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归档
文 摘
文 摘

淹死的鱼oO

收录的一些老文章

06月
26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误解非洲的十个方面(第36-37页)

发表于 2023-06-26 • 字数统计 3109 • 被 163 人看爆

误解非洲的十个方面剑 虹  每当与亲戚朋友相聚时,我们总会聊起许多关于非洲的话题。他们没有去过非洲,贫穷落后、战争、饥饿等凡与贬义沾边的字眼,仍是绝大多数人对非洲的印象。我将世人对非洲各种各样的误解,大致理出常见的十个方面加以解释和澄清。政治误解  非洲,留给世人的印象一直是政局不稳、权力更迭、兵荒马乱的是非之地。追溯历史,造成非洲动荡的状况既有非洲人自身的责任,也有历史的成因。在政治上,当非洲各国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后一些国家的发展因照抄苏联模式而一波三折,八九十年代西方国家开出治国的“良方”,向非洲大陆兜售民主,结果贻害无穷,导致更多国家的政局岌岌可危,冲突四起。现在,人

阅读全文 »
06月
21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赶着你的牛车来(第35页)

发表于 2023-06-21 • 字数统计 1453 • 被 154 人看爆

赶着你的牛车来颜建国  二十几年前,六爷是我故乡的一名车把式,他赶的是牛车。在农村,不是每个男劳力都能摆弄得了牲口的。那时还是大集体,全村就一个牲口棚,四五辆马车和牛车。其中有一头大黄牛,劲大性子烈,换了几个车把式都降服不了,最后它栽在了六爷的手底下。六爷对牲口并不是猛鞭抽,而是经常为它们洗刷抚模,不管听懂听不懂还经常跟它们说说话。六爷有四个孩子,最小的一个却叫小五,他的意思是那只大黄牛就是小四,人和牛一同排起序来,可见这头牛在六爷心里是多么重的一块肉。  六爷的性子和大黄牛相反,很温和,很随人。在家里,他对六奶和四个孩子轻声轻语;在外边,对别人他也是迁就随和,宽容大度。六爷的理论是:男人在家

阅读全文 »
06月
20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两角钱做成中国的“梳业大王”(第32-34页)

发表于 2023-06-20 • 字数统计 4278 • 被 168 人看爆

两角钱做成中国的“梳业大王”林新华 王启生  两角钱能做些什么?刘九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两角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就是因为小小的两角钱,使一个打工青年踏上了创业之路,历经10多年的拼搏后,创办了一家全国最大的梳蓖生产企业,他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梳业大王”,其生产的“天天见”系列梳蓖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出口到30多个国家。  35岁的刘九生是湖南省十届人大代表,奇特的创业经历为他赢得了不少的荣誉:“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创业之星”··· ···两角钱生意让打工的他着迷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栏垅乡是一个比较闭塞的地方,但栏垅的家庭制梳手艺却闻名遐迩。当地的村民说,制梳在栏垅已经延续了几百年,许

阅读全文 »
06月
13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半』字说趣(第31页)

发表于 2023-06-13 • 字数统计 1188 • 被 181 人看爆

『半』字说趣李盛仙  “半”这个字,在词典中解释,一种是二分之一的意思;另一种是中的意思;再一种是不完全的意思。若将它运用得当,那独特的含义将透出神韵,令人叫绝,以至有人把它作为“半”字文化。  古人称见过一面者为“半面之交”,人品高者为“半天朱霞”,年纪较大但尚存风韵的妇女是“徐娘半老”,做事不彻底叫“半间不界”,彼此不分上下的称“半斤八两”,还有什么半生半熟、半青半黄、半推半就、半信半疑、半真半假乃至半途而废、半身不遂云云。  诗词中的“半”,描绘出神奇的景致。色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声如:“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形如:“

阅读全文 »
06月
13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麦青(第30页)

