买来的竹帘细细打磨光滑,以免扎着人;母亲用旧的格子布将竹帘的边包上,既好看又耐用。  父亲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就那两间小平房,也被他动着脑筋规划过。  家具都是比照屋的尺寸做的,我实在不知道父亲如何有这样的手艺,只是觉得天底下

阅读全文 »
02月
07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1期

叫一声妈多好(第4-6页)

发表于 2023-02-07 • 字数统计 4667 • 被 87 人看爆

叫一声妈多好张景祥  旧历的八月十五,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同事和朋友相见,都说:回家去。我心里暗暗的。他们回到家里,都能见到自己的母亲,而我回到蒲秧沟,能见到我的母亲吗?但是,在“八月十五”这个特殊的日子,我的心还是被一种思乡的情绪牵动着。下午的时候,我最终下了决心,回家去!我领了妻子、女儿回到了蒲秧沟。大哥的房子还是那栋房子。大哥屋里的正墙上,挂着母亲的遗像。我站在母亲的遗像前良久,默默地喊了一声:妈!  母亲是上个世纪最后一年去世的。跨入这个世纪,只需百十来天,但母亲没有迈过这百十来步,没有成为跨世纪老人。  父亲是在我十岁时候去世的,我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清晰的母亲和模糊的父亲都留在了上个

阅读全文 »
02月
07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1期

漫画与幽默(第2页,2004.01)

发表于 2023-02-07 • 字数统计 1043 • 被 237 人看爆

漫画与幽默原因  某美院规定学生不准和模特儿谈恋爱。有个学生不仅和模特儿谈恋爱,还使她怀孕了。学院领导大怒,决定开除该生。宣布处分那天,只见公布的原因是:破坏教具。(王 红摘)双人床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床”字说:“这是chuang。”然后在“床”字里加了一个“木”字,成了“麻”字。接着问学生:“这是什么字?”学生齐答道:“双人床。”(袁 莉摘)包裹变了  妻子:“你去邮局怎么没把包裹拿回来?”  丈夫:“唉,人家不让我领。”  妻子:“为什么?”  丈夫:“包裹单上写的是“鸡蛋’,可包裹里面全是小鸡呀!”为难  亨利奶奶有一张巧嘴,介绍成了不少美满姻缘。一天她对安娜姑娘夸起了一个小伙子:“汤

阅读全文 »
11月
26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2期

『吃』的语汇(第48页)

发表于 2022-11-26 • 字数统计 741 • 被 268 人看爆

『吃』的语汇卞 文  中国人重视吃,最典型的表现莫过于民间语言。在中国,用吃来表达各种思想和行为的语汇简直太丰富了,含义既广泛又复杂,许多都可以带“吃”字来说。  譬如,把从事什么职业说成吃什么饭,从政的叫“吃政治饭”、“吃官饭”,做生意叫“吃算盘子饭”,文人叫“吃笔杆子饭”,教师叫“吃粉笔灰",没有正当职业而靠女人为生的叫“吃软饭”,卖弄口舌的叫“吃嘴皮子饭”,投机取巧为生的叫“吃松活饭”。遇见了打招呼,不说“你好”、“再见”,而是说“吃饭没有”、“吃了饭再走”。情况紧急叫“吃紧”,受了惊吓叫“吃惊”,经受困难叫“吃苦”,力不从心叫“吃力”,受了损失叫“吃亏”,占了便宜叫“吃了甜头

阅读全文 »
11月
26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2期

财神(第44页)

发表于 2022-11-26 • 字数统计 1303 • 被 269 人看爆

财神(佚名)  在民俗诸神中,财神的知名度比较高。在世俗人们的心目中,财神可以和福禄寿三神相提并论。在民间,财神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财神,一类是武财神。  文财神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手执如意金钩,身穿蟒袍,足登元宝,五绺长髯,飘落胸前。他与天官的区别是;天官神态慈祥,笑容满面;而文财神面目严肃,脸庞清瘤,据说这就是比干。  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为人忠正耿直。比干见纣王荒淫无道,不理朝政,常常直言劝谏。对于比干的劝谏,纣王不但不听,反而认为他是在无理取闹。有一次,比干强谏,谏得纣王大怒,说道:“我听说圣人之心有七个窍,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有七个窍!”说完,便叫人把比干的心挖了出来。

阅读全文 »
11月
26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2期

最深处的爱(第43页)