发表于 2023-06-13 • 字数统计 1375 • 被 167 人看爆

麦青伍中正  日头往西移,坡上的光线,明显的比先前亮了。  麦青坐在山坡上看着自己的牛,女人坐在麦青的身边,牛就在坡上不紧不慢地啃草。牛还对麦青不时地望望,麦青说,卖得了。  麦青女人回话,是卖得了,卖牛的钱要攒起来,往后用钱的地方多。  麦青瞥一眼女人,就开始吆喝牛,牛就在坡上的光线里走动起来。  麦青一口接一口地喝着谷酒,到了兴头上,女人劝他莫喝了!还要卖牛呢,麦青这才放了筷子放了杯,去牵牛。  麦青迈着晃晃悠悠的步子,那头牛的步子也晃晃悠悠,身后响起女人的声音,卖了牛的钱好好拿着呃。  麦青就还两句,你还当我麦青是三岁娃不晓得高低。真是的。  麦青还没回家,就有好多人知道麦青卖了牛,村主

阅读全文 »
06月
13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你是一个商人(第29页)

发表于 2023-06-13 • 字数统计 319 • 被 172 人看爆

你是一个商人聂小武  纽约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楼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他把一元钱丢下,就走开了。但他又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的人那里取出几根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  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说:“你可能已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你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巧,直到你跑来并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没想到纽约商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使得一个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树立了自信,并且通过自

阅读全文 »
06月
07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乡村的气息(第28-29页)

发表于 2023-06-07 • 字数统计 2578 • 被 157 人看爆

乡村的气息薛军礼  既然是乡村,就得有点儿什么。不是金,不是银,是一种气息,乡村里才有的那种气息!  乡村的气息是幽香的泥土味,清香的庄稼味,猪粪、牛粪、马粪、驴粪掺和在一起的野臭味。乡村的气息还是一望无际的绿野,静静流淌的溪水,山坡上吃草的牛羊,场院里觅食的鸡鸭··· ···阳光从山那边漫过来了,一切的一切便都活了··· ···  人流如织,汽车聒噪,煤烟滚滚,臭水四溢,空气污浊的地方不是乡村。乡村不是这副模样。乡村的空气要论价的,当然,那是金钱买不到的,就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想出千两银、万两金,乡村人也不会将空气卖给你!  乡村的第一丝气息是从清晨开始的。清晨的气息很清爽,清爽的气息中,

阅读全文 »
06月
07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用不着跑在别人的后面(第27页)

发表于 2023-06-07 • 字数统计 359 • 被 167 人看爆

用不着跑在别人的后面李中声  有个叫理查·派迪的赛车运动员,当他第一次赛完车后,抑制不住兴奋地向母亲报告了比赛的结果。“妈,”他冲进家门叫“有35辆车参加了比赛,我得了第二名。”  “你输了!”他母亲回答道“妈妈,”理查抗议道,“有这么多的车参加比赛,我第一次跑就得了第二,这样的成绩难道不算很好吗?”  “理查!”母亲严厉道,“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后面!”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派迪称霸赛车界。他成为赛车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手,他创造的多项纪录至今还无人打破,“理查,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后面”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他跑在最前面。  如果你渴望更大的成功,那么就应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就是独一无二

阅读全文 »
06月
06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父亲在街上(第26-27页)

发表于 2023-06-06 • 字数统计 2317 • 被 170 人看爆

父亲在街上凤 鸣  张开近视的眼,在2号站台涌动的人群中寻找,身体却被裹挟到地下出站口中。一声含混的声音响起,凭感觉,知道是父亲发现了我。在依旧不断的人群中,父亲像一只斑驳掉漆的小船,如果不是手拎着重东西,父亲会顺流向我漂来。那些背篼,柳筐却较劲似的拖着他不动。  分开渐稀的人群,我走到父亲的跟前。父亲的声音快活得像在家喊他的猪或羊。那些家畜都曾经养过,只是现在一个也不养了。地也不好种了。父亲吵吵着说:拿了点土豆子、红芸豆,还有抢子也拿来了。你姐把我送到车站上。我拎了拎四五十斤重的帆布袋,知道里面是父亲菜园里的土豆,没上过任何农药化肥的,只是平时堆在窖里运不来。那柳条编成的筐里,化肥袋包裹着的