发表于 2022-11-26 • 字数统计 1030 • 被 274 人看爆

最深处的爱菲 菲  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变得对外孙、孙女甚至自已的儿女都不认识了。  有一天她失踪了,我们全家都急得不行,四处寻找。最后终于在郊外看到了她。可她一个动地嘟囔为什么要带她回来,她要回她自己的家。  我们都十分痛心,原本那么疼爱我们的外婆,却对我们视而不见。  惟一庆幸的是她还记得外公,有时她睡在床上,双眼无神地看着天花板,嘴里就喊着外公的名字。可她却不认得外公本人,就算外公站在她身边,她还会用拐杖打外公。但我们知道,外婆的心里还是有外公的,毕竟外公是她这辈子最爱的人。  后来,外婆的病情变得更不乐观了,需要住院。一开始,外婆死也不肯去医院,最后我们对她说外公在医院里等她,她这才妥

阅读全文 »
11月
26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2期

东方歪语(第42-43页)

发表于 2022-11-26 • 字数统计 1639 • 被 283 人看爆

东方歪语东方雷雨  钱: 又名“孔方兄”,是所有人的熟人。  古人说钱“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布于市、束于帛”,又说其“利则如刀,气或如云”,还说它“可以使鬼,可以通神”。雷公说:“钱如刀,杀的是爱财之人;钱可使鬼,使的是贪婪之鬼;可以通神,通的是爱财之神。”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我是除了金钱以外一无所有的穷人。”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等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  《红楼梦》诗曰:“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零钱: 一种不用的时候抛在地上没人拾,用得着的时候一分钱难死英雄汉的东西。  零钱最多的地方

阅读全文 »
11月
26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2期

昔日乡间女人(第41页)

发表于 2022-11-26 • 字数统计 534 • 被 264 人看爆

昔日乡间女人马兆锋  蒙着面纱,把少女的纯情与梦想拱手交给命运,从父母三从四德的训诫中款款走出,撩开面纱,撕破少女的矜持与羞赧,又被公婆三纲五常的古训捆住了手脚··· ···  一时的欢乐换来一生的伤痛,从此便一头挑着太阳一头提着月亮;一头担着日出一头挑着日落。在男人的世界里清清苦苦地做着女人,在女人的世界里悲悲切切地做着男人。脸,被屋里的烟重得又紫又黑;腰,被屋外的农活压得弯而又弯。  为了传宗接代不断香火,心甘情原地做生儿育女的机器。将亲骨肉抱养给别人,还要沮丧地拍着肚皮大骂自己没本事生不出儿子。  一辈子都在学一种叫做凌霄花的植物,不停地攀援,待字闺中倚着父亲,情窦初开靠着丈夫,人老珠黄

阅读全文 »
11月
26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2期

印度遇丐帮(第40-41页)

发表于 2022-11-26 • 字数统计 2197 • 被 255 人看爆

印度遇丐帮刘少才遭遇小“丐帮”  在印度,贫富之悬殊,对比之强烈,实属世界罕见。印度自古多寺庙,但无法考证什么时候多起了乞丐,逛街时让你寸步难行的就是“丐帮”,不论是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孟买这样的大都市,还是那些名不见海图的小港,不管你走到哪里,总会有一群一群的乞丐如影相随,别说下地观光,就是遛马路也提不起兴趣。  你别看印度的沿海城市也有不少高楼大厦,但大厦之旁却常见到穷人搭建的破窝棚和沿街摆卖的破旧物品,街上大卡车、小汽车、公共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牛车、三轮车、手推车、牛群和行人挤在一起,互不相让,争路而行,满街混乱。走在街头,你会忽然被一两个小乞丐拦住,他们有时甚至会紧紧抱住你的腿,或

阅读全文 »
11月
21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2期

不同的命运(第39页)

发表于 2022-11-21 • 字数统计 908 • 被 283 人看爆

不同的命运陆勇强  去看专家门诊的时候,她们的号一前一后,住在城里的女人排在前面,住在农村的女人排在后面。  城里女人穿着考究的衣服,根本看不出有四十多岁的年纪,她雍容华贵,发黑肤白。农村女人大概起早从乡下来,起得早了,早饭没吃,坐在长条凳上啃一只肉包子,穿着一件陈旧的棉大衣,头发乱蓬蓬的,有几丝还沾在额头上。  城里女人闻不惯五毛一个的肉包子散发出的那种气味,站起来走到窗前。农村女人不知道她是在嫌弃自己,照样吃得欢。  她们都看同一种毛病,专家是省城来的,很有名望。  城里女人先进去,半个小时后出来时,她满脸悲伤,在出门的时候差点摔倒,还扶着墙休息了一会儿。  农村女人也看了半个小时,医生告