阅读全文 »
06月
06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东北的二人转(第24-25页)

发表于 2023-06-06 • 字数统计 2767 • 被 230 人看爆

东北的二人转秋 思  说起我们东北的二人转来,总有一种不屑一顾的表情,因为我自己是一个东北人的缘故,有时甚至觉得二人转在给东北人丢人现眼。很小的时候,在公园里的一个空地,或在农村的场院上,都可以看到二人转。  那种满口荤语,打情骂俏,让人听得耳热脸红的污秽语言,按现在时兴的话说,黄得不能再黄的地头文化,下流文化,是那些“正经人”不敢走近半步的那种曲艺形式。在田间地头、在任何有喜庆的日子,甚至在农村办丧事的时候,都要唱上一台二人转。二人转和东北人一起生长,一起存在,一起生活,一起悲一起乐,一起哭一起笑。  二人转是东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东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最广泛、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文化。

阅读全文 »
05月
31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欧盟农民躺在政府怀里(第22-23页)

发表于 2023-05-31 • 字数统计 2766 • 被 163 人看爆

欧盟农民躺在政府怀里田 帆  在欧洲游历,最悦人的风景是在农村。葱翠的绿色如织锦般,沿着大地无边无际地铺开。阳光灿烂的时候,更有闲散的或花或白的牛羊点缀其间,随便选一个角度,便可制成一张明信片。偶有庄稼地也根本没有人影,更不用说看见“面朝黄土背着天”的农民了。  来欧洲不久,便有朋友告诉我:如果有人说他来自大城市,那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稀罕;如果有人说他来自农村那就要格外留意一下,其家境富裕倒在其次,说不定还是个王公贵族的后代呢。千价万价确保农民收入  欧盟的农村、农业、农民之所以让人羡慕,关键就在于政府的呵护政策。欧盟可以说是世界上农业保护主义色彩最浓的地区,这除了农业本来就事关国计民生之外,更

阅读全文 »
05月
30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把贫苦的种子从内心拔除(第20-21页)

发表于 2023-05-30 • 字数统计 3226 • 被 178 人看爆

把贫苦的种子从内心拔除周重林  如果邱鹏能做到的话,他要在北京买一间大房子,装上暖气、空调,再买些家具,这样就可以有一个家了。再把父母接进来,他们用不着住在郊外简陋的民房里了,而远在沈阳上大学的妹妹也就用不着坐20多个小时的车颠簸着回家,还可以省下不少钱呢!偶尔,他还会邀请一些同学、朋友来家里坐坐,聊聊天,说说各自的梦想,那该有多好!  邱鹏轻声地笑了。他知道目前在这座城市里连一寸属于他的土地都没有,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是应该有梦想的。  如今他终于大学毕业,再也用不着为高额的学费发愁了。刚刚去外经贸部考试,也刚刚查到考研的分数,结果都令他满意。无论将来会去哪里,他都是高兴的。  邱鹏最近一直很

阅读全文 »
05月
30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难兄难弟”的来历(第19页)

发表于 2023-05-30 • 字数统计 427 • 被 172 人看爆

“难兄难弟”的来历梁伟业  东汉时期,颍(yǐng )州有个名叫陈实的人,生在贫家,自幼好学,办事公道。后来在太丘县做了县官,更是清正廉洁,断事公平,百姓非常佩服。他的生活十分简朴,家里没有仆人。他的大儿子元方,小儿子季方,也都有很高的德行。陈实出门办事,大儿子在前边拉车,小儿子拿着手杖跟在后面,路上行人见了,无不称赞他们。  由于陈实和他的两个儿子的声望极高,当时在县城墙上,都画着他们父子三人的图像,让百姓学他们的品德。元方有个儿子叫长文,季方有个儿子叫孝先。有一天,他们为自己父亲的功德而争论起来,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便一同来请祖父裁决。陈实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孙子说:“元

阅读全文 »
05月
30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别人的城市自己的村庄(第18-19页)

发表于 2023-05-30 • 字数统计 2257 • 被 165 人看爆

别人的城市自己的村庄朵朵  城市是一辆公共汽车,它不属于谁,但谁都可以搭上一程。它属于某个无形的组织,统一管理,统一售票,行驶在永不更改的水泥路上,但许多人对这个组织知之甚少、缺乏热情。  村庄是一架古老的牛车,它属于某一位农夫,并且忠实无比一一主人以外,谁也别想轻而易举地驾驭它。这架牛车,属于广袤的田野,自由自在地奔驰在泥土和草从中。  似乎谁都想到城里来索取点什么,但谁也不想对她负责,因为城市是别人的。正是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使城市沦为一个风尘女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每天都有无数的梦想者从四面八方拥向城市,他们以一种淘金者的冒险心理期望捞一把就走。而更多的是想在这里打下哪怕是巴掌大的地方

阅读全文 »
05月
26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月亮弯弯好游方(第17页)

发表于 2023-05-26 • 字数统计 1400 • 被 174 人看爆

月亮弯弯好游方龙治忠  哥从远方来,今夜到妹乡。  唱首门闾(lǘ)歌,邀妹来游方。   …  每当风轻云淡、月上梢头的时候,在贵州省丹寨县苗家村寨的寨门边,总会有这样的一首门闾歌传来,这是苗家的布卡(苗语意为小伙子)们来游方了。  丹寨苗家阿卡(苗语意为姑娘)们和布卡们,无论白天是怎样的劳累,可一到晚上,特别是月光融融的晚上,他们都相邀去游方。这首门闾歌就是布卡们给寨上的阿卡们发出的一张请帖,把在家做家务、孝敬父母的阿卡们扰得坐卧不宁,巴不得家人早早地洗脸洗脚,上床休息。  这时,寨门边的歌儿一首接一首地传来:  等得我心急,等得我心慌。  姑娘啊姑娘,我的心上人。  赶快出门来,来与我游方

阅读全文 »
05月
26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卖韭菜的(第16页)

发表于 2023-05-26 • 字数统计 771 • 被 175 人看爆

卖韭菜的晓抒  女人的三轮车上还剩两捆韭菜,听到有人喊“卖菜的”就停住了。  那时,女人脸上淌着汗,头发水洗似的紧贴在额头上,衬衣后背都湿透了。把三轮车倒了回去。这时从巷口驶出一辆小轿车,女人忙停下。小轿车挂了女人一下,向前蹿了十余米才停住。  女人没被挂倒,只觉着胳臂被擦了一下,看看有点发红,也没在意,推着三轮车继续走。从小轿车里下来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围着他的小轿车一点一点仔细地查看,当看到被挂歪的倒车镜,就把车倒回女人身边。女人刚把卖韭菜的五毛钱接到手。  汉子说:你挂了我的车,赔钱吧。  女人很恐慌:要赔多少?  汉子说:我的车值十八万,一个倒车镜最少三百块,给换个新的也行,给一

阅读全文 »
05月
25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独门小户(第14-16页)

发表于 2023-05-25 • 字数统计 3654 • 被 172 人看爆

独门小户李换运  经历了百年风雨的独门小户孤寂地藏在一片绿中,远处的村庄如滚滚波涛向这里奔涌,说不定哪一天就把它淹没。  冀西平原上最有名的河是西出太行的滹(hū)沱河,与滹沱河一样逶迤(wēi yí)东去的还有许多河,因其小,便不出名;也因其多沙,被当地人叫成这样或那样的沙河。这独门小户,就坐落在滹沱河北去几十里的一个沙河南岸。  如今的沙河已经没有一滴水了,只有被取沙人挖得一个连着一个的大坑,甚至都没有河的模样了。多少年前,这沙河里的水滚滚滔滔,舟船往来,河两岸的庄稼也因水的滋润长得不错。那时候,地广人稀,好远看不到一个村庄,荒地也多。百年前的一个春天,漫天黄沙还在翻卷着的时候,河北岸那个

阅读全文 »
05月
24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红军”的称谓(第13页)