阅读全文 »
11月
21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2期

做农民的儿子好难(第38-39页)

发表于 2022-11-21 • 字数统计 1719 • 被 273 人看爆

做农民的儿子好难刘侠风  关于农民的定义很有意思。文人说:“农民就是住在有许多桃花菊花的地方,每天喝着自己酿造的美酒,听公鸡唱歌,看夕阳西下的人。”  商人说:“农民就是一眼就能认出来,衣衫不整,最喜欢买便宜货的人。”  农民自己说:“农民就是叫自己的孩子不要像自己的人。”  做农民难啊,他们很少过节,更谈不上什么“双休”,一年到头,从生到死,不论严寒酷暑,不论风霜雨雪,都是披星而出,戴月而归,面朝黄土背朝天,劳累一生,清贫一生,到头来得到的却只有一口薄棺材,一杯掩埋棺材的黄土。  做农民的儿子也很难!第一次的深刻感受是在接到大学通知书的时候。捧着对自己十年寒窗的“判决书”,来不及兴奋,先要看

阅读全文 »
11月
21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2期

乡下的呼噜(第37页)

发表于 2022-11-21 • 字数统计 1298 • 被 252 人看爆

回头望故乡李 铭  老父几天前往城里捎信,说要来城里小住几日。  我妻生得小巧玲珑。跟我刚结婚时回乡下老家,被老父的呼噜搅得夜不能寐。我们听着对面屋里老父的呼噜,如听着一场波澜壮阔的音乐会。因此,妻便有称赞老父的一句话:“咱爸的呼噜可谓空前绝后。”  老父进城的消息捎来后我故意几次在饭桌上提起此事。  妻说:“我和儿子都知道了。大老远来一回,一定留他多住些日子。”  我说“老父来了,连同乡下的呼噜也要带来。”妻抿着嘴笑。  别看妻是城里女人,可妻不嫌乡下人。我不也是在老父的近呼噜声中长大的吗?但我还是做了一些准备工作。老父来了,一家人难得聚一聚,当然不能让老父住招待所。那样做的话,老父舍不得让

阅读全文 »
11月
18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2期

回头望故乡(第36页)

发表于 2022-11-18 • 字数统计 1280 • 被 276 人看爆

回头望故乡梅 资  我常常做梦,梦见自己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贪婪地吮吸故土的芬芳,忘情地流连于熟悉的山水中,沉醉在亲情、友情、父母的温暖怀抱里··· ···可是,一觉醒来,发觉自己仍躺在异乡的出租屋里,不知不觉间,孤寂与伤感一如早春的浓雾浸上心头,泪水就沾湿了枕巾。  在异乡打拼的日子,我如满弦之弓,没有一时半刻的松弛,白天,只要醒着,我的脑子就被所有的生存概念所充满。只有梦境属于我,只有回到梦境,我才恢复人的感知,才能享受难得的片刻温馨··· ···  于是,我开始哼着《常回家看看》,在都市的纷纭中酿造乡愁。回乡的迫切胜过为钱打拼。因此,当我与老板发生矛盾而被解雇时,我没像寻常失业者那样惶

阅读全文 »
11月
18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2期

舍弃(第35页)

发表于 2022-11-18 • 字数统计 614 • 被 268 人看爆

舍弃陈 萌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è)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许多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者剧痛艰难地走到医院。虽然缺少了一个脚趾,但孩子以短暂的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

阅读全文 »
11月
18
《读者》(乡村版)2003年第12期

城里人与乡下人(第34-35页)

发表于 2022-11-18 • 字数统计 2192 • 被 294 人看爆

城里人与乡下人杨耀峰  城里人比乡下人有优越感,城里人比乡下人高人一等。这种思想来自城市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来自城市优裕的物质生活、发达的医疗卫生与科学技术。城里人在乡下人面前往往显得气宇轩昂,有的甚至不可一世。  城里人从来不想自己为什么会比乡下人高贵,他们觉得这是自然的也是命定的,好像他们一生下来就是这样的。乡下人看城里人往往是昂着头看,眼睛里流露出羡慕的神情。要是城里人问路找人,乡下人会受宠若惊地告诉城里人。但是乡下人到了城里,碰见的却大都是冷漠的目光。  乡下人似乎从来不考虑自己为什么会比城里人“低贱”,他们也觉得这似乎是命定的或者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也似乎从来不考虑为什么乡下会

阅读全文 »
12 13 14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57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59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812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76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35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