发表于 2023-05-24 • 字数统计 685 • 被 181 人看爆

“红军”的称谓晓抒  红军的创建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开始的,在这之前,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军队。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部分原由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当时,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  1927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决议案》中,首次提出“建立工农的革命军”。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再次明确,起义的工农民众应当建立完全与雇佣军队不同的自己的军队,新军队的名称定为“工农革命军”。  最早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的是1927年9月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起义军

阅读全文 »
05月
10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秀美』背后的忧思(第10-13页)

发表于 2023-05-10 • 字数统计 5529 • 被 184 人看爆

『秀美』背后的忧思顾宸宇 陈皈澎 艾鑫 李为民  1997年,江泽民同志发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1998年8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延安时,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措施,坚定了西部人乃至全中国人建设秀美山川的决心与信心,西部地区掀起了一场退耕还林(草)的绿色革命。  截至今年,退耕还林(草)政策已经在西部省、市、自治区实施了5年,短短的5年,退耕还林(草)效果显著: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天变蓝了,人变富了··· ···  然而,一位在基层工作的镇长却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在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大部分农民积极

阅读全文 »
05月
09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沾着泥土的金子(第9页)

发表于 2023-05-09 • 字数统计 826 • 被 196 人看爆

沾着泥土的金子包利民一  小时候,我发现家里的一头猪的腰部脱白,在那里费力地爬着。我跑过去想帮它推拿按摩一下,爷爷喊住我,然后,爷爷拿起一块土块向那头猪扔过去,那猪吓得挣扎着跑起来,爷爷在后面追赶它,只见那猪跑着跑着腰部便上去了,恢复了正常。  长大后我经历了一次失恋的打击,那些日子消沉绝望,亲人朋友的劝慰丝毫不能安抚我伤痛的心。后来,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找到我,提起了在我童年时那头猪的往事,语重心长地说:“只有你自己才能治好你的伤!”我的心一振,充满了感动。于是给自己布置了一个任务,要半年内在报刊上发表50篇文章。那些日子,我拼命地写着,当一篇篇变成铅字的文章摆在我面前时,心中曾经的伤痕已烟消云

阅读全文 »
05月
09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晒着太阳过冬(第8-9页)

发表于 2023-05-09 • 字数统计 1877 • 被 190 人看爆

晒着太阳过冬邵志鸿  到了腊月头,村子里的地大都赤裸着,很少有高出一头的农作物来,以麦子为首的庄稼们,一块挨一块地连着,连成风格差不多的绿。这些绿,整个冬天都在睡觉,下雪也睡,不下雪也睡,下雨睡,不下雨也睡,并且一口气要睡到开春,好像睡觉就是它们整个冬天的事儿。这个时候,你可别指望它突然蹿个半人高,给你个惊喜,那份惊喜,只能等到翻过年的三四月份。  农活绝了。想想看,庄稼们都在睡觉,哪来的农活?  没有了农活,村庄里的人做什么呢?那就晒太阳吧。是的,晒太阳。如果农活的概念不怎么苛刻的话,那么晒太阳就是一种农活,一种轻巧的农活。本来,晒太阳就是闭目养神,积蓄锐力,可以为开春做好农活打好基础。从这

阅读全文 »
04月
25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鲁南农村过大年(第6-7页)

发表于 2023-04-25 • 字数统计 2932 • 被 210 人看爆

鲁南农村过大年邱长海  上眼皮是正月,下眼皮是腊月,两眼一眨,新年又来了。  在鲁南农村,喝了腊八粥,啃了灶糖,鞭炮声就密了,新年的钟声隐约传来。再远的路也要回家  入了腊月,老乡们回家的多了,出门的少了。背井离乡的游子,纷纷往回赶,从东北的工地上,从深圳的工厂里,哪怕几千上万里路。  上东北的民工一般正月里就走,一去就是一年,留下媳妇一个人种地、看孩子、操持家务。好不容易盼着下雪了,他们就急着往家里赶一一合家团聚是他们辛劳一年盼望的甜蜜。  邻村有个在徐州澡塘里搓澡的,到了年二十九,穿着皮衣回来了,见人就递“红塔山”,不知道的,以为他在外面发了大财。事实上,不管你身价百万,还是穷困潦倒,只要

阅读全文 »
04月
24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一块山芋(第5页)

发表于 2023-04-24 • 字数统计 938 • 被 241 人看爆

一块山芋燕 子  去年冬天,我在徐州火车站候车,要坐的那趟列车还有一个小时才开,只好坐在长椅上慢慢地等。在我对面的长椅上,坐着一对看不出年龄的夫妻。男的皮肤很黑,头发长而凌乱,身体很壮实,那身打扮跟外出打工的农民差不多。女的梳着短发,圆脸,穿一件棉袄,怀里有一个婴儿在吃奶。以孩子的年龄推算,两个人的岁数不大。我还发现,女的门牙缺了一颗,他们的脸上布满了与年龄不相称的衰老和疲惫  因为一天没吃饭的缘故,我从包里取出水果、面包和火腿,自顾吃了起来。对面的那个男人隔一会儿瞅我两眼,手缩在袖子里。我抬头看他时,他就嘿嘿笑一下。反复几次以后,他一个人朝门外走去了。我快吃完时,他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烤熟的

阅读全文 »
04月
20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乡村神话(第4-5页)

发表于 2023-04-20 • 字数统计 1755 • 被 191 人看爆

乡村神话孙成凤  乡村是生产神话的最佳场所,一片飘动的树叶,一缕阳光,都会成为神话的主角,就像那些无意丢弃在田边地头的种子,自由自在地发芽了、出穗了、成熟了,大家都觉得很自然,没有人追究它的来龙去脉,没有人问一句为什么,因为它原本就是那个样子啊。如果谁产生质疑了,那不仅是给自己找麻烦,还会使别人疏远他,认为他一定有了问题。  赵四奶奶长得细皮嫩肉,一双杏眼永远含情脉脉的样子,腰身十分好看。村上的人都说,赵四奶奶是“斤半的鲤鱼——巧个”。不管是长辈还是晚辈,没有一个男人不迷着她,但绝对没有一个男人对她会产生非分之想,因为任何接触过赵四奶奶的人都感觉,不管你怀着多么坏的心走近她,都会马上能从她那儿

阅读全文 »
04月
19
《读者》(乡村版)2004年第02期

漫画与幽默(第2页,2004.02)

发表于 2023-04-19 • 字数统计 1097 • 被 203 人看爆

漫画与幽默我没骗你  有个人在山上口渴难忍,去一农夫家讨水。农夫说家里没有半点水,这个人只好下山去。等走到半山腰,听见农夫在山顶喊他,回头一瞧,农夫手里举着一个水罐,便又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  他好不容易爬到山顶,心想这下有水解渴了。谁知农夫把水罐底朝天,口朝下,说道:“你走后,我想你肯定说我骗你,不信你看,确实没水。不骗你吧?!”最大的变化  某村由穷变富后,记者前去采访,在村头恰巧遇见一位正在喂狗的老汉,于是走过去问道:“老大爷,你认为你们村由穷变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老汉指了指正在啃骨头的狗回答:“最大的变化就是连狗也不吃屎了!”(以上两则格永泉摘)正有此意  一位古板的老太太看电影

阅读全文 »
10 11 12
淹死的鱼oO

网红 淹死的鱼oO

记忆中的一棵老树

RSS
最喜欢的作品
最喜欢的游戏
最喜欢的音乐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动漫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看爆 Top5
  • 红木柴火(第23页) 1,057次看爆
  • 山核桃的滋味(第36-37页) 959次看爆
  • 我学瑞典语(第40-41页) 812次看爆
  • 砍断“枯树”(第41页) 776次看爆
  • 李庆霖告『御状』(第12-14页) 735次看爆

站点已萌萌哒运行 00 天 00 小时 00 分 00 秒(●'◡'●)ノ♥

Copyright © 2025 淹死的鱼oO

由 Halo 强力驱动 · Theme by Sagiri · 站点地图